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020-08-03熊晨霞

时代金融 2020年17期

熊晨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大量民营企业转变为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机构、投资人、债权人、内部股东等利益相关人对财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通过传统方式出具合并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附注的方式,越来越难满足内外部的要求,本文以X上市公司开展的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建设为案例,阐述了企业开展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实施后的效果。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及附注 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系统 实施结果

一、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上市公司外披露合并财务报表及附注是法定需求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第三章第二十条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而年度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告附注、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占年报中主要内容。上市公司如果能尽早对外披露年报往往能更快速让市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知晓公司内部经营状况,一方面快速披露有利于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与判断,其年报的参考价值与可用性更高;另一方面快速披露还有利于上市公司本身能争取到更多投融资源。

(二)内部管理者快速做出管理决策的依据

外部监管机构对年报、半年报、季报提出了法定需求,但是着眼于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更需要每个月知晓公司合并经营业务的财务状况,以便及时做出经营决策,调整市场推广的方针、策略,为公司下一阶段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合并财务报表业务的频次从年度、半年度、季度乃至月度,内部管理者对合并财务报表的时效性和数据的穿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企业不断扩张与合并财务报表业务规则的复杂性

上市公司在寻求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不断扩张。上市公司往往应战略规划,会在国内各省区、海外多地设置各类型子公司,同时还会涉足上下游不同产业领域内进行股权投资,各子公司及投资公司间持股关系复杂、关联交易交织,在没有信息化系统支持下,财务往往通过EXCEL手工合并数据,不仅工作量大、准确性低,数据间的对应关系难以快速匹配。

二、X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一)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建设能力综合评估

合并财务报表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叠加过程,其中首先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充分调研,了解企业内部ERP及其财务模块的建设与运营成熟度、母子公司会计核算政策分歧大小、对各投资主体财务系统的掌控程度及企业信息化系统投入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X公司是一家在全国拥有多家子公司的沪市上市公司,X公司经过内部讨论及外部同类企业实地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的问题及优势,确定X公司一期主要需要实现的目标是单体公司数据验证、关联往来公司高效对账、内部抵销分录自动生成、合并财务报表查询与分析、合并财务报表附注自动引用等。

(二)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软件与实施开展

经过需求梳理与信息化软件的对比,X公司决定采用德国蓝科(LucaNet)软件,该软件是基专业财务报表合并软件,通过使用LucaNet的ETL数据处理工具,可将X公司现在使用的ERP软件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与加载。为此X公司成立合并报表信息化项目小组,小组主要由信息中心、母、子公司财务单体与合并财务报表关键用户组成,同时会同第三方实施机构拟定详细项目蓝图,包括合并财务报表系统的实施步骤、实施计划、责任人及项目时间,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系统的上线运行及验证

X公司经过半年多的母子公司会计科目统一、SAP会计核算整改、业务流程梳理、关联方抵销规则建立、150多张报表逻辑确认、信息化脚本开发、业务与技术培训等复杂而耗时的工程,合并财务报表系统终于在6月底上线了,X公司正好于2019年7月份需要对外披露半年报,因此决定既采用原手工方式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与附注,同时并轨执行蓝科系统的合报表,以便手工与系统两份数据进行相互验证,保证各项合并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

三、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建设实施结果

X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项目从2018年12月开始正式实施,双方经过历经半年的项目沟通与系统开发,在2019年6月顺利上线,在公司2019年半年报期间,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系统在合并财务报表出具及报表附注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的自动生成率达70%,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EXCEL手工处理时间。

(一)合并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附注效率提升

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上线前,X企业财务人员每月等待各子公司在SAP中完成单体报表,然后经过集团财务人员月底、月初的加班加点手工处理各项抵销分录、手工核对各项调整数据再进行合并,整个合并时间耗时长,准确性低,X公司最快于次月6日完成上月合并财务报表。

经过本次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项目应用后,财务人员不需要整理复杂的EXCEL表格,内部关联抵销经过系统勾稽后可实现一键抵销,每月合并财务报表可于次月2日完成,大大缩短了合并报表的编制时间。除此以外,系统上线后财务报表附注可以自动引用,根据上市公司对外披露要求的年报与半年报的合并财务报表附注约120张表格,经过本次信息化项目达到70%的自动生成率,极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让财务人员将更多时间用于例外管理和分析。

(二)合并财务报表数据穿透能力增强

信息化项目最关键的工作之一是打通各子公司间的会计核算的一体化问题,原来各母子公司存在会计核算不一致、往来重分类千差万别,大量财务数据往往需要导入EXCEL进行数据更正与调整才能手工合并。信息化项目经过分层汇总的科目体系、辅助核算项目、重分类规则、审计调整规范等标准化,数据更具有穿透力,可按合并架构层级展现各公司单体、合并的数据明细信息,同时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系统能与企业原ERP软件的连接,从报表项目的汇总数据出发,穿透明细数据抵达至单笔会计凭证实现“一查到底”。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质量提升

从原理上来看,合并财务报表是实质上是以母公司或实施控制的公司单体报表为基础,对于关联方 ( 如成员企业 ) 之间的关联交易进行抵消后汇总得到的,而在合并过程中的手工交易抵销与调整规则往往极大受人为因素左右,在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后,能将所有关联交易抵销分录、调整规则固化于系统中,将所有科目细化至末级,同时建立母子、子公司间的数据对账模块,在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中所有数据勾稽正确后再进行最终合并财务报表生成,除此以外,合并财务报表系统将报表附注信息自动引用出来,各项经济交易落于明细附注,对财务报表的质量提升与把控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X上市公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构建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化的案例,表明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是能够提升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效率、质量,促进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助力上市公司通过兼并与整合实现多元化、多行业纵深发展。

参考文獻:

[1]万切切.关于提高集团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报质量的思考[J].财务管理,2019(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