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20-08-03郑就

教育界·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核心素养

郑就

【摘要】 核心素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品质等各方面,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英语核心素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四个方面。《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提出了要达到二级阅读目标的要求,除此以外,还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阅读量累计10—12万字。要满足这一要求,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英语教学不仅可以留在教科书中,还可以将其他阅读材料纳入课堂教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英语素养。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此为指导,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各种不同的活动,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关注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语言能力和语言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此看来,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我根据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选用了适合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绘本作为辅助教材,开始尝试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第一阶段:初探阅读教学

由于缺乏绘本阅读教学的经验,拿到教材,我一时不知道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放在何处。对学生而言,这些阅读教材上的生词和句子比较多,由于担心学生无法掌握这些陌生的内容,习惯性地就把目标定位在了教授知识点上。只重视了语言知识的教授,将整个课堂的重点都放在能听懂、会读单词和短语、能在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上。反复讲,反复让学生跟读,虽然学生把新的知识点学到了,但是听、读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其余活动就显得简单仓促,活动与活动之间缺乏关联性。学生虽然学会了生词和句子,但是这样的教学,使整个故事情节都呈现一种碎片化的状态,这样使学生对故事本身的主题和描述的情感体会不深,忽视了语言知识与课文内容的整合,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很明显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又重新定位教材,进行更深入的尝试。

第二阶段:教授方法技巧

一開始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激发,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一篇阅读材料。接下来我调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在教授时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片与内容间的关系,通过快读阅读了解文章大意,遇到不会的单词或句子根据上下文或图片猜一猜,找到文中反复出现的核心句子复述课文等。同时设计了更丰富且更有逻辑性的活动;利用图片、实物、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这样的教学把重心从关注语言知识点转移到了关注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训练了他们对文中信息的提取能力,但是对学生语言的内化能力和整个语篇更深层的意义挖掘得还不够。

经过两轮的阅读教学,结合我校情况,我对英语阅读教学如何调整做了一些思考。

1.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评价导向的影响,阅读课时偏少,教材容量有限。老师往往关注教仍然多于关注学生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关注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老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教师应注重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表扬学生的进步,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更愿意展现自我。

2. 课堂气氛的充分调动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缺乏互动,开展的活动浅显单一,枯燥的教学氛围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认真“吃透”教材,利用多种授课方式,设计多种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授人以鱼,不授人以渔”,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展示,通过各种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阅读教学往往会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要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能力、阅读兴趣、思维品质等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教师要强化自身素养,为课程做好充分准备,平时多学习相关知识,了解自己的学生,反复摸索调整,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把握教学重难点,深度挖掘教材,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经过反思,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阅读教学过程,查阅现有的阅读课程资料,我又尝试着做了一些调整。

第三阶段:重视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阅读品格,即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旨在训练学生自觉养成阅读行为和培养适当的阅读频率,以确保有足够的阅读量,同时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评价能力。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以W-H方式提问开展阅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学生很难抓住文章重点,根据文章内容以“W-H”提问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即“Who”“What”

“When”“Where”“Why”“How”,可以使教学更高效,教师采用W-H方式提问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这些主要线索,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在板书上。阅读时,让学生找到故事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的主线,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学生的阅读思路更加清晰,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2. 师生共读启发思考

师生共读之前,老师首先要把整个故事了然于心,对教学环节做好规划,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进入故事情节。从课文封面寻找信息,直接进入,预测故事的主题。用“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tory?”“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等提问。接着进入主题学习,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自主阅读了解故事大概内容,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学习故事,边学习边理解,体会故事带来的情感,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来读一读、演一演。教师以启发式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共读形成阅读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老师需要在教学之前做大量的准备。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挖掘课文中的文化知识,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 分析文本中的主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活动开展时,按照课文要求,把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共同阅读故事情节,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任务明确,小组成员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阅读活动,活动开展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角色,大胆表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讨论后的展示环节,小组间选择多种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在一旁点拨指导,及时评价,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4. 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涵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总会碰到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下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发掘阅读教科书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阅读教材中包含了许多文化知识,教师坚持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5. 开展适当的课后阅读

除了课内开展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也可组织学生通过英语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开展适当的课后阅读活动。学生自己在家可通过阅读英语书籍、收听英语广播节目、收看英语原声影视的方式,在真实的语境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及学习心得,利用英语课开始前的三分钟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独立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加强指导,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树立信心。

有效的阅读教学,不能只把眼光停留在学生阅读了多少单词,在课程中记住了多少词汇和句子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语言的精妙,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学会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把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提升英语水平,提高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贞炜. 浅探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J]世界家苑,2018(12).

[2]艾淑珍. 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培养. [J]读天下,2018(18).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核心素养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