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就业导向问题研究

2020-08-03高静

时代金融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民办高校毕业生

高静

摘要:虽然我国现如今的民办高校毕业生数量比较多,但是就业形势相对比较严峻,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比较困难。由于基层就业的整体发展形势并不是很好,所以很多毕业生都不会选择到基层去工作,这也是导致基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就业导向问题进行分析,为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民办高校 毕业生 服务基层 就业导向

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快速發展,促使市场体制在运作过程中,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普遍比较高,这样就会导致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很多难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政府当前在很多地区都落实了有关民办高校毕业生进入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但是基层就业的整体形势并不是很理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层就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不是很明朗,只有少数毕业生会进入到基层工作。毕业生在进入到基层工作时,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同时民办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很多因素条件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整个基层就业服务率普遍比较低。

一、民办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就业导向问题

(一)基层就业政策的激励机制不足

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在制定和具体实施过程中,激励机制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激励机制在制定和具体应用过程中,会体现在各个环节当中,其中会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神激励、薪酬、荣誉等各个方面的激励机制。通常情况下,精神激励主要是指一些内在的激励,也就是对于基层就业自民办高校毕业生而言,一般都会将重点放在学生们的工作业绩方面。引导民办高校毕业生可以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的价值,让学生们可以自愿留在基层进行就业和生存。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政策方面,不难看出激励机制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薪酬机制顾名思义就是指对学生们给予的收入情况,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让民办高校毕业生可以真正感觉到基层就业的“物有所值”。在薪酬方面,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适当给予一些符合实际要求的工资补贴,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吸引作用。荣誉激励则主要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对应的表扬、奖励等,这样可以将学生们自身的成绩、力量等充分发挥出来,对毕业生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们可以更加愿意主动的进入到基层进行就业。

(二)基层就业政策的保障机制不足

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而言,学生们的基层就业形势并不是很理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缺乏保障。基层就业政策的保障机制处于严重的不足状态,也就是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优惠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虽然现阶段有很多省市地区不同程度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提出了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在与这些政策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很多优惠政策缺乏良好的保障性机制。比如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待遇标准很多年一成不变,同时也无法对现有的待遇机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民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率低,而且还会导致很多优惠政策无法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当前基层就业政策在提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只是单纯的看重一些短期的经济效益,很难实现长期的有效规划,这样就很难留住人才,同时也无法满足当前基层就业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无法保证良好的保障机制,那么学生们普遍都不会选择进入到基层进行工作,这也是导致基层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就业导向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基层就业专项政策的激励水平

众所周知,对于民办高校毕业服务基层就业导向问题进行分析时,不难看出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家庭情况等这些因素条件,其实都是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是否会进入到基层进行工作的主要原因。进入到基层进行工作,很多人在潜意识当中就会认为这是劳动力市场当中一些相对比较弱的群体才会作出的选择。比如一些成绩比较差或者是生源地是农村等情况,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几率会进入到基层。由此可以看出,基层地区对民办高校的很多优秀毕业生而言,严重缺乏吸引力。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提出相关政策,尤其是“大学生村官”一系列的专项政策,这些政策在提出以及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民办高校毕业生逐渐进入到基层进行工作。但是由于毕业生在进入到基层进行工作时,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普遍比较低,同时很有部分家庭父母接受的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所以如果基层就业的收益普遍比较低,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这些毕业生放弃进入到基层结业就业的机会。所以,对于政府而言,要想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进入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要对专项政策激励强度进行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一些工资、福利待遇等也要进行有效提升。比如可以提高薪水,或者是降低学费代偿的资格年限等,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其自身的“后顾之忧”。另外,政府还要棒毕业生想要日后的出路,同时还要提高对这些毕业生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基层工作。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国家政府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必须要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促使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可以对基层就业给予正确的认识。同时,国家还可以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起到正确的倡导和引导,让民办高校毕业生可以积极的进入到基层进行就业。但是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实践中由于受到高层次教育的很多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基本上想要到外面去闯荡,所以第一首选肯定会是一些大城市。很少有毕业生愿意留在或者是去到一些经济发展并不是很理想的城市或者是农村基层去工作。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而言,即使是选择进入到基层就业,那么也会比较倾向于一些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城乡相互之间、东西地区发展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分割现象。也正是由于受到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在发展过程中,很难真正实现人才的利用。

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促使各级政府真正意识到民办高校毕业生在进入到基层进行就业时的重要性,保证优秀人才可以留在基层。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这些公共事业,同时还要推动基层经济的发展,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等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可以从根本上促使符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岗位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促使基层就业毕业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证。这样不仅可以在实践中促使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得到有效的规划和拓展,而且还可以促使毕业生自身对个人事业发展的信心得到强化。

三、结束语

民办高校毕业生近年来的整体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进入到基层就业的优秀人才数量普遍比较少。为了打破这一现状,各级政府必须要加强优秀毕业生进入到基层进行工作的几率,同时要在薪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给出一定的激励政策,这样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桂兰.影响民办高校护理本科生基层就业意向的因素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103-104.

[2]余韵.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才智,2019(25):14-15.

[3]林欣,林素絮.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基于广东省42所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9(08):53-61.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民办高校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叛逆”的毕业生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