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叶派之弧搅动美利坚

2020-08-03宗伟

当代工人 2020年9期
关键词:圣城苏莱曼美伊

宗伟

2020年新年伊始,美伊联手为世界上演了一幕名为“惊魂18小时”的大戏。

在外人看来,这出大戏可谓惊心动魄,从卫星定位、无人机精确打击、中短程导弹反击,其精彩程度一点儿不逊于美国大片。只不过与大片唯一不同的是,故事的结局绝非美国再一次拯救世界。情况恰恰相反,全世界以一种惊恐的目光注视着美伊双方。全球股市大跌,黄金和石油暴涨,舆论一片哗然。全球媒体出现最惊悚的标题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爆发吗?

正当所有人都忐忑不安时,美伊却以各自宣称胜利,这种颇富戏剧性的方式暂时结束了本轮冲突。深感“意犹未尽”的全球媒体又迅速将关注点转向伊朗误击乌克兰客机事件。

不过,美伊冲突远没有到结束之时。本次的暂停更像是美伊双方在一幕政治“秀”后的短暂休整。毕竟对于特朗普而言,一场大选正等待着他。对伊朗表现强势可以给他加分,但发起一场与上亿人口的地区大国间的战争,对大选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美国国内的民意调查也支持了这一点:超过50%的民众认为“教训”一下伊朗是“不错”的,可以让美国“更安全”,但同样这些人也表达了美伊冲突继续扩大的疑虑。对于伊朗,情况同样如此。表现与美国的强势一方面继续凝聚国内力量,另一方面也是转移由于经济制裁等导致的国内矛盾。后续恐怕也容不得伊朗继续采取其他行动。毕竟石油禁运、经济制裁都让伊朗经济脆弱不堪,而伊朗武器库中也仅仅拥有中短程导弹,很难想象今天的伊朗有何手段去继续反制美国。

在暂停过后,局势必将继续发展。尤其在美国大选后,美国对伊朗的政策将会更加明晰。是延续共和党政府的强势导向,还是回归民主党政府的谈判方式,一切充满未知之数。

今天我们暂时不将眼光推那么遥远,还是回到故事的开局,看看美伊之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刀兵相向的。这是一个有关因果链、地缘政治的故事。

尽管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美伊交恶的起点,不过由于篇幅有限,今天我们还是回到本轮冲突的起点:美国人定点清除伊朗的苏莱曼尼少将。

苏莱曼尼,少将,伊朗军队最高军衔获得者,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的指挥官。光这一连串的头衔就可以看出其人在伊朗地位极为尊崇,有人甚至称其为伊朗国内的二号人物。

这样一位伊朗高官,美国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专门盯上他呢?

想先讲一个细节:苏莱曼尼少将是在伊拉克被美国干掉的。一位伊朗政要前往伊拉克干什么?友好访问?如果真是友好访问,美国人为何要动手?事实上,尽管国内媒体上关于苏莱曼尼在伊朗国内的实际地位存在争论,但有一点各方观点倒是惊人一致:他是伊朗在伊拉克扩展势力的实际操盘手,也是伊朗对外扩展势力的急先锋。这正是美国人对他恨之入骨的原因:美国在中东是维持自己的霸权存在,他们绝不可能容忍别人去干扰,甚至威胁这种存在。

故事到这里你也许脑中会充满疑问:对外扩张?伊朗?不对吧,从来没有任何新闻报道说伊朗进攻别的国家啊?对外扩张有很多种方式,军事征服只是手段之一,扶持当地势力,输出价值观等也是扩张的一种,伊朗选择的正是后者。

让我们看看苏莱曼尼的行动就会明了这一切。

首先,让我们看看苏莱曼尼都去过哪里?根据披露的信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莱曼尼接任圣城旅指挥官后就显得极为活跃。中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出现的时机颇值得玩味:其一是当地局势混乱;其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当地具有足够的什叶派群众基础。看出一些名堂没有?此人在时机的选择上可是颇费心机,毕竟在一个和平安详的环境里,没人会去想着引入“外援”,而在一个非什叶派地区(伊朗被称为什叶派的大本营),即使你进入了,怕也是无人认同你。

其次,再让我们看看苏莱曼尼麾下的圣城旅又是怎么样一种存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成立于1980年,这可不是一般的战斗部队。从披露的信息分析,这支部队是一支更多执行海外秘密行动、肩负政治任务的部队。从训练亲伊的各国什叶派武装,再到情报收集、经济走私、物资运送,这支部队看似事无巨细,全部参与,但它的指向其实非常明确,壮大当地的什叶派势力。

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那请看看美国CIA中央情报局在乌克兰的所作所为,现在是不是有似曾相识之感?事實上,从效果上看,苏莱曼尼和他的圣城旅可谓战果辉煌,干得一点儿不比他的美国同行们差。

在伊拉克地区,苏莱曼尼被杀之前,一群伊拉克人刚刚集合起来砸了美国大使馆。据信,这群民众就是伊朗通过伊拉克国内的什叶派武装鼓动的。

在也门,新闻中经常出现的也门胡塞武装背后同样闪烁着伊朗的影子。这群穿着拖鞋,拿着AK的民兵组织战斗力惊人,他们不仅将沙特老爷兵打了个落花流水,甚至可以用自制巡航导弹袭击沙特油田。

在叙利亚,活跃在叙利亚内战中的什叶派武装同样战斗力爆表,轻松就将美国及西方支持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在黎巴嫩,同样有着活跃的什叶派武装。这些武装组织的背后同样有伊朗圣城旅的影子。

如果我们将约旦、也门、伊拉克、叙利亚全部连贯起来,将会发现一条完美横跨中东的弧线,这也正是众多媒体口中的“什叶派之弧”。

这道弧线让美国、以色列、沙特等国如刺在背,如鲠在喉。它自南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而起,向东北方向横跨沙特东部,再穿过波斯湾覆盖整个伊拉克。接着这道弧线掉头转向西南方向,经叙利亚和黎巴嫩,直达地中海。

看看这道弧线覆盖的范围,全世界最主要的石油产区伊朗、伊拉克、沙特东部,以及全世界最主要的石油运输线红海、亚丁湾、波斯湾等都在这条弧线的覆盖范围内。要知道,这片范围同样是美国一直极力维持的目标,为此美国甚至不惜多次发动战争。现在伊朗人也想要控制这道弧线,与美国的冲突自然不可避免。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和钉子,同样不能容忍这道弧线的存在。

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在圣城旅的目标里,他们必须将美国佬赶走,压制住以色列,所以反美、反犹一直是圣城旅乃至苏莱曼尼所追求的目标。况且,伊朗人推进的速度实在有点儿快,让美国人感到措手不及。让我们看看地图:伊拉克、也门、叙利亚确已拥有实力不俗的什叶派武装。这道弧线雏形初现,美国能不着急吗。一旦假以时日,让这条弧线真的形成,那伊朗很有可能会一跃成为中东强国。这一点仅仅想想都足够美国心惊肉跳,毕竟中东的石油作为大宗交易品是以美元定价的,也是美国干预全球经济的一个楔子。伊朗人控制了这一片油田会干什么,美国可毫无把握。

更让美国无法容忍的是,苏莱曼尼和圣城旅沒少对美国下手:袭击、暗杀、绑架、煽动反美势力。2007年10月,美国就将圣城旅及苏莱曼尼列为制裁对象。可以说,美国人早就盯上苏莱曼尼和圣城旅了,只是国力、注意力有限,朝鲜问题、阿富汗塔利班、叙利亚局势都在分散着美国的注意力,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不愿与伊朗大规模动武。特朗普总统一直不是一位按常理出牌的人,更何况于他而言,国内的选票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他需要冒一次险。

有人可能会有异议:按以上说法,伊朗属于咎由自取,那为何还要反击?别急,所谓因果链是有因才有果的。还记得苏莱曼尼的行动法则吗?当地局势动乱。为什么中东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呢?美国自己才是“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美国在中东制造的一系列事件才是苏莱曼尼及圣城旅做大的最好时机。

请大家记住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03年。这一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这一年,圣城旅也在秘密准备潜入伊拉克。

2003年,在美军眼中,他们正横扫萨达姆政权,大美利坚的自由和民主将建立一个新的伊拉克。在苏莱曼尼眼中,他看到的却是一个不一样的景象——真空,巨大的权力真空!这也正是地缘政治的一个经典场景:两个实力相近的邻国,当其中一方衰落时,另一方会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

作为伊朗最重要的邻国,伊拉克和伊朗间绵长的边境线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概念,在相对长的时间里,同样是什叶派政权和逊尼派政权的重要分界线。伊拉克及其以西地区,大部分是逊尼派政权,而伊朗及其以东地区,则什叶派明显实力更优。在两伊战争期间,尽管是伊拉克首先采取的军事行动,但沙特等国坚定的站在伊拉克一边,当时的伊拉克被视为压制伊朗的桥头堡。但现在,这个障碍被美国人自己亲手瓦解了。

随着萨达姆政权的垮台,伊拉克国内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马都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其中就有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什叶派武装发展的效果非常惊人,短短4年后的2007年,他们就在伊拉克国内脱颖而出,以至于在美国国会的一次听证会上,驻伊美军总司令将圣城旅在伊拉克策划的袭击行动列为对美军在伊拉克的重大威胁。

是不是感觉很讽刺,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居然间接导致伊朗扩大了自己的影响。美国很多时候弄不明白一件事:敌人的敌人未必是你的朋友。所以他们先后扶持的萨达姆、本·拉登、甚至塔利班,最后都成为了自己的敌人,毕竟利用美国壮大自己是一回事,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另一回事。

中东,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因此成为大国博弈、小国纵横的竞技场,这种大背景下,美伊间的故事短期内也不会落幕。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逐步临近,美伊间将迎来一次短暂的休战,但之后将何去何从会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美国而言,如何妥善的处理伊朗问题是一件破费周章的事,是继续经济制裁,或是通过扶持反对派加大打击力度,甚至局部动武?而于伊朗而言,他们同样面临选择,是干脆放弃自己的想法,安心退回国内。还是在各地行动加剧,争夺控制权?

尽管如此,从旁观者的角度我们依然希望双方能够克制,毕竟地区和平来之不易。

猜你喜欢

圣城苏莱曼美伊
两把英吉沙小刀
图说苏莱曼尼之死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
成长的经历
我的苏莱曼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