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Ⅸ
2020-08-04倪必勇庄怡雪陈新艳杨成梓
安 昌,倪必勇,庄怡雪,陈新艳,杨成梓,4*
(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平潭综合实验区城乡建设与交通运输服务中心,福建 平潭 350400;3.三明市园林管理局,福建 三明 365000;4.福建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
在福建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福建本土植物清查与保护项目调查、古田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等项目的调查过程中,结合相关文献资料[1—4],于福州市闽侯县、三明市清流县、宁德市古田县、漳州市华安县等地陆续发现福建省被子植物4种新记录。
1 四籽野豌豆
Vicia tetrasperma (L.) Schreber, Spicil.Fl.Lips.26.1771; Moench.Meth.Pl.Hort.Bot.Agr.Marbug.148.1794.(图1: A~C)
豆科(Fabaceae)一年生缠绕草本,高10~60 cm。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具卷须,托叶箭头形或半三角形;小叶2~6对,长圆形或线形。总状花序长约3 cm,花1或2朵着生于花序轴先端,花甚小,仅长约0.3 cm;花萼斜钟状,萼齿圆三角形;花冠淡蓝色或带蓝、紫白色,旗瓣长圆倒卵形,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花柱上部四周被毛。荚果长圆形,无毛,表皮棕黄色,近革质,具网纹。种子4。花期3~8月。
该种为广布种,但植株较小,常与同属小巢菜(V.hirsuta)混生,但其花冠蓝紫色,长不超过0.3 cm,仅具1或2朵花;果实表面无毛,极易区分。
引证标本:福州市闽侯县(119°10′40″E,26°04′36″N,海拔7 m),校园草地上,2020年4月2日,安昌、陈鸣等35012120200402001LY (福建中医药大学标本馆)。
分布:产陕西、甘肃、新疆、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生于山谷、草地阳坡[5]。福建首次记录。
2 朝天委陵菜
Potentilla supina L.Sp.Pl.497.1753; Wolf in Bibl.Bot.71: 389.1908.(图1: D~F)
蔷薇科(Rosaceae)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铺展,叉状分枝,长20~50 cm,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基生叶羽状复叶,有小叶2~5对,间隔0.8~1.2 cm,连叶柄长4~15 cm,叶柄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两面绿色,被稀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向上小叶对数逐渐减少;托叶膜质或草质。花茎上多叶,下部花自叶腋生,顶端呈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梗密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与萼片近等长或较短;花柱近顶生,基部乳头状膨大。瘦果长圆形,表面具脉纹。花果期3~10月。
引证标本:福建清流县沙芜乡(116°58′09″E,26°01′15″N,海拔291 m),路边荒地上,2020年3月24日,安昌、上官光煜等35042320200324001LY(福建中医药大学标本馆)。
分布: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及部分亚热带地区。生田边、荒地、河岸沙地、草甸、山坡湿地[6]。福建首次记录。该种江西省有分布,福建省清流县毗邻江西,生境、气候的相似性为其分布提供了可能。
3 常绿悬钩子
Rubus jianensis L.T.Lu & Boufford in Flora of China.9: 195.2003; Rubus sempervirensT.T.Yu & L.T.Lu, Acta Phytotax.Sin.20: 455.1982, not Bigelow(1824).(图1: G~I)
蔷薇科常绿蔓性灌木,高1~3 m。枝条无毛,老时略带红色,散生皮刺。单叶,革质,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2 cm,宽5~11 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浅灰黄色绒毛,沿叶脉稍具长柔毛,侧脉8~10对,基部有5条掌状脉,边缘具不整齐粗锐锯齿;叶柄长5~10 cm,无毛,具钩状皮刺;托叶早落。圆锥花序顶生;花序梗和花梗均具浅黄色绢状长柔毛;花萼外密被浅黄色绢状长柔毛,常无腺毛;萼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至渐尖,全缘;常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线形;雌蕊14~20,子房无毛;果实半球形,直径不到1 cm,包藏在萼内,紫红色。花期5~6月,果期6~9月。
该种与毛萼莓(Rubus chroosepalus)相似,但其叶片革质,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果实红色,可明显区分。Flora of China修订其学名为Rubus jianensisL.T.Lu & Boufford[7]。
引证标本:宁德市古田县(118°54′45″E,26°31′32″N,海拔898 m),路边荒地及灌丛中,2019年7月28日,安昌、倪必勇等35092220190728015LY(福建中医药大学标本馆)。此外,三明市沙县、尤溪县,南平市延平区亦有发现分布;龙岩市上杭县有采集记录(1987年8月6日,陈恒彬008108,FJSI)。
分布:产江西中部至西南部,生于海拔700~900 m山坡、山脚或山谷中[8—9]。福建首次记录。
4 南岭白丝草
Chionographis nanlingensisL.Wu, Y.Tong &Q.R.Liu in Pakistan J.Bot., 48(2): 601–606, 2016.(图1: J~L)
百合科(Liliaceae)草本。叶基生,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5~4.5(5.5) cm,宽1.0~2.5 cm,边缘全缘皱波状。花葶具棱,高15~35 cm,花苞片(2)4~6(8),卵形至长椭圆形;穗状花序长9~15 cm,具多数花;花被片通常3枚,很少4,白色,丝状,长8~12 mm;雄蕊6,近2轮;无花丝,外轮长1.0~1.3 mm,与花被片互生,内轮稍短,与花被片对生。花药基生,近心形至近球形,3室。花期4~5月,果期6月。
福建北部武夷山有同属中国白丝草(C.chinensis)分布,但南岭白丝草花葶具棱,花被片丝状,通常3枚,可明显区别。
引证标本:漳州市华安县马坑乡(117°25′01″E,24°54′39″N,海拔1024 m),林下阴湿处,2020年4月3日,安昌、陈新艳等35062920200403001LY (福建中医药大学标本馆)。
分布:产于广东,为2016年发表的新种[10]。生于海拔300~500 m林下阴湿处或路边潮湿的岩石上。福建首次记录。本次福建省发现点扩大了其海拔分布区间(1024 m)。
图1 福建省4种新记录被子植物Fig.1 Five new records species of angiosperms in Fujian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