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翻转课堂实现科学课高效教学
2020-08-03王昌军
王昌军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各个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文章将结合教学经验,从课前指导、课中探索、课后拓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翻转课堂,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以老师为主体,而学生只充当知识的接收者,但是就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似乎并不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需求,为此需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积极融入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翻转课堂目前是众多老师关注的重点教学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对传统的课堂形式进行翻转,而且还能够有效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将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具体说明。
一、课前指导,明确目标
在运用翻转课堂时,首先应当为学生说明翻转课堂学习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增强自主参与感,积极地配合老师教学,更好地与同伴进行交流与互动。翻转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效利用课程视频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还需要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领悟记录下来,便于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如,教学《电磁铁》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即日常生活里,用电磁起重机吊起重物的场景。接着,老师摆出教学用具——小铁圈、线圈、电池、铁线,让学生根据刚才所观看的视频,完成以下任务:
组装电磁起重机;
思考如何用电磁铁吸出更多小铁圈;
思考怎样减少电磁铁吸起的小铁圈的数量;
通过实验,你对电磁铁有什么新发现?
课前指导要求老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首先,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要将时间控制在5—10分钟,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其次,需要制订学习任务单,还要根据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的认知水平来构建,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目性的问题;最后对于学生的困惑应该及时解决,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都保持热情高涨的状态。
二、课中探索,循循善诱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具体的任务,要求他们针对共同的问题进行探究,互补搭配,各自积极地承担组内的个人任务。对待活动的成效要进行及时的评估,积极寻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同样以《电磁铁》这一课为例。在学生完成以上几个问题后,老师提问学生:“为什么电磁起重机能有如此大的力度呢?”学生回答:因为电磁起重机内有一个巨大的电磁铁,由于电磁起重机内部电磁铁的缘故,所以电磁铁才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老师继续引导:那么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为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呢?学生纷纷联系生活实际经验开始思考。如,在绣花针掉落在地下时,我们可以用电磁铁轻轻将其吸起来,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又比如,可以用电磁铁作为包装盒的一部分,既简洁又实用;等等。然后让学生就电磁铁自己发明创造一个实验,并向同伴提出自己的实验设想。最后各个小组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老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验设想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对实验的参与认真度等等,做好各个小组的综合评价记录。
小学科学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对待科学具备严谨的态度,而不止是将教材上的知识完全传输给学生。老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明确教材只是一个知识的承载体,只有合理地运用教材,超越教材,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课后拓展,培养个性
经过课前指导和课中探索之后,接下来便到了课后拓展阶段。很多老师在一堂课上完之后认为有没有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无所谓。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通过语言扩展与延伸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且还可以为学生扩充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学生学完《电磁铁》一课后,老师可以拓展以下内容:首先,就老师准备的课后微课视频,即电磁起重机的模拟制作方法做真实还原;其次,让学生在实验完成后总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将失败的案例和成功的案例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成功组装成电磁起重机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最后,老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效果逐一评价,注意观察每个阶段学生的发展变化,看一看学生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等等。这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效果进行评价,或者对同伴之间进行相互的评价,等等,都可以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课后拓展采用写实验报告或是开展实验讨论会的方式进行,能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
老師需要明确的是,下课并非学习内容的结束,而是另外一个知识的开始。因为知识是无止境的,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小学科学课程应当具有综合性的教学,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实验与探索,让学生能够与老师共同进步。这样一定能够丰富小学科学课程的内涵,增加教学的生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科学教学能让学生从小便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其日后更加深入地探索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