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坚固防线
2020-08-03董伟
董伟
“调查分队,收到请回答。”
“收到!”
“请把现场情况传送指挥中心。”
“明白!”
……
“报告指挥中心,通过现场调查,该滑坡体长200米,宽300米,高差100米,滑坡主滑方向180度,滑坡体面积约4.3万平方米,体积约87万立方米,规模为中型,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是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开展应急演练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着力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响应25次,派出应急专家90人次,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3起,连续4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压实防治责任
河南省是中部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000余处,威胁人员25万人,潜在经济损失72亿元。
结合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提前部署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汛期值班、预警预报、险情巡查、灾情速报等制度,建立专业队伍駐地技术服务机制,夯实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确保汛期安全。
为查明地质灾害分布,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业队伍对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展了全面调查,共完成调查面积8万余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隐患点分布情况。同时,认真落实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有效保证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运营。据统计,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累计派出专业队伍6组24人次,共核查86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实施群测群防
为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建立了群众、专家结合的地质灾害预防体系,对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实施群测群防,在重点地区建立了11处滑坡、泥石流专业监测示范点。同时,由主管副厅长带队对重点监测点进行巡查,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还主动加强与省气象局的合作沟通,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为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为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群防群治工作,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构建了省、市、县三级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建立了专业队伍包片驻守制度,省地质矿产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有色金属局等30余家省级地勘队伍,对口服务70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全力做好技术支撑。
强化技术支撑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办公室和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中心,组建了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队伍,充分利用北斗卫星、无人机航测和大数据技术等手段,为地质灾害应急提供科技支撑,防治能力不断提升。
应急调查作业训练采用移动卫星会商指挥车、便携卫星站、无人机、单兵设备、激光测距仪等多项先进调查装备。使用应急救援的中枢及卫星通讯超短波传输GPS卫星定位等技术与指挥中心连接,第一时间把获取的受灾地区的影像及三维模型数据传输到后方,为科学救灾提供技术保障。
当前已进入主汛期,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危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