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020-08-04郝一影袁竹青苏红丽岳艳荣

河南化工 2020年7期
关键词:嘧菌标样吡虫啉

郝一影,袁竹青,陈 珂,苏红丽,岳艳荣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郑州 450052)

0 前言

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一种烟碱类的超高效杀虫剂,有很高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使害虫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信号的传导受阻而致死[1]。咯菌腈(fludioxonil)属于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作用后,和葡萄糖磷酰化关联的转移被抑制,进一步使真菌菌丝体的生长被抑制,最终引起病菌死亡,从而起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2]。嘧菌酯(Azoxystrobin)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可以直接进行茎叶喷雾,也可以用来进行种子和土壤处理,具有高效、广谱的特点[3]。将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混合制成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能够发挥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与单剂或者其它的复配种子处理组合物作比较,杀菌作用不仅效果快、防治范围增大,且持续时间长,还可以延缓产生病虫害的抗药性,实现了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能够提高防治效果。目前关于吡虫啉、咯菌腈和嘧菌酯单剂的分析方法已有报道,但有关吡虫啉、咯菌腈和嘧菌酯三者复配的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目前还未发现有公开报道[4-7]。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色谱柱对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中的3种有效成分同时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分离效果好。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溶液

乙腈,色谱纯;纯净水。标准品有:吡虫啉,质量分数≥99.1%;咯菌腈,质量分数≥99.5%;嘧菌酯,质量分数≥98.5%;标准品均由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7%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河南瀚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2 仪器

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SB-C18(5 μm,250 mm×4.5 mm )色谱柱;超声波清洗器;过滤膜(0.45 μm孔径)。

1.3 色谱操作条件

室温条件下,体积比55∶45的乙腈-磷酸水溶液(pH值=3)作流动相,以1.0 mL/min的流速进样5 μL,在210 nm波长进行测试,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别为吡虫啉约3.4 min,咯菌腈约10.9 min,嘧菌酯约12.1 min。标样和试样典型的液相色谱图见图1、图2。

图1 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标样液相色谱图

图2 7%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液相色谱图

1.4 测定步骤

1.4.1标样溶液的配制称取吡虫啉标准品0.090 g(精确至0.000 2 g),嘧菌酯标准品0.012 g(精确至0.000 2 g),咯菌腈标准品0.003 g(精确至0.000 2 g)放置在同一个100 mL容量瓶里面,加入80 mL乙腈后放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用乙腈定容,摇匀后静置、备用。

1.4.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1.50 g 样品(精确至0.000 2 g)放置在100 mL容量瓶里面,加入80 mL乙腈后放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用乙腈定容,摇匀后静置,过滤、备用。

1.4.3测定

在1.3所述条件下,当仪器基线运行平稳后,标样溶液被连续注入几次,比较各次的特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如果相邻的两帧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变化均小于1.5%,那么可以进样进行测定,测试按照标样、试样、试样、标样的顺序进行。

1.5 计算

分别对测得的两帧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的各个特征峰峰面积进行平均计算后,按下式计算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的质量分数(X)

式中:A1为标样溶液中吡虫啉(或咯菌腈、嘧菌酯)特征峰峰面积的平均值;A2为试样溶液中吡虫啉(或咯菌腈、嘧菌酯)特征峰峰面积的平均值;m1为吡虫啉(或咯菌腈、嘧菌酯)标样的质量(g);m2为试样的质量(g);P为吡虫啉(或咯菌腈、嘧菌酯)标准品的质量分数(%)。

2 结果分析

2.1 流动相的选择

采用乙腈-磷酸水溶液(pH值=3)作为流动相,在1.0 mL/min的流速条件下,试验在不同比例流动相下各成分能否实现有效的分离。结果证明当流动相中乙腈比例过高时,咯菌腈与嘧菌酯达不到有效的分离,在乙腈-磷酸水溶液(pH值=3)的体积比为55∶45时,各个组分能够有效地分离,并且峰型对称、保留时间适中,满足试验的要求。

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通过Agilent 1200的紫外光谱采集功能,得到其相应的吸收波长与响应值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在扫描的190~400 nm波长范围内,吡虫啉的最大吸收出现在260 nm波长左右,咯菌腈和嘧菌酯最大吸收在200~220 nm波长范围内,因为样品中咯菌腈和嘧菌酯的含量较低,所以在选择检测波长时主要考虑咯菌腈和嘧菌酯的吸收情况,选定在210 nm波长条件下进行测试。

2.3 方法线性关系的测定

分别称取吡虫啉标准品0.144 4 g、咯菌腈标准品0.012 0 g、嘧菌酯标准品0.021 6 g置于同一10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定容后,用移液管分别准确移取5.0、10.0、15.0、20.0、25.0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定容后进行测定。测试结果被绘制成标准曲线(见图3、图4、图5),其中横坐标表示各成分的进样浓度,纵坐标表示其特征峰的峰面积,各有效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吡虫啉y=8 959.4x- 45.463,相关系数为0.999 4;咯菌腈y=23 360x-0.461 9,相关系数为0.999 9;嘧菌酯y=22 959x-0.486 1,相关系数为0.999 9。

图3 吡虫啉标准曲线

图4 咯菌腈标准曲线

图5 嘧菌酯标准曲线

2.4 方法精密度测定

按1.3所述操作条件对同一样品进行平行试验,测定5次。测定结果见表1,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39、0.009、0.012,变异系数分别为0.62%、4.12%、1.38%。

表1 精密度的测定结果

2.5 方法准确度测定

一定量的标准品被添加在样品(含量已知)中后,在1.3所述条件下测试,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测得吡虫啉的回收率为99.84%~100.06%,平均回收率为99.96%;咯菌腈的回收率为98.99%~100.01%,平均回收率为99.67%;嘧菌酯的回收率为99.33%~100.04%,平均回收率为99.76%。

表2 回收率的试验测定结果

3 结论

通过试验表明,本方法能够实现7%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中的3种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和含量测试,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够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猜你喜欢

嘧菌标样吡虫啉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原棉短纤维率标样验证试验分析研究报告
——第二部分:原棉短纤维率标样的验证试验分析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18%四氟·嘧菌酯悬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