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信息平台的应用拓展
2020-08-04王婷
王婷
摘要:社会智能交通系统(ITS)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能港口系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港口系统的建立离不开物流信息系统规划。文章通过AIS信息提供服务向智能港口的概念进行分析,然后对智能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进行分析,并详细分析了船舶电子签证的功能。本文的分析对于智能港口系统的构建,以及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及远程船舶电子签证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差分GPS系统;智能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船舶电子签证
长江AIS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对长江的有效覆盖,实现了对AIS船舶的动态监管和服务。为海事、航道、引航、港口集团、船舶公司等单位提供了AIS船舶的动态和静态信息服务,实现了船舶实时监管、安全巡查的目标,解决了岸找船难的问题,但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还比较单一,服务的深度还有待挖掘。
为充分发挥已建AIS系统在船舶位置服务、航行轨迹回放、船载货物信息交换方面的优势,结合长江航运发展的趋势,扩大AIS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服务领域,结合海事监管、港口管理、指挥调度、物流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挖掘AIS系统在应用和服务方面的潜力,为长江黄金水道的“畅通、高效、平安、绿色”,为安全监管、低碳航运、现代港口物流提供服务与支撑有着重要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对AIS信息平台应用拓展做一个思考。
一、管好、用好、维护好AIS系统,是提供更加可靠、准确、及时的AIS信息服务的基础
一是强化AIS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值班人员严格按照AIS系统运行的规章制度,运行维护好和管理好现存AIS系统,确保AIS系统运行良好率不低于99%,按照(1+1)冗余方式配置系统是确保AIS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保证。二是通过增设AIS基站和采用高增益弱定向天线(基站收发信天线增益为9 dB),以扩大基站通信覆盖范围,减少通信覆盖盲区,弥补覆盖间隙。三是建立差分GPS系统,对GPS观测量出现的误差进行区分,并实现"模型化",然后对出现的误差进行修正,通过数据通讯链的应用,将其传输给用户,这样就可以对GPS定位中的误差进行有效修正,且可以降低对GPS定位精准度造成的影响。船岸GPS定位精度的提升,可以在GPS差分修正信息的应用下达到,从而保证定位的精准度。
二、深入调研长江现代港口物流的规划业务需求,探讨研究AIS系统在现代港口物流领域的应用
针对AIS系统所带来的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契机,深入调研沿江各港口集团在现代港口物流的规划以及港口管理、调度、物流方面的需求,宣传AIS的基本功能和在船舶监管、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典型应用案例以及在现代港口物流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实现港口物流服务和管理智能化。其具体体现在:第一,加强互联网与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推动港口物流服务的现代化发展,可以有效提升服务的现代化,降低服务成本,确保港口的综合效益;第二,加强港口与其他物流服务企业的有效衔接,比如铁路、场站等;第三,提升港口管理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与自动化等新型技术的应用,能保证港口物流各个流程与環节的优化,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第四,港口的信息一体化不是独立的,需要与海关、海事等保持良好的联系,实现信息一体化,确保“大通关”的整体服务水平与效率;第五,搭建港口物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为港口物流及其他企业的开展提供保障与配套服务;第六,强化对港口物流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逐步推进施智能港口建设,确保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的有效性。
智能港口系统是将互联网技术(WEB)、无线通迅技术(WAP)、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整个港口物流工作中的应用,确保了各个环节与节点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也能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与服务效率,实现现代化港口建设的有效性,为优质港口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支持。
三、探索研究基于AIS的船舶电子签证应用技术
远程船舶电子签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当港口有传播抵达与离开时需要申请船舶签证,传统的申请工作比较繁琐与麻烦,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就能实现远程申请。也同样是在互联网等平台的应用下,将申请信息发送到审批中心,然后审批中心就可以集中审批,如果没有通过审批,也会告知理由。
船舶电子签证的流程:内网外网、电子签证服务器等是电子签证审批终端下的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服务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将相关的信息在AIS服务器、AIS签证岸台等中显示,反馈的方法为审批签证信息,AIS报文是全部信息的标准格式,主要包括位置、航速等内容,在WEB服务器及船载等服务器上,可以对AIS船台内网外网签证信息进行显示。第一,AIS的船舶电子签证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压力,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可以在AIS系统的应用下,能及时对船舶实际所处位置进行核查,对审批的盲目性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在我国全面践行依法行政时,AIS系统的应用对依法行政、有效监管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推进海事电子政务建设。第三,创新海事管理模式。远程船舶电子签证在实现后,相关机构就可以设置独立的审批中心,然后就可以通过集中审批的方式,在审批中心对船舶电子签证的申请进行处理,能对签证站点的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且在现场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员与资源,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来说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克服签证人员配备与管理等方面的困难,还能实现其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尤其是在管理模式的优化过程中,海事管理机构在发展期间,可以实现一体化与一站式服务,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能不断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统一的平台上,全部船舶的业务可以有效完成,同时也开业开展相关的服务工作,利用根专线,可以连接船舶和海事管理机构,并且在同一个平台下,开展相关的工作,实现对船舶的高效管理与监管。同时,也有助于海事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现代化服务,尤其是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过程中,该平台的作用不言而喻。国务院也对远程船舶电子签证提出了新要求,需满足“三个服务”,而这也正是对“三个服务”的实际应用与开展。
参考文献:
[1] 朱佐芸.“智能港”港口物流发展趋势[Z]. http://www.jctrans.com,中国水运报社
[2] 莫宝民,李青,孙光圻(大连海事大学)智能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理论和结构体系研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4] 陈俊勇,胡建国. 建立中国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的思考[J]. 测绘工程
(作者单位:长江芜湖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