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防空洞的前世今生

2020-08-04■陶

红岩春秋 2020年7期
关键词:防空洞岩洞防空

■陶 灵

◇重庆南岸广益中学内的防空洞(陈正渝/摄)

防空洞是重庆一道独特的风景。由于山高路陡,山城人民从古时便依山就势挖掘山洞躲避战乱、匪祸。抗战时期,防空洞不仅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也为生产制造军需物资甚至飞机提供了有利条件。

防空洞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且听娓娓道来。

人工挖凿山洞避战乱

中国古代城镇筑城墙、挖护城河,乡村人家修碉楼、设关隘,都是为了防御战乱和防止土匪抢夺财物。而居住在偏远山村的乡民,则在深山悬崖挖凿山洞避难。

山洞大小不一,有的上百平方米,有的几十平方米,隐蔽而不被人觉察。选点的时候,乡民们充分考虑山洞附近要有水源,或将洞里岩石渗出的水储存,以备不时之需。洞中藏有粮食、稻草和简单的生活用品,以及长矛、刀棍等工具。

挖洞人家中都备有一个可到达洞口的木楼梯。一旦遇到战乱或土匪,主人带着值钱的东西,扛起木楼梯,迅速跑到山洞躲藏。为了不暴露目标,躲藏期间一般吃干粮、喝生水,不到紧要关头或黑夜,不得生火煮饭和取暖。

根据洞的大小和岩土坚硬程度,人工开凿一个石洞需要几个月至几年不等。重庆市云阳县水磨乡有个田湾大岩洞,由龚姓人家开凿,前后请几十个石匠,用五年时间才完成,花费上千两银子。

田湾大岩洞开在半山腰,四周都是松树林,顺着崖边的羊肠小道才可到达洞口下方。洞口在一块巨石的中间位置,高、宽一米多,极为隐秘。躲藏在洞里的人一旦遇敌进犯,就用长矛、石块抵抗。洞外地势险窄,洞口又小,易守难攻。

云阳人工开凿山洞,用作防御目的的历史始于清朝,到民国初期更甚。据《云阳县军事志》记载,全县人工开凿的防御山洞有42个。

◇万州甘宁滴水岩天然洞穴建的岩居(汪昌隆/摄)

万州区郭村镇木匠沟两边的崖壁上有22个人工石洞,凿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疑为当地人躲避战乱或土匪的临时栖身之地。这些石洞通过栈道进入,每个洞呈矩形,长、宽均为2至3米。洞室地面低于洞口约70厘米,室壁相同高度凿有凹孔,可悬空安置木棒,上面铺板防潮。

有些乡民也利用隐蔽的天然洞穴藏身。位于大巴山区的城口县自古交通不畅,人烟稀少,匪盗甚多。清朝时期,全县有20多处天然洞穴供乡民躲避。县城往南100公里有一个红岩洞,在一座大山背后的悬崖间。乡民们先用长木梯子爬到一块凸出的石头上,再横过20米左右的木桥才到洞门。洞内宽阔,有泉水。清嘉庆初年遇战乱,曾有500多人避难于洞中。

县城往东60多公里的红花梁山下有一个观音洞,洞口在一条大路边,只有两米见方。洞内却有10多米宽,长达一二十公里,能容几千人。洞内临大路一面的石壁中有缝隙,可见路上情形。清代,乡民避难于洞中,从石缝中放冷枪,击毙了很多土匪。土匪不知洞内情况,不敢轻举妄动,后来害怕得连这条路都不敢走了。

清道光《城口厅志·山水志》载,县城西约45公里的太平洞有并列两个洞口,入洞几十米后相通,洞顶有孔透光,洞底有暗河。据说嘉庆初年,避难的乡民在洞里发现了考金石,可辨金银真伪。

构筑防空洞躲空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防空问题已不可回避,国民政府于1933年确定了防空建设方案,随即建立防空机构和教育机制。

1936年8月1日,四川省防空协会重庆办事处成立,重庆市长李宏锟兼任处长,警备司令李根固兼任副处长。10月,官民合组的自卫组织重庆防护团宣告成立,负责执行具体的防空任务。

◇入防空洞的宣传标语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电令全国各地挖掘防空壕、洞,以躲避日机空袭。1937年9月1日,重庆市防空司令部成立,隶属四川省防空司令部,李根固兼司令,李宏锟兼副司令,第21军航空副司令蒋逵兼参谋长。

防空司令部刚成立,立即组织指导市民及各单位挖筑防空壕、洞。当年10月,重庆防护团在大梁子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挖筑了一个防空坑道,上面铺石条,覆盖0.6米厚的三合土,再用树枝和草木伪装。这是一种简易的掩蔽工事,是重庆挖掘的第一个防空洞。

1938年2月18日,日机第一次空袭重庆,在广阳坝投弹12枚,炸伤四人,毁房两栋,防空形势变得严峻。重庆市防空司令部因此改组为重庆防空司令部,直属航空委员会。由于没有了行政区划局限,防空范围和辖区扩大到市区周边的32个县。

重庆城是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的一个半岛,三面临水,如遇日机空袭,人员难以疏散。第21军原炮兵司令蓝田玉建议,在市区内修建一些互为相通的隧道,作为紧急避难场所,防空司令部采纳了建议。

1937年12月22日,成渝铁路工程局开始踏勘隧道选址,计划挖筑朝天门至通远门和南纪门至临江门横纵两线、全长为3722米的防空大隧道。1938年2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决定拨款20万元用于隧道建设,第一期拨款3万元于7月到位。8月1日,大隧道工程处正式开工,分段挖掘。

到1940年2月,挖通相连的隧道有六条,总长2600米,建有13个进出口,隧道平均宽度约2.5米,洞顶土石层厚度因地形而异,一般10至30米不等,有效容量为10080人。为保证洞内通风,原计划开凿17处垂直竖洞,已完成7处。

随着日机对重庆城的轰炸不断升级,1940年8月19日至20日,日军竟出动飞机370多架次,连续轰炸重庆,重庆城区、江北及郊区均遭破坏,损失惨重。面对日机的频繁轰炸,重庆防空司令部决定,将未竣工但已完成的部分隧道提前投入使用。

1941年6月5日晚,日机24架分三批袭渝,空袭长达五个小时。全城警报响起,市民慌忙奔向就近的防空工事。霎时,位于市中心、于一年前提前开放的防空大隧道人潮涌动。其中十八梯、演武厅、石灰市三段隧道的避难人数超过正常容量的一倍,达到6500人左右。

由于发生在夜间,通风照明设备被炸断,加之人多空间小,洞内严重缺氧。此外,管理人员紧锁隧道门,没有利用空袭间隙组织避难者外出换气,致使大量民众死亡,酿成骇人听闻的大隧道惨案。

惨案发生后的第三天,大隧道建设工程移交重庆市工务局管理,随即成立重庆市防空洞工程处,对大隧道进行技术改进。

是年11月,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市民自建防空洞办法大纲》,要求100人以上的商号和公共娱乐场所自建防空洞。一些银行、客栈、医院等,为了躲藏方便、快速,利用房前屋后适当的位置开始挖筑防空洞。川东医院(今重医附二院)在靠江的城墙外也挖了几个防空洞,除躲避空袭外,还存放贵重物品。

因建设资金不足,防空机构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把城区洪崖洞、安乐洞等崖洞改造为防空洞,在观音岩、九尺坎、滴水岩等崖坎的外侧建起土砖墙,也修建了防空洞。

重庆市防空洞管理处统计,截至1943年11月,全市共有各类防空工事(防空洞、壕、钢筋混凝土掩体等)1823个,总长度8.4万米,容量为44.5万人。其中,公共防空工事282个,长度计1.9万米,容量共计11.26万人;私有防空工事1541个,长度共计6.5万米,容量为33.24万人。市区人口经过疏散后,基本可满足防空避难需要。

洞穴造出第一架运输机

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丛林镇(原南川县丛林沟)的山岭中,有一个名为海孔的天然大溶洞,纵深300米。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一条溪流从深处淙淙而出,洞外四面青山环拥,红叶映山,风景幽绝。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诞生了第一架国产运输机。

时间追溯到1937年。当时,由国民政府和意大利合建的中意飞机制造厂在江西南昌遭到日本海军航空队的轰炸,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将飞机厂西迁重庆。

◇1944年,搬入防空洞的重庆纺织厂

◇巴人汲水图(徐悲鸿/绘)

为了寻址重建,11月8日,重庆航空站站长张式群致函南川县政府:“查南川县属附近有一个可容2万余人之山洞,地形隐蔽,能否适宜储藏军用品?”11月17日,南川县长陈文藻函复:“本县山洞颇多,而最适宜储藏军用品者,尚推丛林乡属之海孔洞,交通便利……外可筑城墙,以资防守。”年底,重庆行营总务处派少校副官廖一民前往实地踏勘,确定征用海孔洞附近田地3000余亩作为军事基地,将中意飞机制造厂迁到海孔洞。

1938年,迁至海孔洞的中意飞机制造厂,更名为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内部惯称“南川飞机厂”或简称“第二飞机制造厂”,对外通讯秘密信箱为“南川丛林十号”。

人们运来机器设备和材料,在洞里建起一幢120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还在洞口上方种植了大量青树。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海孔洞成为一座隐秘的工厂,而飞机厂最核心的生产车间就设在海孔洞里。洞口架有机枪,山顶设有岗哨,除飞机厂员工外,任何人不准靠近。为防止特务渗透窃取情报,附近村民进出海孔洞,胸前需佩戴布条制作的胸标。日军获悉南川建有飞机制造厂,先后多次派飞机前来轰炸,均未找到目标。

第二飞机制造厂的主要任务是仿制、改制飞机。1939年,飞机厂仿造苏伊-16驱逐机三架,送到重庆广阳坝机场试飞成功。后又将单座的苏伊-16机改为双座教练机。因当年是民国二十八年,故命名为“忠28甲式教练机”。

1941年冬,第二飞机制造厂成立新机试造室,工务处长林同骅担任主任,顾光复、高邦俊任副主任,他们带领20多位工程师和技工开始自行设计制造飞机。1944年8月,飞机试制成功,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运输机,被命名为“C-0101运输机”,也称“中运一号”。

抗战胜利后,第二飞机制造厂迁返南昌,海孔洞中制造飞机的设施被全部拆走,只留下空荡荡的厂房。

建设在岩洞里的兵工厂

兵工署第一工厂前身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第一工厂于1939年底迁至重庆谢家湾。

为躲避日机空袭,第一工厂在鹅公岩张家溪面临长江的绝壁上开凿了116个岩洞,作为生产车间。这些洞高4至5米,深30至50米不等,总面积达21000平方米,每个洞之间都相互连通。

1942年7月,兵工署第一工厂在重庆全面开工生产。为解决岩洞车间用电用水问题,洞内建有发电厂,同时在距离岩洞一公里多的龙王庙(今龙凤寺)江边建了水厂。这些岩洞车间的洞口与地面垂直,日机多次侦察都没有发现。在离最高的岩洞100米处,还开凿了一条隧道,与岩洞车间连通,直达长江边,把生产的武器秘密地送到江边货船上。

第一工厂对外称“汉兴公司”。抗战期间,工厂从国外买回图纸和设备,生产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82毫米迫击炮等陆军轻武器,每个岩洞车间分别负责零部件生产,有的做弹簧,有的做枪体,然后总装。1943年10月,第一工厂开始批量生产中正式步枪,月产量最高达4000支。

在重庆铜锣峡北岸峭壁下,也有一些岩洞车间,一字排开共22个,是兵工署第五十工厂的生产车间。

第五十工厂原为广东第二兵工厂,是当时国内唯一的线膛炮、弹合一的制造工厂。1938年4月,多次遭到日机轰炸的工厂开始内迁。600多名员工和340台机器设备、2000多吨原材料,分批经铁路、水路运抵铜锣峡。

第五十工厂凿洞建厂时就着手生产事宜。1941年3月,工厂试造出37毫米战车防御炮(即反坦克炮)。经过试验,最大射程6000米,400米内可击穿40毫米钢板,是摧毁日军坦克的有力武器。由于制造材料须从国外购买,战时中国对外交通受阻,第五十工厂总共生产出94门反坦克炮,这是抗战期间中国制造的唯一一批反坦克炮。

同年7月,第五十工厂参照法国布朗特60毫米迫击炮,制造出中国的60毫米迫击炮,每分钟射速达18发,最大射程1400米。这种炮的材料不仅能够自给,而且全重只有18公斤,一人可背负行走,适合山地作战。

抗战期间,第五十工厂岩洞车间共造出4000门火炮、26万余发炮弹,被送往抗日前线,打击了日军的侵略。

防空洞演绎的艺术经典

1937年10月,国画大师徐悲鸿随国立中央大学从南京迁到重庆,执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落户在重庆大学松林坡。

嘉陵江,是徐悲鸿常常沉思徘徊的地方。他目睹一个个从江边挑水的苦力,肩上的扁担早已被水桶压弯,仍沿着江岸陡立的石梯一步步艰难地向上爬,深受触动,于是奋笔创作出《巴人汲水图》。

这幅真实记录民众生存景象的作品,是徐悲鸿在重庆大学防空洞的煤油灯下创作的。当时,日机对重庆狂轰滥炸,多次遭难的重庆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师生们,便亲自动手挖筑防空洞,建地下实验室。每逢空袭,他们就躲进洞里继续学习。1938年《巴人汲水图》展出时,即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作”。

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为“金陵三杰”的著名画家张书旂,当时也在中央大学任教。对于日军的凶残暴戾,张书旂义愤填膺。1940年11月5日,罗斯福第三次蝉联美国总统的消息传来,张书旂决定创作一幅呼吁世界和平的中国画赠予罗斯福,以争取美国尽快加入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

为创作出生动的作品,张书旂专门到磁器口买来鸽子当“模特”。动笔期间,正值日机疯狂轰炸重庆,张书旂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和愤慨的心情,在重大的防空洞里完成了作品。画面气势恢宏,有整整一百只鸽子,或啄食或嬉戏,或飞舞或欢扑,故取名《百鸽图》。

12月23日,张书旂在重庆嘉陵江畔的一家宾馆,将《百鸽图》交给了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请他转赠罗斯福总统。蒋介石在画上题签“信义和平”四字,该画成为进入白宫的第一幅中国画。

纳凉避暑好地方

20世纪50年代,重庆对抗战时期留下的防空洞进行调查、登记和整修,同时在重点企业新建防空工事。1955年12月,重庆钢铁公司成立人防机构,由保卫处管理。至1985年,重钢共筑防空洞38个,面积达27000多平方米。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毛泽东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全国各地掀起一场群众性构筑防空洞的热潮。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涪陵816地下核军工厂工程,便在这一时期开建。

20世纪90年代,重庆各地防空洞主要转为民用,改成了地下商场、旅馆、餐馆、仓库等。

2006年夏天,重庆遭遇大旱,持续高温近两个月,重庆市有关部门对外开放41个防空洞,供市民纳凉、避暑。之后形成惯例,每年盛夏,人防部门对全市防空洞进行安全排查、维修后,供市民避暑纳凉,并配有专职工作人员。

防空洞的清凉,勾起许多人的种种记忆。而对于三峡沿岸巫山、奉节、云阳等地的人而言,防空洞也许就变得陌生了。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前清库时,一夜之间,这些县城的防空洞被封口堵塞,永存江中。

猜你喜欢

防空洞岩洞防空
俄罗斯山毛榉M3防空导弹系统
弈语
进防空洞纳凉有讲究
洞穴密码
巴黎航展上的QW-2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
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