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防”新型接处警模式的思考与开发
2020-08-03李芳荣
李芳荣
摘 要 将互联网+消防应用于实践,寻找到一种将互联网融入传统接处警过程中的新型接处警模式,通过依靠互联网强大的互联功能和高效性来解决当下接处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效率低下的问题巨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创新;消防救援;新型接处警模式
传统的接处警模式非常耗时,根据常年出警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少。我们可以将无法及时到达归责与于所谓的各种客观原因上,但是从灾情处置的意义上讲,时间就是生命,这些浪费的时间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本是灭小火变成了扑大火,本可以挽救生命,却把营救的时间花费在了路途之中。
1传统接处警模式耗时情况分析
主要参考对象来之于互联网+、网约车、导航软件、出警过程中存在的找路难、定位难等问题以及智慧消防。
①报警人拨打119报警电话:报警人需讲清楚联系电话、联系人、灾情地点、灾情种类、有无人员被困等情况,耗时1分钟左右。②119指挥中心根据地址和灾情情况调派辖区消防站。 这个环节可能出现以下耗时的情况:接警员不可能对整个辖区内的每个地名都了如指掌,需要同报警人多次联系再次确定出警地点,不能直接前往现场;事故发生地处于辖区交界地带,往往出现不能就近就便调派中队力量的情况,出动中队与事故发生地的距离直接影响应急救援的时间。③消防救援站接警出动:正常情况下,消防救援站接警后,在明确事故发生地大致区域的情况下,在路途中都会打电话详细询问报警人具体情况,通常这个环节非常耗时间。
2新型接处警模式设想与探索
假如有这样一款互联互通的系统软件:
(1)互联网手机端报警APP:当第一时间发现警情,报警人使用手机报警app,直接点击报警按键,软件直接将报警人信息推送至后台。
(2)接警中心/指挥中心中端接警APP:接警APP直观显示报警地点周边临近的救援力量分布,接警中心根据灾情等级就近点击出动力量,将调派信息推送至各消防救援站处警终端[1]。
(3)消防救援站终端处警APP:消防救援站接到调派指令后,通过终端处警APP获取调派信息和灾情基本信息,锁定报警地点直接导航至灾情地点处置。不论是辖区中队还是增援中队,可以同时定位灾情发生地,自行导航选择最优路线前往。在一定范围内打破行政辖区限制,完全根据就近就便原则进行救援行动,节约各救援力量赶赴灾情地点的时间,为进一步实现5分钟到达任一地点提供更大可能性。
3接处警系统软件开发
3.1 软件分类及功能详解
(1)报警app(公众端)
一键手机注册功能。实现报警人信息记录功能。
GPS首报定位功能,锁定发现灾情的精确地点。
GPS报警人跟踪功能。防止恶意报警、虚假警而设定。
取消报警功能。防止使用人在使用公众端时出现的误报操作,设置公众端自行取消报警的功能。
地图导航功能。实现地图功能和社会化导航服务功能。
(2)接警调派中端(接警中心/指挥中心)
该软件仅供总队/支队/大队接警中心或指挥中心使用。
报警信息显示及处理功能。实现直观显示消防隊站分布的功能。
地图导航功能。实现指挥部直接导航至灾情发生地点的目的。
辖区划分功能。实现辖区接警功能。根据行政或辖区划分,只接收和显示辖区内警情。(可在设置功能内实现)
周边消防力量推荐功能。实现由近及远系统自动推荐附近消防队站的功能。发布出警指令功能。将完善后的警情信推送至处警终端。
接收警情回馈功能。当灾情处理完毕,由消防救援站反馈灾情处理情况,并根据不同回馈进行不同响应的功能。
(3)处警终端(各消防救援站)
该软件仅供各消防救援站使用,配备于出动首车。
GPS定位录入功能。精确定位消防队站位置,录入队站名称和车辆装备数量,并与接警中端实现信息共享。
出警信息接收功能。接收由接警中端推送的警情信息,实现接警中端和出警终端的对接以及信息共享。
灾情显示功能。
调派力量显示功能。主战中队到场后可以根据增援力量情况提前合理安排进攻部署。
地图导航功能。
操作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① 请示返队。灾情解除后请示返队。② 请求增援。如遇大型火灾需要增援力量时使用。③ 其他操作。(可以有效避免无线手持台信号中断或者呼叫干扰等问题)
4重点难点
(1)自下而上推进普及。即先试点后推广模式,可以与现有智慧消防结合,于重点单位设计并布置一键报警器。同时要与传统接处警模式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进行渗透宣传。推广使用并逐步取代传统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在推广起始阶段,允许新旧模式共同存在,并将日常的消防宣传重点逐渐由传统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变,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2)自上而下覆盖普及。我们也不可能同微信、嘀嘀出行一样,通过商业模式去经营报警app,而应该考虑将其同119报警号码等同起来,大胆的设想,通过同国家有关部门(如工信部)磋商,用国家强制手段,要求每个智能手机的出厂内置软件中都内置报警app,以此来提高报警app的覆盖面,再结合消防的日常宣传,达到普及的目的。
5远期规划
(1)报警app公众端内,加入更多社会服务项目,如消防知识学习、消防法规解读,消防问题咨询服务,或者将办理消防手续等便民服务项目纳入进来,真正实现公众端的功能多元化和实用化。
(2)将110、120纳入报警app,真正实现公众端的三台合一。对提高救援效率、警民联动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梁彬.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