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研究

2020-08-03薛向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政策体系大学生创业

薛向东

摘要: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分析,发现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在政策、资金、教育、孵化服务、舆论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现实,提出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建设,适当加大资金投入,有效完善创业教育,优化孵化服务,改善舆论环境的政策建议,以期促使省内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趋于完善,在提高就业数量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服务;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20)02-0081-07

近几年全国毕业生数量持续上升,给河北省内原本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式带来了更大的现实压力。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知识青年,高校毕业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工作经验,这又使得其成为待就业群体中相对弱势的一方。数量众多、就业竞争缺乏优势成为限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两大难题。[1]为了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迎接蓬勃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近年来,河北省推出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主动突破就业“窘境”,大力开展自主创业,然而政策效果相比预期并不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河北省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一半以上表示有创业意向,但实际创业成功率只有0.3%。

目前,河北省初步形成了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内容涵盖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教育培训、孵化服务、舆论支持等诸多方面。但由于我国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普遍缺乏具有权威性的、科学合理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体系作为有力指导[2]。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的建设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为详细了解省内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的建设情况,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笔者对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进行调查研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政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设计

此次调查地点锁定为河北省创业孵化基地,各高校创业园及临近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创业店铺。通过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在省内8所高校和5个创业孵化基地选择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样本选择分为预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阶段操作。预调查阶段,选取60名大学生创业者作为样本发放问卷,开展预调查;正式调查阶段,在置信度为95%,允许5%抽样误差的情况下,选择了400名大学生创业者作为样本总体开展问卷调查,同时,从总体样本中随机选择20名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

本次研究调查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者的基本信息和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评价情况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大学生创业者的自然属性特征变量(下设性别1个题项)和社会属性特征变量(下设文化程度、月收入状况2个题项);第二部分:为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评价量表(量表下分大学生创业政策服务系统、创业资金扶持系统、创业教育服务系统、创业孵化服务系统、创业舆论支持系统5个维度,共计24个题目)[3]。

为检验问卷中每一题项是否具备鉴别不同受试者的能力,从而剔除无鉴别能力的题项,保留核心题项,以预调查结果为依据,以27%为分组界限,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分析结果为:量表下设全部题项均具有显著性(P<0.05),这表明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评价量表中内含的所有题项均能够承担鉴别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的任务,因此24个题项全部保留。效度检验和信度检验的顺利通过,表明问卷调查的数据可信且有效,为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提供了基本条件和保证。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得到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评价的项目量表统计分析如表1。

(一)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系统评价描述性分析

对该子系统评价的总体均值为2.74,按题设顺序,各项均值分别为2.59、2.55、3.10,反映出对该系统的整体评价集中于不满意与基本满意之间,偏向于基本满意,其中“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可操作性强”这一项均值最低。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标准差分别为1.162、1.038、1.243,反映出对“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的‘一条龙創业政策服务机制合理”评价的离散程度最大,最不稳定,平均数的代表性最小。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偏度分别为0.322、0.234、-0.089,反映出前两个题项为正偏离,即右偏态,数据位于均值右边的比位于左边的少,说明多数评价者对于这两项的评价相对均值反应状态偏低。第三个题项为负偏离,即左偏态,数据位于均值左边的比位于右边的少,说明多数评价者对于这一项的评价相对均值反应状态偏高。总的来说,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可操作性强”评价最低。

(二)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系统评价描述性分析

对该子系统评价的总体均值为3.21,按题设顺序,各项均值分别为3.62、3.41、2.48、3.10、3.10、3.55,反映出对该系统的整体评价集中于基本满意与满意之间,偏向于基本满意,其中“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的难度”这一项均值最低。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标准差分别为1.217、1.162、1.223、1.400、1.186、1.193,反映出对第四个题项评价的离散程度最大,最不稳定,平均数的代表性最小。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偏度分别为-0.283、-0.189、0.497、0.043、0.049、-0.185,反映出第三、四、五题项为正偏离,即右偏态,数据位于均值右边的比位于左边的少,说明多数评价者对于这三项的评价相对均值反应状态偏低。第一、二、六个题项为负偏离,即左偏态,数据位于均值左边的比位于右边的少,说明多数评价者对于这三项的评价相对均值反应状态偏高。总的来说,大学生创业者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的难度小”的评价最低。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系统评价描述性分析

对该子系统评价的总体均值为3.33,按题设顺序,各项均值分别为3.10、3.31、3.41、3.14、3.69、3.34,反映出对该系统的整体评价集中于基本满意与满意之间,偏向于基本满意,其中“政府授权机构的SYB创业初级培训能够满足创业需求”这一项均值最低。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标准差分别为1.186、1.264、1.162、1.254、0.988、1.061,反映出对第二个题项评价的离散程度最大,最不稳定,平均数的代表性最小。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偏度分别为-0.201、-0.187、-0.322、-0.157、-0.429、-0.200,反映出所有六个题项均为负偏离,即左偏态,数据位于均值左边的比位于右边的少,说明多数评价者对于这六项的评价相对均值反应状态偏高。总的来说,大学生创业者对于“政府授权机构的SYB创业初级培训能够满足创业需求”的评价最低。

(四)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系统评价描述性分析

对该子系统评价的总体均值为3.19,按题设顺序,各项均值分别为2.93、2.86、3.28、3.62、3.28,反映出对该系统的整体评价集中于基本满意与满意之间,偏向于基本满意,其中“孵化基地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硬件设施完善”这两项均值较低。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标准差分别为1.114、1.138、1.015、0.927、1.049,反映出对“孵化基地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评价的离散程度最大,最不稳定,平均数的代表性最小。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偏度分别为0.137、0.273、0.024、0.036、-0.209,反映出前四个题项为正偏离,即右偏态,数据位于均值右边的比位于左边的少,说明多数评价者对于这四项的评价相对均值反应状态偏低。第五个题项为负偏离,即左偏态,数据位于均值左边的比位于右边的少,说明多数评价者对于这一项的评价相对均值反应状态偏高。总的来说,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硬件设施完善”的评价最低。

(五)大学生创业舆论支持系统评价描述性分析

对该子系统评价的总体均值为3.22,按题设顺序,各项均值分别为3.28、3.38、2.97、3.24,反映出对该系统的整体评价集中于基本满意与满意之间,偏向于基本满意,其中“大学生创业工作表彰机制完善”这一项均值最低。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标准差分别为1.143、1.098、1.219、1.195,反映出对第三个题项评价的离散程度最大,最不稳定,平均数的代表性最小。对该子系统的评价,按题设顺序,各项偏度分别为0.142、-0.164、-0.049、0.136,反映出第一、四个题项为正偏离,即右偏态,数据位于均值右边的比位于左边的少,说明多数评价者对于这两项的评价相对均值反应状态偏低。第二、三个题项为负偏离,即左偏态,数据位于均值左边的比位于右边的少,说明多数评价者对于这两项的评价相对均值反应状态偏高。总的来说,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大学生创业工作表彰机制完善”的评价最低。

三、大学生创业政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河北省在建设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八个方面,结合设题顺序及因子分析结果進行大致排序如下。

(一)已有的政策体系在促进大学生创业者增收方面效果不明显

建设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的目的是要在提供优惠创业政策及服务、吸引大学生积极创业的基础上,为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进而有效缓解当前省内严峻的就业形式,最终使大学生创业者在各方政策扶持下带领自身创业项目真正成长起来,为省内经济稳定发展做出贡献。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在已有政策体系下,大多数创业者的月收入不超过4 000元,其中又有近一半创业者收入不超过2 000元。接受访谈调查的一名低收入创业者表示:“创业有几年了,收入少,项目运行面临很大的困难,创业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收入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已有政策体系在促进创业者增收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直接刺激性政策较少。现有政策体系中并没有明确针对低收入创业者的扶持条目,绝大部分是针对全部大学生创业群体,且内容多侧重于为大学生创业者解决“后顾之忧”,如入驻孵化基地的创业者办公用房免交租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直接用于刺激大学生创业者增收政策较为少见。

(二)已有的政策体系缺乏对高学历创业者的吸引力

高学历创业者多在专业技术方面存在较强的优势,应该成为创业服务政策体系重点吸引的对象。然而已有政策体系吸引高学历人员积极投身创业工作的能力并不强。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省内大学生创业者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大专和大学本科,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创业者数量占相对优势。这一统计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已有政策体系在吸引高学历人才创业方面还存在缺陷,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面向所有文化程度创业者,针对高学历创业者的特殊优惠政策并不多见。这是我省创业服务政策公平性的有力体现。但过度的公平,无疑也使其失去了对于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的吸引力。

(三)创业服务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

一项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从立项、制定再到实施,其最终目的是使政策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又是建立在政策受众即大学生创业者充分了解政策内容基础之上的。然而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创业者表示自己对现行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并不是很了解,在访谈调查过程中我们向受访者询问其对具体创业服务政策的了解程度,结果显示大部分创业者对资金扶持政策及孵化服务政策比较了解,而其余政策则了解较少或不甚关注,其中几乎全部受访者的政策了解渠道都是通过网络媒体主动查询最为关注的政策信息。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创业服务政策的了解程度受到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尤其是宣传渠道不足和宣传主动程度不能满足需求的限制。

(四)创业孵化基地的硬件设施不完善

创业孵化基地作为政府为创业者搭建的制度化、智能化的服务平台,不仅是中小企业的福音,更是大学生创业者有效规避部分创业风险,享受各种优惠服务,以更好地完成创业目标、实现创业理想的良好平台。目前,我省各大创业孵化基地都有大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驻,而这些项目能否健康稳定的成长与我省创业孵化服务子系统的完善与否息息相关。然而根据此次调查,创业孵化服务子系统中各项指标虽基本达到一般水平,但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硬件设施完善”的评价明显较低。访谈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以上政策建设距离大学生创业者的理想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此外,通过现场观察不难发现,我省创业孵化基地实际硬件设施建设存在不足,多年来还仅处于提供办公场所、办公桌椅等最简单、最基本的设施提供状态。由此可得,创业孵化服务建设虽基本能够满足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但在孵化基地的硬件设施提供方面还存在缺陷。现有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者在新时代更好开展创业工作的进一步需求,这需要政府予以重视,实施有重点地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五)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工作表彰机制尚不完善

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大学生创业者坚定创业信心,扎实创业步伐的有力支撑与坚强后盾,是促使其稳步向前,不断提升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并最终实现创业目标的“助推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舆论支持子系统的建设虽基本能够满足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但对“大学生创业工作表彰机制完善”的评分还相对较低。访谈过程中,有受访者表示:“对优秀创业者的舆论表彰是存在的,但还没有形成定期完善的表彰机制。”这些调查结果说明,政府在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舆論表彰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因素,尤其是还没有形成“可循环”的定期表彰机制。对此,政府相关部门还有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必要。

(六)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的难度较大

大学生创业贷款是近年来最为大学生创业者所熟知的融资渠道,也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对象。作为政府给予大学生创业者最直接、最主要的资金支持方式,大学生创业贷款相对于其他贷款方式其申请条件相对较低,申请成功后还可获得一定年限的政府全额贴息。这些都使其理所当然成为大学生创业者最为关注也最为期待的融资选择。然而申请条件相对较低并非代表申请难度较小。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者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的难度小”的评价较低,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者的基本需求,且接受访谈调查者普遍表示,大学生创业贷款是一块“看得见、吃不着”的肥肉,看似申请条件较低,实际上门槛很高,比如服务类和咨询类公司不能申请、申请项目必须为已经正式营业项目、必须有等值抵押财产等。此外受访者还表示贷款申请后等待审批时间过长,还面临着初入社会担保人难寻的压力。以上调查结果均显示出大学生创业贷款的申请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仔细研究斟酌,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七)对于创业教育培训的建设及宣传有待加强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缺乏实际创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创业教育培训是能够引导其快速完成角色转变,使其由“学校人”真正转变成为“社会人”“创业人”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方式。而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培训项目之一,SYB创业培训具有培训周期短、学员参与程度高、能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后期继续提供支持服务等特点,基本符合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对于学习相关创业知识、提高相关创业技能的实际需要。河北省近年来也出台过相关政策,一方面对参加培训的创业者给予一次性补贴,另一方面推行SYB创业培训活动。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数量”以及“政府授权机构的SYB创业初级培训”虽然能够基本满足创业需求,但在创业教育服务子系统中的评分较低,甚是还有少数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SYB创业培训活动。这些结果充分说明了有关部门在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的工作中尤其是SYB创业初级培训活动中还存在着培训中心数量有待增加、培训活动宣传力度不足、高效培训活动无法普及等缺陷。此外,较低的评分还说明,相关部门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在整体建设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八)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可操作性有待提升

可操作性是保证创业服务政策在制定之后,能够被执行者充分理解并顺利执行的最基本的政策属性。就现有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来说,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创业服务政策的可操作性评价处于基本满意的边缘,在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子系统中为评分最低的一项。同时,在访谈调查中,有受访者表示:“有些政策制定是制定了,却缺乏操作性,拿‘适当减免参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收费这项政策来说,适当减免究竟是减免多少,实际有没有减免,大家都不清楚。”这说明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在可操作性方面虽然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和空间,需要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四、优化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增收有实际助益的政策制定

间接刺激性政策的作用效果毕竟有限,只有从直接刺激性政策上想办法,才能保证理论性创业服务政策更加快速高效地转化为大学生创业者的实际增收结果。[4]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增收有实际助益的政策制定可以从以下措施入手。首先,政策的制定应当保证为大学生创业者解决好“后顾之忧”,如入驻孵化基地的创业者办公用房免交租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应当保持,这是政府更好地实施直接性刺激政策的前提。其次,政策制定应当更加侧重实际问题解决机制与解决平台的建设。譬如,可以考虑特设一个专门机构或专业小组,为遇到实际重大创业问题而导致项目运行不畅、创业增收受阻、收入持续偏低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创业咨询服务以及项目评估改进服务。从而以更加直接有力的手段促进低收入大学生创业者持续增收,稳定他们的创业信心,最终促使其创业目标真正实现。

(二)强化政策体系中对高学历创业者的扶持力度

要强化政策体系中对高学历大学生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针对部分优惠政策实施适度的、分学历、有区别的政策调整,使高学历者享受相比于低学历者更加优惠的创业政策待遇。譬如“入驻孵化基地的创业者办公用房免交租金”这一项政策若要体现针对高学历创业者的扶持优势,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创业者入驻孵化基地可享受优先选择办公用房的权利”。多数高学历者都希望毕业之后能够得到一份与自己学历水平相匹配的工作,其匹配的内容具体包括工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工作内容与自身专业专长相对接等。实施分学历、有区别的创业优惠政策恰好能够满足高学历大学生的这种匹配心理,从而吸引其积极投身创业工作。当然,这种分学历、有区别的对待一定要适度,因为实施差别政策来吸引高学历者创业的手段是以牺牲一定的社会公平性为代价的,过度的区别对待会对低学历创业者造成沉重的政策压力,从而造成低学历创业者的严重流失,最终顾此失彼。

(三)拓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和主动性

拓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渠道要放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考虑,多种宣传方式联合并行。[5]首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创新模式的优势,以政策信息的互联网实时公开为重要宣传方式之一,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高效、迅速、便利的特点,保证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习惯利用的用于了解创业服务政策的主要渠道随时畅通,同时更要保证在互联网上公开政策信息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准确性。其次,众多传统宣传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也应当充分利用起来,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在各大传媒行业中形成综合交错的创业服务政策宣传网,以弥补宣传渠道不足的缺陷。再次,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特殊宣传手段,如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政策普及可采用学校宣传栏宣传、创业课程中由老师重点讲解等方式。政府在拓宽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的过程中要時刻注意政策宣传的主动性,即由应政府主动及时公开有关信息,以保证大学生创业者对政策信息有所需求时,可以随时检索或了解,并加以利用。

(四)完善创业孵化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

对创业孵化基地硬件设施的完善,主要应当以大学生创业者目前的实际需要为现实依托,在实际了解其真实需要的前提下,结合我省目前的经济状况,制定出短期及中长期硬件设施建设的配套计划,其中硬件设施配置的内容应当突破房屋桌椅等最基本的阶段,逐步触及电脑、通讯设备等相对较高的阶段。此外,结合相关性分析成果,完善以上方面还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月收入状况的大学生创业者。针对月收入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创业者,以上政策应当有适度的政策倾斜。

(五)建立定期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工作表彰机制

在舆论方面建立起定期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工作表彰机制。首先,需要政府对各大媒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引导,指导其及时准确地对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事迹进行定期报道。大面积舆论的快速形成离不开媒体的传播,对大学生创业工作进行表彰,从而迅速形成舆论,以求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氛围,自然也需要媒体从中发挥作用。为避免媒体操作的失序,政府的积极引导是必然的。其次,政府应积极帮助和指导各大媒体以一个自然年度为周期,进行优秀创业项目评比,对名列前茅的创业项目予以公开表彰,形成“可循环”的创业工作表彰机制。

(六)适当降低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的准入门槛

降低大学生创业贷款的申请准入门槛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适当放宽对公司类别和准入项目的要求,对于有前景和创新性较强的服务类和咨询类公司以及其他非正式营业的项目应当在进行严格核查和评估后考虑批准申请。第二,破除必须以等值财产作为贷款抵押品的“高门槛”,以大学生创业者的信誉程度为尺度(信誉程度从创业者的大学入学日算起至申请贷款日为止),合理降低抵押品与贷款的对应比例,以减少贷款申请的物质压力。[6]第三,合理缩短贷款申请的审批时间,收到创业贷款申请后应当首先根据确定的标准予以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公开,同时公开拟审批时间。

(七)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同时加强已有创业培训方式的宣传与建设

为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在整体上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已有创业培训方式的宣传与建设。一方面,在创新创业培训模式上应注重新型“互联网+创业培训”的模式建设,这种培训模式要求突破以往传统的网络教育视频下载授课的方式,开发及充分利用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手机软件,使大学生创业者随时随地能够接受到创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对已有的创业培训方式应当加强宣传建设,具体包括适当增加培训中心的数量,培训活动开展前期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力推广高效培训活动尤其是要拓展SYB创业初级培训活动的普及范围,让更多大学生创业者面对充分的创业教育资源有选择的余地。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以上针对创业教育服务子系统的改进措施还应当注意适当向月收入水平较高的创业者倾斜。

(八)细化创业服务政策条目,增强落实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针对创业政策扶持子系统中创业服务政策可操作性有待提升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可以从细化创业服务政策条目着手,在政策落实前形成书面形式的具体执行办法,在办法中将政策目标进一步细化,同时列明执行的具体步骤。这样一来不仅大大增强了创业服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更为具体执行人员的政策落实工作提供了执行依据和评估标准。此外,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以上针对创业政策扶持子系统的改进措施还应当在部分可操作的层面适当向文化程度较高、月收入水平较高的创业者倾斜。

五、结语

经以上调查研究发现,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大量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阻碍该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创业服务政策更好发挥作用的“绊脚石”。为了完善这一体系建设,以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服务,政府有必要加大力度,对有缺陷的创业服务政策进行适度调整甚至是结构性改革。政策上,加强直接刺激性政策以及扶持高学历创业者政策的制定,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强化政策宣传的主动性,进一步细化政策条目。资金上,降低大学生贷款准入门槛。教育上,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孵化服务上,强化硬件设施建设。舆论上,完善大学生创业工作定期表彰机制。然而,我们也应当认清政策改革长期性的特点,不可急功近利,追求一蹴而就,而应当循序渐进,针对以上五个方面的改革措施要有层次、有计划的稳步向前推进。政府应当拿出实际行动,切实将改革落到实处,为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业创新潜能搭好平台,从根本上改善我省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以更好的姿态面对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浪潮。

参考文献:

[1]蒋承,李宜泽,黄震.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北京大学学生的调查[J].高教探索,2018(1):120-123.

[2]叶宝娟,方小婷.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科学,2017(6):1442-1448.

[3]肖潇,汪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生創业政策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10):1511-1519.

[4]田雪莹.大学生创业政策保障体系构建研究——来自苏州大学生问卷调查的证据[J].科学决策,2013(3):15-30.

[5]邓水平.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13(5):159-161.

[6]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1-11.

责任编辑:武玲玲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Policy System in Hebei Province

Xue Xiangdo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Hebei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Abstract: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Hebei province entrepreneurs, by means of stratified sampling and simple random sampling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analysis, found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such as policy, capital, education services, public opinion, etc. Based on the reality, proposed should be target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capital investment, perfe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ffectively, optimize services, improve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policy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erfec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while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job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 policy system

猜你喜欢

政策体系大学生创业
基于风险控制的大学信息安全政策体系构建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体会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媒体融合政策体系研究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湖南省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促进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