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上世纪七十年代一项重大科研的回顾
——“青花瓷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项目

2020-08-04郑乃章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花瓷景德镇机械化

万 芳 郑乃章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333000

青花瓷一直以来都是景德镇传统陶瓷品种之一,并享誉国内外。自元代以来,景德镇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技法,进行青花瓷生产。其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工序漫长、变形率大等是主要制约因素。上世纪七十年代,景德镇在各方面支持下,动用资金300万元,起动“青花瓷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科研项目(以下简称:300万工程)。该项目历时数年,草草结束,宣告失败,遗留的厂房和设备归属了如今的玉风瓷厂。时过40余年,虽说有些文件还处于未解封,但似乎看到“300万项目”对景德镇陶瓷产业技术的影响。所以,重新回顾和考量这个项目,重评其得与失,对于促进景德镇陶瓷业良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300万工程”的历程

1.1 “300万工程”的缘起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革结束后,我国渐渐意识到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提高生产力发展,提高生产技术,加之人口猛增也造成各行各业就业困难;另外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出口量大,但换汇率极低,而景德镇陶瓷因为质量太差导致卖出去的价格过低[1]。尽管就出口额来说1979年比建国时高出了100倍,但我们的出口瓷仍旧不如日本、西德、英国、意大利。出口额仅为日本的四分之一,特别是高档日用瓷和成套瓷在出口量上少之又少[2]。持续到八十年代末,这种局面仍没有改变。例如1987年美国进口陶瓷为52800万美元,为世界陶瓷出口贸易金额的40%以上,主要地区情况如下表1.

表1.1987年世界各地区进口金额

于是景德镇陶瓷业的提升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在增加外贸出口和提高换汇率上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中国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创伤中渐渐清醒,而我国的政治形势并没有完全的放开,对国外陶瓷技术水平了解不深,引进国外技术就更为困难和复杂[3]。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思想指导下,通过自我革新和发明来使得技术的进步,实现“青花瓷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工程”便应运而生。

1.2 “300万工程”的过程

“300万工程”项目,是1975年国家科委给景德镇下达的科研任务。1975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成立了“景德镇市青花瓷自动化作业线指挥部”,该作业线地址设在当时的为民瓷厂厂区内,建立新型厂房[4]。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与景德镇陶瓷机械厂等单位合作,边研究边设计,有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线的设备和中央控制室。整个项目从资金到工艺设备再到管理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此项目于1976年开始动工,1979年基本完成后,投入试生产。

1.3 “300万工程”的撤销

“300万工程”项目经历两年多的试生产,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81年10月4日经国家计委同意撤销该研究项目,利用现有条件成立景德镇市陶瓷工业科学技术中心实验所,所遗留的固定资产(设备、公共设施及土建工程等)全部移交中心实验所(后更名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显然这项技术就当时而言,无疑是比较先进的,也是朝着机械化、自动化这一目标而来的,并且在很大意义上看到了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上所做的努力。但是由于当时我国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对陶瓷产品质量的严格性来讲,完全低估了当时的环境因素、原材料工艺技术以及操作规程等因素,以至于结果并不如预期所想象,也并未达到预期收益。这项自主革新被认为是失败的,其最主要教训是“拍脑袋工程”,工艺参数主观臆断,自动化缺乏技术和物质基础。

2、“300万工程”失败的直接原因

今天对“300万工程”进行回顾,不难发现这次技改是在政治左右下的技改,仅仅只是凭借着一腔政治热情,没有科学的指导,只是一味的追求“先进”,而缺乏对现实的考量。究其根本原因,其一处于闭锁的环境下先天不足,资料储备、调研不充分;其二,对自动化生产设备缺乏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急于盲目的去搞了一个生产性的实验,但并未遵从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忽略了科学研究过程中小试、中试等步骤,而直接大批量投入生产,缺乏基础,导致后面产生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如变形、斑点等缺陷[5]。

尽管该项目失败的很彻底,似乎在当时也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然而300万工程的影响却在日后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探索中渐渐显露出来。通过失败的经验教训人们得到深刻的反思,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尝试使用了二次烧成[6],进行素烧这一方法解决了当初生坯强度差,变形严重等问题。随后,二次烧成成为广泛使用的工艺[7]。

3、“300万工程”的再讨论

3.1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广泛技术讨论

“300万工程”虽然在1981年结束了,但因其产生的影响远没有结束,景德镇人们对陶瓷技术的探究也没有结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景德镇就开展了比较广泛的技术讨论,比如:景德镇宇宙瓷厂“油煤合烧窑炉”的探索[8]、各厂应用焦化煤气烧造日用陶瓷、陶瓷成型方法的新尝试、青花带水贴花等[9],各种技术探索都在不断涌现。人们也开始重视原料的标准化问题。普遍认识到,原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陶瓷制品的质量,只有解决好陶瓷原料标准化问题,陶瓷制品中大量的质量问题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10]。陶瓷原料因其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化性质、粒度组成等特殊性都会随着生产工艺的改变而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原料标准化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艺技术的更新换代始终不断变化。

3.2 上世纪90年代引进技术中的借鉴

300万工程的失败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国内和国外的技术存在较大差距,仅仅靠自力更生是远远不够的,陶瓷工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也是大势所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势在必行。1978年之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陶瓷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的改革,大量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快速发展,陶瓷工业水平得到提高,产品的品种丰富,产质量得到提高。

在充分吸取了“300万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后,1988年9月开始了景德镇市为民瓷厂高档瓷技术引进生产线( 该项目计划投资4369万元, 固简称“4369工程”)。4369工程是景德镇市建国以来首次从西德引进成套制瓷技术和设备的大型技改项目,也是比较成功且影响较大的项目,该项目引进的等静压[11]、施釉线等先进设备以及实现的自动化机械化生产和二次烧成工艺,都是“300万工程”中想实现却未能实现的目标。该生产线现归属于景德镇陶瓷股份公司,成为日用陶瓷生产的样板工程。

3.3 “300万工程”的得失

“300万工程”这个项目结束时,外界普遍认为该项目是失败的。但对于学术界和技术研究界也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这个项目,业界开始重视陶瓷原料标准化,开始意识道陶瓷工业要发展就必须制定陶瓷工业标准化,这样对以后无论是原料的选择、设备的选型、还是产品的生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也让人们意识到陶瓷工业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从一个方面就可以完成的,陶瓷产品的生产从原料到生产工艺,再到烧成制度的控制,设备的选择等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人们朝陶瓷工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正迈着坚实的步伐。

4、结语

发展景德镇陶瓷业,必须实现陶瓷工业的自动化、机械化生产。“300万工程”,自主研发和设计对现代化工业的探索,一味追求“先进”,只是凭一腔政治热情,没有科学的指导和切合国情的考量,失败的很彻底。但是,正是这次失败,引起人们广泛的学术讨论,进而清楚的看到当时我国陶瓷技术和国外技术的差距,想要发展陶瓷工业仅仅依靠自力更生远远不够,应该积极引进更为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陶瓷生产的各个方面入手,全方位的考量,该项目为后期景德镇陶瓷技改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青花瓷景德镇机械化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纯净的青花瓷
青花瓷
空中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