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享理念的佛山高校运动资源优化路径研究

2020-08-03林棠李植涛

时代金融 2020年17期

林棠 李植涛

摘要:全民健身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群众对体育锻炼的热情日益高涨,但运动场所和设施相对缺乏。与此同时高校运动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利用效率不高。本文从共享理念视角对佛山市高校运动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民健身活动  佛山高校  运动资源共享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里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1]

《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2]显示我国大众体育迎来快速发展期,提升空间巨大,但运动场地、设施、场景等资源缺乏是制约我国大众健康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全国运动场馆资源中,学校场馆资源占比 66%,但校园运动设施利用率非常低。一方面群众的运动热情日益高涨但活动场地匮乏,另一方面高校拥有相对丰富的运动资源,也有能力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应大力促成高校运动资源高效利用与市民体育健康发展的“双赢”局面。本文从共享理念视角对佛山市高校运动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一、佛山高校运动资源共享现状

佛山市现有公办本科院校4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三水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民办本科院校2所(广东东软学院、广州工商学院三水校区),公办高职院校 5 所(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据笔者调查,所有佛山高校均对运动场地资源进行共享,主要共享的运动资源有室外田径场、室外篮球场、室外足球场等。但一些维护成本较高的资源如天然草坪足球场、室内篮球场、游泳池等和一些校内需求较大经常使用的资源如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则较少对外开放。

二、高校运动资源共享模式和使用对象

佛山高校运动资源共享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无偿模式、有偿模式和混合模式。目前佛山高校大多数的运动场地资源是基于公益目的无偿提供给群众使用的,主要是指室外的田径场、室外篮球场或足球场等。而像室内乒乓球馆、网球馆、游泳馆等一般是有偿对外开放。羽毛球馆、足球场和室内篮球场、综合训练馆等资源的开放模式往往使用混合模式,如果是群众个人使用基本是免费的,但若是企业租用或者用于承办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则会有偿提供使用。通常高校都是结合自身实际,将这三种模式结合选择运用。

高校运动资源共享的主要对象是临近的社区民众,还有一些高校位于工业园内,因此也有一些与高校有合作的企业的员工也常常使用学校的运动资源。

三、高校运动资源共享所存在问题

首先有些高校自身运动资源较紧张,无法提供足够的场地给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其次有些髙校可提供空闲的场所让群众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场地各种体育设施比较陈旧,或者运动器材由于缺乏保养导致不能正常使用,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再次,运动资源共享也存在使用时间问题,即民众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高校上课的时间相冲突,尤其有些高校学生人数较多,即使晚上也需要进行体育教学,出现群众和在校师生同时使用体育设施的矛盾;最后高校附近社区或企业与高校合作举办体育活动的频率非常小,主动向高校寻求运动资源共享的社区或企业比例也很低。

四、影响佛山高校运动资源共享的因素

在运动资源共享问题上,高校的态度往往是不积极的,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影响着工作的推动。

(一)政策失位导致高校动力不足

实现高校运动资源共享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支持。在运动资源共享過程中,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现行的《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对高校运动资源开放的指导性不强,可操作性较弱。若高校在提供社会服务中出现问题时缺乏合法性依据,责任不明确,在处理纠纷时将会非常为难,使高校提供服务的意愿降低[3]。没有政策的支持,高校主动共享运动资源的动力则明显不足。

(二)高校对运动资源共享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对运动资源共享的重视度不高。多数高校把教学科研作为重点工作,社会服务方面的考核压力并不大,这就造成了高校在运动资源共享工作上相对被动。基本没有高校对运动资源共享制订相关工作细则,宣传力度也非常小,大部分高校只是在学校网站或运动场馆里贴示简单的开放通知,对群众而言传播范围和宣传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三)高校运动资源的共享给学校管理増加难度

高校运动资源共享管理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体育场地对群众开放过程中与正常教学产生使用矛盾,这点在场地资源相对匮乏的高校会表现更加突出,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冲击。

其次是校园的安全管理问题。随着高校运动资源共享工作的推进,涌入高校的校外人流量必然不断增加,而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可能会伴随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治安安全、公共财产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等等,进而挑战着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而校园的安全管理问题历来就是高校管理的重点工作,大部分高校的突发事件应急制度还不够成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容易引起纠纷。这对开展运动资源共享工作产生不少阻力。

(四)高校运动资源共享运作缺乏资金保障

高校运动资源共享程度与保障资金的多寡有着极大的关联。运动设施购置和维护需要较多资金保障,公办高校体育资金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民办高校相关资金则需要自筹。高校往往把资金投入重点放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在体育设施方面往往是一次性投入较多,维护资金较少。随着运动资源使用频率增大,维护消耗也将不断变大,而通过有偿使用运动资源获取的资金也只能缓解部分压力,髙校没有能力对这部分费用进行持续性补贴。[4]

五、推进高校运動资源共享的路径

(一)建立与完善相关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开展高校运动资源共享工作的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在于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高校在运动资源共享中的义务和责任不够明确。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制订或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提供制度保障,让高校在处理问题时有法可依。另外可鼓励高校推进运动资源共享,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在绩效考核时对该项工作进行倾斜。

(二)增强资金保障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政府要投入财政资金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因此政府应鼓励高校进行运动资源共享,根据共享情况给予相关资金补贴,同时采取措施激励高校扩大融资的途径,由政府和自筹等延伸到企业和民间组织等。有了资金保障,高校运动资源共享才能建立长效机制。

(三)高校运动资源管理方式创新

现在佛山高校的运动资源管理主要是由学校自主管理或者委托物业公司管理,总体管理不够精细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运动资源共享工作比较繁杂,包括经费使用、设施维护、场馆管理、人员调配等很多方面的问题,应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营运来确保效益和可持续性。但由于许多高校尤其是公办院校的运动资源属于国有资产,而且经费大部分来源于财政资金,完全实现市场化管理有很大难度。因此,高校需设立专门的机构,由专人来负责管理运动资源共享相关事宜。

同时,高校运动资源共享应引入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方式创新。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已习惯通过互联网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来了解新事物。高校运动资源共享应积极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推广。打造专业APP可能需要前期有较大投入,可先从微信公众号做起,通过提供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等功能加强资源管理工作,而且借助大数据发掘技术,可以更好提高运动资源智能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10.25.

[2]国家卫计委.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R].第二届中国家庭健康大会,2017.

[3]田云平.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现状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9(05).

[4]张西荣.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现状与优化服务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8.

作者单位:林棠,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金融财经管理学院讲师;李植涛,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