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海凤 纸艺童心剪出新世界

2020-08-04张伟彬

南风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新桥剪刀剪纸

文/张伟彬

吴海凤

1978年8月生,广东省博罗县人,致力于剪纸教学、研究、创作,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剪纸教师,新桥街道剪纸传承示范基地教学负责人。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宝安区美术家协会新桥分会副会长。

人生如剪,剪直艺术道

一个小山村。孩提时,她几乎没有像样的玩具,最喜欢的玩具就是剪刀,六岁自学剪纸,并渐渐地培养起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小学升初中时,她考上了重点中学,父母为了鼓励她,要送一件礼物给她,她脱口而出:“要一把剪刀!”父母暗想这丫头真傻得可爱,一般孩子都会心仪单车、手表等贵重物品,而她这要求简直有点朴素了,但也不点破,以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说不定满足她以后真会有出息呢。父母于是托她舅舅买了一把较高级的剪刀给她。当一把专属剪刀摆在她面前时,她感觉自己好像得到了全世界。一把剪,俘获了她的“芳心”;一粒艺术的种子,从此在一个女孩内心慢慢发芽。

吴海凤从小酷爱剪纸,开始全凭着爱好,直到遇见徐阳老师,才系统地学习剪纸,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早在18 岁那年,吴海凤就从报刊上知道了徐阳老师的剪纸故事,便利用寒假去北京寻找他拜师学艺。一个小姑娘独自坐车,长途跋涉来到北京,确实要下很大决心。那是个寒冷的傍晚,她第一次见到了尊敬的徐阳老师。徐老师知道她的来意后,要求她脱稿创作一幅《鱼戏莲》剪纸,不能参考任何图文资料,第二天上午必须交稿。吴海凤听后又惊又喜,心想此次拜师学艺成败在此一举。晚上睡觉前只完工三分之一,心想必须连夜赶工,把剩余部分剪完。由于跟师母睡一床,自然不敢开灯,等师母熟睡后,吴海凤蹑手蹑脚下床,轻轻穿过楼道,借着感应灯昏黄灯光,坐楼梯上完成了“入门应试”作品。翌日早晨,徐阳老师醒来一看,乐了,说:“小吴,就凭你这精神就值100分了。”看来这既是表扬,也算是默认这个女徒弟了吧。吴海凤听后非常开心,感觉自己不枉此行了,要得到徐老师的认可不容易,徐师傅是北京第一个获得大师称号的剪纸艺术家,吴海凤决心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后多向徐阳老师请教。吴海凤跟随师傅徐阳系统学习民间民俗剪纸,掌握了剪纸艺术的剪纸、刻纸,及用色、粘贴、装裱等技艺。

吴海凤创作现场

1999 年,她带着那把剪刀,带着自己的执着和梦想,从惠州来到深圳。也就从那年始,徐阳老师接连获“华夏风韵”全国剪纸展金奖、“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展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银奖(剪纸类最高奖)。徐阳老师接连获大奖的消息,鼓舞了吴海凤,也更坚定了她走剪纸艺术道路的决心。她决心以徐阳老师为榜样,走一条深圳特色的非遗创作传承之路。吴海凤是南方女子,有客家人心灵手巧的基因,也集剪纸艺人具备的秀外慧中、谦逊好学的好品德。

人生如剪,剪直了纷飞的思绪,剪开了丛生的荆棘,也剪直了一条艺术大道。20多年来,吴海凤换了一把又一把剪刀,但父母送的第一把专属剪刀至今还保留着,这把剪刀珍藏着童年美好的记忆。

新桥传承,剪纸接地气

吴海凤南方长大,师承北派,因此其剪纸作品既有北派的粗犷,又有南派的细腻,两者相辅相成,内涵丰富,童心剪纸,大气唯美。作为新桥剪纸传承示范基地教学负责人,吴海凤致力于创新型剪纸的创作、教学工作,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与开拓,让艺术之花在新桥内外遍地开花结果。2019 年5 月,宝安区新桥街道党建中心剪纸传承示范基地和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五名学生报送的系列原创剪纸作品,荣获“第二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师生剪纸大展赛”优秀作品奖,他们都是吴海凤的学员。

作为一个剪纸文化的传承者、推广者,她深感肩负重任。这些年她在学校、党建中心、社区之间,不停地来回奔跑,教学时得到宝中二外学校及街道的支持,尤其是得到组织部、党建中心、文体中心、宣传部的大力推广和宣传。街道成立剪纸传承示范基地以来,惠及成人及儿童3000 多人。她说:“在这过程中有心酸、有泪水、有欢笑,但我甘之如饴,我踏实无比,我寂静欢喜,累并快乐着。”

剪纸课堂

吴海凤在深圳生活了近20 年,心已深深扎根宝安,吴海凤的先生是深圳本地人,她笑他们是“外来媳妇本地郎”。她在这片深爱的土地,找到她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全家都很支持她的这份剪纸事业,觉得剪纸很接地气,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让这古老的艺术得到传承。

她来深圳后,一直在寻找剪纸的灵感,用心探索本土题材创作。为了充实作品鲜活性,让作品“泥土气息”更浓,她常深入生活,走进新桥街道的老街老巷,用脚步丈量古老的历史遗迹。从2017 年寒假起,吴海凤开始创作《新桥三景》。在一次党建活动展览中,新桥街道卫树强书记对她的这组作品评价很高,期望她创作更多像《新桥三景》一样体现本土特色的作品。吴海凤听后深受启发,很快又完成了《新桥八景》,其中的《流金记忆》(3 幅)在2018 年8 月金紫荆非遗才艺大赛中斩获金奖。

《宝安十景》是又一组本土题材的作品,先后花了她近两年时间,展出后深受大众喜爱。有一位观众,自小在永兴桥头老房子长大,对这座桥有很深厚的感情,偶然看到其中的《永兴桥》后,感觉这幅剪纸一下“剪”开了儿时记忆。他一直打听《永兴桥》的作者是谁,几经周折才找到吴海凤。后来才了解到他是航城街道办的一位领导。看来,深圳是块适合文化发展的沃土,不仅有热爱传统文化的普通看众,也有懂行支持艺术的领导,这是深圳文化之幸事。

纸艺童心,剪出新世界

剪纸是一种慢下来的艺术,在这一翻一转、一剪一划的世界里,很考验你的作品表达能力。你对生活中感悟有多深,你的作品就能表达多深。吴海凤下班之余,喜欢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创作。她认为,用平和、善良的心态面对生活,脚踏实地创作,才能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艺术的作品里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形成独立的自己,展现和别人不一样的个体艺术魅力。

吴海凤与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内心有一份童心,保持对艺术的好奇与执着。她说剪纸的初衷不是为了应试或获奖,纯功利性的剪纸肯定走不远。

几年前,吴海凤受邀在深圳少儿图书馆举行亲子剪纸活动,很多父母都陪孩子来领剪纸,排队的足有100 多人。她注意到一个男孩显得特孤独,问他原因时,他低声说,深圳的孩子让人羡慕,我要像他们一样就好了,说完便掉泪了。吴海凤了解后知道这孩子父母都是深圳劳务工,没空来陪他,是奶奶送他来的。吴海凤听后也流泪了,想起自己的孩子,也想到许多在深圳打拼的千千万万外来劳务工子女。有感而发创作了《母子情》,通过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把剪纸赠送给这位小男孩。小男孩收到这礼物后格外开心。《母子情》见证了许多城市建设者的艰辛,诚为一份珍贵礼物。它发人深思,让更多人关注外来劳务工子女,让他们远离孤独,享受更多的人性关怀与教育。

剪纸教学

吴海凤说,剪纸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有几个学生原来沉迷手机游戏,但自接触剪纸后,学习明显进步,家长们都说剪纸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学会了剪纸,又提高了学习成绩。其实剪纸对美术教育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剪纸的构思、设计、调整画面、装裱都很锻炼人,能迅速提升你的美术创作水平及审美水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吴海凤创作了“防控”主题的套色剪纸作品《战胜疫情 从我做起》8 幅,其中两幅作品《停课不停学》《戴口罩》还入选中国文化促进会剪纸专业委员会《2020 抗战疫情作品选》,在业界尤其对深圳各级剪纸组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她还在网上公益辅导学生完成剪纸绘本创作,有五位学生完成44 幅抗疫作品,投稿国家图书馆,参与年中征集评奖出版活动。

在我采访她期间,作为知识产权出版社《非遗进校园·剪纸大讲堂》教材的编委之一,她正忙于组稿编辑,虽是公益活动,但她自知责任重大。

素白陈公祠

新桥文化艺术中心

永兴桥

太学堂

猜你喜欢

新桥剪刀剪纸
新桥国际机场昆虫群落与鸟类发生的相关性
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钝剪刀
剪纸
风有一把剪刀
再别新桥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