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地方市场需求与职业能力构成研究

2020-08-03武琳李忠秋

时代金融 2020年17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武琳 李忠秋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依赖所在地区人才市场需求,并以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为导向。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研究地方市场需求与人才职业能力构成。本文从地方建筑产业发展、企业人才能力需求出发,提出工程造价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为地方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工程造价 市场需求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2018年9月,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时提到,东北地区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从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分析,建筑业在现阶段以及今后的一段较长时期内都将是支撑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如何提高吉林省建筑业总产值,创造市场活力,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便是输入大批量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工程造价人才作为建筑业从业人员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个人职业能力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一、行业发展对工程造价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根据国家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使得相关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事设计、施工、造价等行业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同时,建筑行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例如造价咨询行业的业务从一开始的主营预算演变为对于建筑工程的评估,从建筑工程的预算演变成多个阶段的咨询业务[1]。截至2018年末,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537015人,比上年增长5.8%,如图1所示。从近五年数据来看,年复合增长率为5.39%,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从业人员规模预计在2025年增至73.5万人。利好条件的背后也隐藏了巨大危机,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将影响传统造价咨询业务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全过程业务和海外市场的兴起则为造价咨询行业开启了新的增长机会。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工具,又对传统业态形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上述机遇和挑战,工程造价人才需求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造价人员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淘汰,而拥有较强综合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造价人员将在竞争中胜出。

二、工程造价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分析

(一)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课程体系指导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详细研究建筑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直接对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专业理论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造价人员不仅要知道相关定额如何在工程中运用;现场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包括变更签证审核,进度款审核等;建筑法规如何指导招投标环节以及工程索赔问题;如何读图算量等等的这些造价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了解施工现场,施工工艺等土木方向的基础知识。这是建筑企业对人才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也是造价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之一。

其次,对工期的要求、对建筑环境的要求、对施工安全及质量的要求、对施工成本的要求,迫使传统的建筑行业向建筑工业化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BIM技术及相关软件逐步应用到了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能够熟练运用广联达软件、求实软件、revit等各种BIM+软件,成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考虑的关键要素之一。

此外,企业在招聘人员时还会考虑应聘人员是否有较强的职业素养以及较好的社交能力,并且拥有这部分能力的人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职业素养表现为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为人正直、诚实,社交能力体现在应聘人员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地方建筑产业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行业相关调研显示,吉林省建筑业结构发展极不均衡,总承包企业的资质主要集中在房建、市政、公路、水利水电等四个行业,机电安装、智能化行业比重极小,这种产业结构加重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促使产值利润率平均水平低于2%,资产负债率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吉林省内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外向度低,存在省内市场守不住、省外市场出不去的现实状况,企業高级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偏低。

基于目前吉林省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地方本科高校应着重培养具有以下能力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着重培养机电安装、智能建造等方向的造价人才。目前,省内房建方向的造价人员已趋于饱和,但从事机电安装、智能建造领域的造价人才严重短缺。随着建筑工业2.0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迎合产业发展需要。

既懂理论,又会实践,减少社会二次培养成本。信息化时代使建筑产业以从未有过的速度高速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在进入社会的过程中,迅速转变,将所学理论变为实践技能,减少企业二次培养的时间成本。此外,由于技术更迭加快,造价人员必须掌握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才能应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

既懂造价,又会管理,形成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助力产业发展。新时代要求工程造价人才具备更高的跨界整合能力,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

三、工程造价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具体措施

(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

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担当,有为企业、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民族情怀。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市场经济理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挖掘文化课、专业课的思政元素,结合有关知识的传授,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同时,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讲清本专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系,使学生主动争做一名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专业人才。

(二)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加快毕业生融入社会及工作岗位进程

实践教学对于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和修养,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学校完成,在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发展。如何提高实践能力,除了加大实践课程学时比例外,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例如设置创新和素质拓展学分,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竞赛或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并完成相应科研任务。毕业设计环节可以采用跨专业协同的方式,模拟实际生产环节,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2]。

(三)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重视扎实的知识结构,但面对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其不足也逐渐体现出来。这些不足均与“新工科”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不相适应,也难以满足行业、地方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信息时代要求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跨专业整合、应用能力。以智能建造领域为例,它涉及到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业学科,任何一门独立学科都不能解决该领域的相关问题[3]。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探索开发跨专业协同课程,才能使毕业生工作后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应融入跨专业课程,例如引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UI设计、园林景观等课程。但引入这些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和专业课程的融合,即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寻求两者的共同点和相通之处,而非简单的叠加。

参考文献:

[1]解国风,刘广杰,谭敬胜.吉林省建筑业近十年改革措施及反思[J].建筑,2019,21:21-25.

[2] 王本刚.基于BIM技术跨专业毕业设计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9,02:252-253.

[3]贺宁,贺萌.新工科课程设计新思维-跨技术专业融合[J].计算机时代,2018,11:84-86.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9D385)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武琳,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助教;李忠秋,吉林省筑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