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歌曲《关雎》中的音乐特征和审美取向研究

2020-08-03马艳星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关雎艺术歌曲意蕴

摘要:艺术歌曲《关雎》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根据《诗经》中的诗歌《关雎》创作而成的。这首咏叹调中蕴含着深厚的语言音韵内涵,是以诗歌《关雎》的语言声调、韵辙特征而创作。

关键词:艺术歌曲;《关雎》;韵辙;意蕴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15-0070-02 一、艺术歌曲《关雎》的概况 (一)艺术歌曲<关雎》的题材特点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搜集了白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出于民间和乐官的诗歌305首。①在《关雎》中深刻的反映了男女之间真诚的恋情故事,尤其是男子对少女的无限爱恋和求之不得的复杂心理。这首诗歌的篇幅虽然稍微短小,但是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十分特殊的。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根据这首诗歌的意境、意蕴特征,巧妙的运用西方创作技法结合着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把这首《诗经》中的传统诗歌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富有个性化特征,这首艺术歌曲不仅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民歌结合的典范,也是本土传统技法与西方创作技法结合的产物。

(二)诗歌《关雎》与艺术歌曲《关雎》的关联

诗歌《关雎》是一首流传干百年、备受文人士大夫阶层喜爱的古诗词作品。这首古诗词中散发着古典的艺术魅力,在意境、音韵、意蕴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的古典吟诵韵味特征。艺术歌曲《关雎》中也融合了这首古诗词的格调、韵味特征。作曲家赵季平在创作这首《关雎》的曲调时,不仅大量的吸收了这首诗词作品中的音韵特征,还在旋律的构成方面也大量的融人中国古诗词的格律与韵味规律,从而让这首古典诗词歌曲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特征。②

艺术歌曲《关雎》是建立在一首四言诗基础上的结构,这首诗词的结构与近体诗有所不同,但是创作曲调过程中也有一些作曲家的个性化设计和想象力发挥问题。鉴于古诗词中的四言诗并没有规整的平仄音韵要求,只要能够最后归韵即可,因此很多乐句的曲调来源于作曲家对中原地区个别字音声调、韵辙的借鉴。

艺术歌曲《关雎》中运用了起兴的表现手法,对古诗词中的情景、场面、意境等特点进行发掘。这首艺术歌曲先从古诗词中的沙洲上成雙成对、嬉闹的雎鸠进行曲调设计,然后将旋律进行高音区的设计,表达出男子对在河洲之上采摘荇菜、身形美好的女子形象的无限联想和求之不得的思恋之情。这首艺术歌曲不仅很好的将面前的沙洲、关雎,以及魂牵梦绕的窈窕淑女形象都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还对淑女在潺潺流水边的情形、所采摘的鲜美的荇菜等清新、美好的场面、景象进行结合,塑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音乐与歌词进行虚实结合的表现,形成了人景相映、灵动清新的诗歌意境特点与抒情、优美的情感起伏状态。

二、艺术歌曲《关雎》的音乐特征分析

(一)调式、音型的特点分析

艺术歌曲《关雎》中的音乐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素材,全曲建立在D羽七声清乐调式上,尽显中国古典诗词四言诗的音律节奏特征。在尊重两字为一拍的前提下,作曲家采用吟诵性的曲调对节奏进行巧妙的设计。而且赵季平还在人声旋律的创作方面也较为尊重古诗词中的吟诵传统和韵脚特点,从而巧妙的在歌曲中把诗词与音调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古典诗词中的音韵、律动特点也都采取交替停顿的表现方式,展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学特点。如作曲家在创作曲调时注重“窈窕”、“淑女”中间加入了一个四分音型的休止符,结合着音乐乐句的气口、停顿设计,很好的表现出词与词、词与音乐之间的句逗、顿挫特征。在“君子”和“好逑”之间使用的音型也主要是强调不同形象的四分音符和切分音型,而且还在时值、力度等方面进行多样性的变化性,凸显出对于不同外面形象特征的表现,从而形象的表现出诗歌中蕴含的音调美感和音乐的吟诵性美感。因此,这首艺术歌曲是诗词的音乐、律动感与音乐的节奏、重音感的统一。

在艺术歌曲《关雎》中的“逑”字上方的音型是二分音符,这个长时值的音乐进行,不仅可以体现出中国古诗中吟诵性的“尾韵”特点,还能够体现出拖长歌词音韵、时值所带来的乐句节奏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一种意蕴深厚、韵味绵长体验的旋律。

这首艺术歌曲中不仅运用了起承转合这种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还在结构的B段末句中,通过使用副歌来重复“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方式将诗歌中的内涵、风格特征很好的表现出来。在这首艺术歌曲中,作曲家对音乐设计了速度变化、节奏变化,以及气氛变化的组合方式,很好的表现出情感、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后的过程。

(二)织体、结构的特点分析

在艺术歌曲《关雎》中,赵季平除了运用富有民族特征的五声调式外,还采用了五声性的调性设计方式。尤其是在艺术歌曲《关雎》的音乐创作中,融入了很多的西方调式特点和西方创作技法。在这种音乐逻辑与结构都较具有融合性、交汇性的作品中,音乐织体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

首先,在这首作品中的乐句都是采用宽舒的织体形态为主,在乐句、乐段的结构上也呈现出舒缓、松散的逻辑特点,因此能够凸显出中国传统调式、织体与现代技法结合的风格特征。而且采用的很多音型也具有特殊的象征性意义,在乐句中具有贯穿主题的作用。

此外,在很多音程的使用方而,也结合着旋律线的起伏,进行巧妙的处理,既可以展现出民族调式音程的风格特征,也可以体现出现代性的技法痕迹和风格特征。

其次,在这首方整的、带再现性的三部曲式(A+B+A)艺术作品中,不仅歌曲整体的乐段带有一定的松散特征——由于歌曲中使用的主题材料的象征性特点,所以整个结构也具有诗歌中的意象性特点,带有一定的诗歌意蕴特点。

比如A段的结构是由两个乐句组成,采用相似性的织体构成。在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中所使用的节奏型是很类似的,而且在使用的音程结构与方式上也是十分相似的。这些在织体中运用的音符时值主要是以八分、附点八分音符为主的,在整个旋律形态方而也展现出起伏平缓的旋律线特征,塑造出一种较为平静的叙述性语调特征。

在这首艺术歌曲的第三部分中,展现出A段的材料基础上,还再现了整个情绪的变化,从安静、平和的情绪逐渐又转回到作品开始时的悠远、静谧特点,产生出一种意境悠远、回味无穷的感觉,从而带来无尽的遐想。

三、艺术歌曲<关雎》中的审美特征

(一)审美取向中的“意境美”

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刺激一反射”的生理活动,而且是一种文化心理活动。@在艺术歌曲<关雎》中,作曲家很好的发掘出了《诗经》总集中的文学内涵特征,深刻把握了原古诗词的韵味和内涵,采用古曲风格形式,将古诗的唯美意境和音乐曲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④尤其是发掘出诗歌作品《关雎》中优雅、古典、古香古色的“意境美”内涵,对丁这首艺术歌曲而言是审美价值取向中最为重要的价值体现。比如在第三小节中使用了一个带有八度大跳的切分音进行,这个改變节奏规律的设计不禁产生了强调语气的效果,还具有强化审美情趣的作用。

在歌曲B段中也有这样的体现:两个乐句为变化重复的关系,第一句在重复“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时,需要展现出古代“君子”对于“淑女”的无限爱恋和有节制的思念之情,这一遍的情绪设计的平缓、安静,当第二遍重复时,就凸显出“君子”内心的躁动情绪特征——思慕与爱恋的情绪逐渐增强,发展成为B段b句形态,从而铺垫了全曲高潮,尽显“意境美”的特点。

再次,这里盼‘意境美”不仅仅是指情景、场而、气氛的美,还对主观的“意”与“境”也进行结合,对“君子”的节操、行为、价值观念等也进行称赞,因此是一种主观与客观融合的审美境界。这个美好的、客观融合于主观的“意境美”,一方而可以形象的塑造出诗歌中多情男子对淑女的思念不绝、情意绵绵、夜不成寐的特征;另一方而也可以透过这种辗转反侧难成眠的表达,将艺术歌曲的语境、情景放置眼前,让观众产生一种身邻其境、深情歌咏、意蕴深长的感受。

(二)音韵美

在这首艺术歌曲中,还有很多中国特征的“留白”可以给观众留下很多的想象与感受空间,从而更好的渲染出诗歌语言中“音韵美”的特点。无论是对诗歌意境的发掘,还是古诗词中传统的韵辙、音调的组织,或是对诗歌中古朴语言、不确定性表达的借鉴,都会让人们产生多样性的想象。诗歌《关雎》中的格律、韵味都带来典型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而且这种审美是感性特征极强的。古诗词中的音韵、节奏、声调等都使歌曲构成一个独特的表达整体,从而使旋律在演唱起来时一会凸显朗朗上口的吟诵特点,一会体现出起伏有致的抒情美感,偶尔还会有朗诵般的色彩效果,凸显《关雎》这首四言古体诗,没有严格的平仄要求所带来的“自由”的“音韵美”特征。

总之,在这首艺术歌曲中,不仅呈现出了古诗词中的内涵、意蕴特点,还在发掘表现技巧方而采用了叠唱、反复吟唱的方式,除了更好的发挥出演唱的古香古色效果外,还让旋律的表达也更加流畅、自然、而且韵味悠长、回味无穷,带来很强的美感体验。

四、结语

赵季平的艺术歌曲旋律简单优美、意蕴悠长,古诗词曲韵律、音律与诗歌结合完美,具有艺术性、文学性。⑤他的这首《关雎》中不仅发挥了人声、旋律对于诗歌中的艺术价值的发掘作用,也在处理特殊的音韵、韵辙、声调过程中凸显了古诗词既有的文化审美要素。

注释:

①罗黛,不落窠臼崇古鼎新——以赵季平歌曲《关雎》演唱为例[J].当代音乐,2018 (04):132-133.

②辛文.论中国古诗词歌曲“浅吟低唱”之演绎表达——以钢琴伴奏技巧在中国古诗词歌曲《关雎》中的应用为例[J].当代音乐,2019 (11):105 106.

③贾阳果,文化·审美·人格——先秦儒家音乐美学的文化解读[J].当代音乐,2016 (09):3840.

④张震,“诗”“曲”“声”的完美结合——探析赵季平《关雎》的艺术特征[J].怀化学院学报,2017 (04):109-113.

⑤薛敏,浅议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J].当代音乐,2016 (15):87 88.

作者简介:马艳星(1986-),男,河南南乐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关雎艺术歌曲意蕴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