APP下载

一纸一世界,一剪一人生

2020-08-04宋婷婷

公民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剪纸重庆社区

宋婷婷

在方寸之间,尽现重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这就是剪纸艺术的魅力,也是“剪刀手”的人生。

相信无论多少年后,人们仍会记得那些埋首灯下的剪纸人:他们在无数寂静的夜晚,展开手中剪刀描刻纸上的艺术;用数十年的热忱与执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堰兴剪纸。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个人剪纸展

6月12日,一场滂沱大雨没能阻止我们与堰兴剪纸非遗传承人见面。74岁的周定洲冒雨赴约,带着他五十三年剪纸生涯中的部分得意之作。

“这是荣获金奖的作品,这是近年来创作的‘网红重庆系列,还有新近尝试的阴剪作品……”他将一张张作品铺展,一个花团锦簇、华丽绝美的剪纸世界惊艳呈现。

孔雀尾羽丝丝分明、花瓣形状层叠流畅、藤蔓弯弯似随风舞动……细密之处竟如同发丝一般,很难想象出自一双略显粗糙的男人的手。

“剪纸离不开一定的天资和一定的苦功。”周定洲说。而周定洲的天赋,想必来自他的外婆和母亲。

每逢春节贴窗花,喜气洋洋又蕴含美好愿望。周定洲的外婆陈黄氏从河南逃难到重庆,保留了家乡河南的剪纸习俗。耳濡目染之下,周定洲的母亲陈志永也拿起了剪刀。

外婆去世得早,周定洲对她并没有过多印象,但母亲却是当时有名的剪纸人。母亲虽然在挑花刺绣厂上班,但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剪纸。

煤炭炉子上咕嘟咕嘟煮着东西,母亲在旁边专心剪纸——这是周定洲儿时经常看到的一幕场景。在他眼中,母亲一天到晚不停地剪,一折一剪之间,一纸花鸟就活灵活现了。

“越剪越多、越堆越厚,家里摆满了剪纸作品。只要别人喜欢,母亲就会赠送。”周定洲说。

1956年至1959年,陈志永迎来创作鼎盛期,并荣获中国·天津剪纸展览一等奖。1957年,重庆群众艺术馆为她举办了个人剪纸展,展出作品上百幅。《天女散花》《莺莺听琴》和《百子图》等作品,连专家看了都直夸神奇。其中还有几幅,曾登上当时的《重庆日报》。

但年华渐逝,陈志永变得眼花背驼、手指僵硬。

1978年,年过八旬的陈志永已经视物模糊,但在外侄孙女央求下,她久违地拿起剪刀剪了几幅作品,成为她留下的最后纪念。

2001年,这位一生醉心剪纸的老人过世。她膝下子女三人,唯一的儿子周定洲继承了衣钵。

“有些作品现在都找不到了。”周定洲说,四川美术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为撰写论文,曾费尽心思寻找这些作品,经过多番周折,才在重庆图书馆查到了部分作品的登报图。

“一刀剪”的绝技让孔雀变活了

周定洲出生于1946年,在大渡口茄子溪长大。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先后在长寿湖、大洪湖度过了知青岁月。

再回到母亲身边时,周定洲已21岁,闲来无事开始学习剪纸。母亲见他想学,且有一定天赋,便悉心教授技法。

“从最基本的剪圆开始学,团花、蝴蝶剪得最多。”采访中,周定洲左手持剪、右手拿纸,边剪边讲解,“首先是起稿,过后装订,再按照剪纸的原则,先内后外、先密后疏把作品制作出来,最后展平装裱装袋。”

如今,他即使不起草图,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但在当时,每一步都需要反复练习。

初尝剪纸乐趣的周定洲并未以此谋生,只在空暇时练习剪纸技艺。直至1996年,年满50岁的他时间多起来,才全身心投入到剪纸中。

周定洲回忆,“那时面临人生角色转换,我心里非常不适应,剪纸成了唯一的寄托。每天剪纸至少8个小时,创作了大量作品,题材也逐渐丰富,涉及花鸟鱼虫、戏剧人物等。”

1997年底,周定洲的《蝶戀花》刊发,在剪纸领域引起不小轰动。不久后,他在第四届中国·黑龙江剪纸艺术节上揽获了自己首个金奖。后来,《繁荣昌盛》获重庆市首届工艺美术展金奖,《珍贵吉祥》《硕果累累》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收藏。

彼时,人们已经可以从周定洲的作品中看出其自成一派的风格,细腻灵秀见长,剪孔雀更是堪称一绝,多幅获奖作品均以此为题材。

为更好地展现孔雀形态,他曾花费不少功夫。“以前的南岸游乐园有10余只孔雀,我一趟趟跑去看,还找来许多同类作品反复研究对比。经过一次次设计修改,用了3个月才定稿,最后又耗时20天才完成。”

周定洲所说的就是《繁荣昌盛》:蜡光纸上的方形花边内,花叶茂密层叠,簇拥着正中的两只开屏孔雀。孔雀似有近百根羽毛,镂空图案整齐而分明,最粗处仅约1毫米。远远看去,如云雾一般,神秘又别致。

“‘千剪万剪剪不断,剪纸讲究整幅作品不能有一处断裂。”周定洲说,凭借此作品,他成功跻身“重庆工艺美术大师”行列。

艺术,是极致之美。剪纸人周定洲从不满足,孜孜以求。

起初为了追求色彩丰富,他将图案用白纸剪出,再用国画颜料染色,但发现难以保存。“可惜我早期的一些作品,时间久了,颜色也败了。”周定洲说。

直至一次偶然的观展,泥金贡纸走进他的视野。“2005年,我在三峡博物馆看到一件展出的出土文物字画,历经三百余年却未变色。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其底版是泥金贡纸。”周定洲说,“这种纸产于安徽,价格略贵,但我还是大胆采用了。”

尝试不仅体现在材料上,周定洲在技艺方面也在不断探索。

“除了孔雀尾羽,还有藤蔓,很多剪纸人都不剪,因为太复杂,容易断。但我仍然坚持剪,近期尝试用阴剪的方法剪藤蔓。”周定洲说,自己以往大多数作品皆为阳剪,即剪去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阴剪则相反,去掉物像结构轮廓线,在大的块面中表现线条。

堰兴“三顾茅庐”结下不解之缘

周定洲声名斐然之际,大渡口一个社区的数名下岗女工刚踏上这条技艺之路。

2004年3月,大渡口跃进村街道堰兴社区成立堰兴剪纸艺术中心。这原是大渡口堰兴社区为辖区下岗女工再谋生计之举,因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堰兴剪纸之名不胫而走,越发响亮。

2005年,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举办。开幕前数月,堰兴剪纸将在会上亮相的消息传来。但筹备期间,一些专家得知堰兴剪纸将和国画以及一些知名民间艺术品放在一起亮相时,言辞不屑且犀利。

堰兴社区也深知其间差距,决心为名誉而战,四处打听,邀请重庆剪纸名家授课。

他们是从报纸上了解到周定洲的。当时周定洲因病住院,自然婉拒。但对方三番五次登门拜访,尤其提到是为下岗女工谋出路,周定洲便心软了:“我自己也是从单位内退的,对下岗职工的困境感同身受。”

他第一次到堰兴社区时,进门就看见三十余名学员等着他。她们大多家境困难,有的还有残疾,将剪纸视为唯一出路。这坚定了周定洲留下来的决心。

当时堰兴社区付给周定洲的课时费不高,刚够车费和饭钱,但他仍毫无保留地把祖传功夫教给大家。

学员们原本就很努力,有了参展的机会更是个个憋着劲儿,加上周定洲等一批剪纸艺术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学员们取得了长足进步。

同年10月,堰兴剪纸和国画、綦江农民版画、忠县唐代仕女图同时亮相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美轮美奂的现场剪纸,得到不少外国来宾的称赞,来自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国的外宾纷纷订货,数百幅剪纸销售一空。后来,重庆市领导访问外国友好城市,也指定堰兴剪纸作为馈赠礼品。

如今,大渡口跃进村街道革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二楼,仍陈列着周定洲及其学员的大量剪纸作品。

大渡口区人大代表、革新社区党委书记胡修琦介绍,2010年,堰兴剪纸代表重庆剪纸,以中国剪纸的名义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堰兴剪纸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定洲成为该项目的市级非遗传承人。

胡修琦还说,2012年,堰兴剪纸荣获“重庆市著名商标”称号,成为重庆“非购不可”十大礼品;2013年,被评为“重庆特色文化新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堰兴剪纸的影响力;2014年,堰兴剪纸选送的参评作品分别获得第七届工美展“茶花杯”工艺美术金奖及银奖,这都极大地促进了以重庆剪纸为代表的中国剪纸艺术的发展,“剪纸活动已成为社区的一项传统。”

路还远,未来传承靠徒弟们了

2005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周定洲考虑得最多的就是收徒一事。他希望将自己细腻、灵秀的剪纸风格传承下去。

第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的女儿,但没想到遭到女儿拒绝:“太劳神了,不学!”

另一个人选是朋友的女儿,对方也婉言谢绝:“这毕竟不能当饭吃。”

但有了在堰兴社区的传承实践,更多的人开始认识了解剪纸、渴望学习传承。

多年来,外地各种邀约纷至沓来。有请周定洲开讲座授课的,有请他当艺术顾问的,但均被他一一回绝。自2005年正式退休后,周定洲便“深耕”重庆,全身心投入到剪纸创作和教学中。

“渝州路街道社區学校、重庆商务学校等都是我固定的教学点,每周各上一节课。此外,我还经常受邀举办讲座或者短训班。”周定洲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赶场子,但是感觉很充实。”

截至目前,他已经培训学员数千名,有年纪较长者,也有中青年人。其中,有的成为重庆工艺美术大师,有的被评为区级堰兴剪纸非遗传承人,其中就有剪纸艺术家孙宗莉。他们也像周定洲一样,热衷于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

说起孙宗莉和周定洲的师徒情缘,还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日,周定洲在南岸一家邮局寄作品到外地参赛,精美的镂空剪纸立刻吸引了同在此地办事的孙宗莉。其实,她心里一直埋藏着一段关于剪纸的珍贵记忆。

孙宗莉的外婆也爱剪纸。小时候每逢过年,她就盼着外婆能多剪一些窗花。这份记忆日久弥新,让孙宗莉无比怀念。那次邮局巧遇,也促使她日后多次登门求教。

但周定洲没想到,孙宗莉会出现在堰兴社区的一众学员中。见她“剪纸成痴”,便自然书写了这段师徒缘分。

如今的孙宗莉年过六旬,凭着对剪纸一腔热情剪出了名气。“她不仅认真努力,而且很有天分,从她作品的细腻程度、线条光滑度就能看出来。”周定洲也为徒弟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和骄傲。

近两年,周定洲越发觉得精力不济。

“以前,我总喜欢深夜守着一盏台灯剪纸,每每剪到凌晨两三点。夜里安静,无人打扰,也造就了很多有名的作品。”可现在,他觉得自己眼花手拙,“即便每天也抽出了大量时间剪纸,但再不能像过去一样熬夜了。”

不仅如此,周定洲也有意识地缩减举办讲座和短训的频次。他说,自己培养了那么多徒弟,堰兴剪纸不会失传,以后就交给他们了。

但只要手指还能动,周定洲肯定会继续剪下去。一纸一剪,早已成为他一世钟情、一生挚友。

猜你喜欢

剪纸重庆社区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大嘴蛙学剪纸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手工剪纸
影像社区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