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2020-08-03鲁珊
鲁珊
后喻文化亦称“青年文化”。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的研究》(1970)一书中提出,在现代通信、交通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长辈只有虚心向小辈学习,利用后者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才能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老师,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和知识文化储备不断更新,年轻一代已经迅速融入这个时代的文化与发展。现在,当学生遇到疑问时不再仅仅是问父母、问老师,更多的是问百度,对于一些新知识、新文化,甚至教師都没有学生了解得多。教师的权威也受到挑战,陈旧的知识和观念会受到学生的质疑,如果教师不知道创新,将面临紧张的师生关系和艰难的教学路程。因此,“互惠式教学”的课堂模式被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迫在眉睫。教师应做到“不耻下问”,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
所谓互惠,本质上是人与人或者群体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社会实践性活动。“互惠式教学”是把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究与小组的互惠式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互惠意识。体育“互惠式教学”就是按照特定的人数把学生组成小组,其成员确定探讨的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进一步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最终以语言或者肢体动作的形式进行展示。
一、教材内容的互惠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提高,要求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局部的练习,而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锻炼。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让学生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两者搭配,做到取长补短,内容互惠。比如投掷课主要是以上肢练习为主,在游戏和素质练习中我会运用“运送物资”“夹球跳”等游戏进行补充,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从而强化其身体素质的锻炼。在技巧教材中,学生的运动强度比较低,因此在游戏中我会加入与跑相关的游戏比如“你开我合”的垫子游戏,来增加其运动量。对教材进行互惠,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互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师生之间的互惠
在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强调“唯师独尊”和“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互惠式教学方法中,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比如在“投掷管状物”的投掷课教学中,我先将学生分组。分组不是随便分,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性别等进行分组,并确定组长,在老师布置任务后,由组长带领本组组员进行交流互惠学习。首先由学生自主学习投掷管状物的动作,然后在教师示范时让学生说出要领辅助老师完成,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总结提炼。在分组练习时老师先抛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管子投得远?”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实践,发现要用力蹬地、快速挥臂才能投得远。紧接着老师继续提出怎样利用管子后面的小尾巴“彩带”在空中画“彩虹”的问题,学生通过练习弄清了投掷角度的要点。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并解决,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形成了问题链。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规律,与教师互动教学,层层推进,很快就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置之不理,而是要眼观八方,实时掌握各组的情况,帮助薄弱小组解决问题,守住自己的主阵地,实现从之前的“主讲人”到“主导人”角色的转变,做到有放有收,收放自如。
三、生生之间的互惠
学生之间的互惠,要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因素,在教学中随意地分组,会导致有的小组不能够很好地合作交流,有的小组不服从组长,有的小组长组织能力不够强,会导致大家不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比如我在教学“啦啦操创编”这节课时,有个学生非常调皮,但是很有主见,想法新颖,在分组时我就把他分在佩服他的学生那一组,让他在服从管理获取知识的同时又能为团队贡献力量。啦啦操创编需要先将动作完成好,这就需要一些协调性好的女生带领练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创编需要大家思维的碰撞,而男生天生好动,想法独特,就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最后在小组展示中,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观察他人创编的动作与自己小组的异同,从而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共同推进螺旋式上升发展,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和研究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提高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传道”“授人以渔”。在这个学生个性张扬、充满特点的新时代,教师需要做出观念的调整与改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师面临的已不仅仅是需要为“一碗大”的课堂准备“一桶水”还是“一潭水”的问题,而应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角度推动育人观念的调整。这样,才能与学生展开平等的交流、对话,从而形成一种互动的探讨、研究、切磋和互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