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业财融合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探讨
2020-08-03曾涛
曾涛
摘要:随着财务管理在智能化领域的发展,强化业财融合内部控制管理能力,有助于对高校管控内部风险,协调业务与财务间的关系,在反腐中主动预防,在管理上提供有效决策支持。高校定制专属于自己的内控体系,在当前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业务角度出发,制定符合内外部要求的一系列标准及流程。文章主要论述高校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高校内部控制在业务与财务层面的情况,具体方法的探讨与创新,使高校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高校 业财融合 内部控制
在高校的内部活动各环节中,业财融合的内部控制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业务管控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管理部门如何通过资金的管控,既要保证财务规范,又要保证业务高效运作,而不是限制学校的发展,给财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制定切合实际的内部管理手册,需要领导层的重视,各业务部门的通力配合,把规章制度落地执行,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使内部控制体系效果逐渐发挥出来。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及目标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各单位建设内部控制必须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原则,即高校开展内部控制也应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管控,突出主攻方向、主要矛盾、关键问题,重点关注重要经济活动,各部门职责分工应该相互制约,互相监督,并从实际出发,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将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线上,确保内控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内部控制在高校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与财务在资金使用上的误区
高校资金来源属于财政拨款或非税收入,不同于企业,不算成本、不算利润,不会亏损,不需要融资,现金流比较充裕,资金的收支使用不需要过多筹划,导致财务部门逐渐的形成了只重视会计核算工作,而弱化了财务管理职能,在保证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支出较少考虑支出的效率及效果。业务部门没有预算意识,有钱就用,没钱就发牢骚,缺乏预算资金使用计划理念,财务部门逐渐成为业务部门下设的支付机构,在业务不配合的情况下,为了完成考核的资金执行率的压力,不得不将资金用于非重点的项目中,降低了资金使用效果。有些部门重执行轻预算,工作缺乏预见性,在用款的时候才想起追加预算,出现预算频繁调整的状态,削弱了预算管控的力度。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高校业务监管的重任基本落在纪检监察部门身上,而纪检监察部门普遍存在人员较少,负责业务范围较广,重心侧重于配合上级检查,缺乏内部系统管控机制,害怕人为干预过多,不利于部门间团结,虽然纪检监察部门也对学校业务做内部控制监督,但往往仅流于形式,效率并不是很高。近些年来国家对高校发展建设非常重视,项目越来越多,项目立项后的过程监督等环节更较为薄弱,缺乏一整套有效的制衡机制。
(三)财务审核流于形式
财务审核时,更多考虑的是金额的正确和领导的批复,缺乏合理性建议的权利,大部分项目资金使用属于业务部门归口管理,财务人员仅记录资金的使用及结余情况,对项目资金的款源使用范围的规范性把控不严,误认为资金专款专用是业务部门的事,未能深入研究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缺乏主动对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缺少风险防范意识。
(四)业务部门对项目管理缺乏主动性
业务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常出现重立项、轻执行的情况,项目实施进度把控不严,影响资金执行效率。部分财政拨款建设的项目,未能提前筹划部署,往往等到专项款下达以后才开始启动,初期项目研讨及论证耗时长,导致年末无法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结算要求。
三、提升高校业财融合内部控制水平的方法
(一)业财融合一体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
通过搭建业财融合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将事后审核变为事前管控、将老经验变为制度管控、将随意形成程序管控、将财务监督变为全员监控,让各部门间形成合力,将业务和财务信息第一时间在系统上反馈,解决一系列信息滞后的问题。可将财务管理由单一的管账,逐步形成事前计划、事中监督、事后问效一整套全方位的管理体系。让每一个业务,从预算开始就纳入时间表的管理,形成信息的共享,加强资金的统筹管理,以系统为抓手,重视过程的跟踪,红线预警提示,绩效的考核问责。统一标准、严格要求,通过将权、人、财、物分离管理,保护干部的同时,化解矛盾,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管理,改进立项随意性大等问题。高校完善奖惩制度,通过这一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来促进财务管理的高效运行[1],切实保障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二)规范流程、提升系统管控能力
业财融合内部控制管理应以预算管理为主线,资金管控为核心,将系统管控作为重要的支撑手段,将人控向机控转化,每个业务、每个岗位要求均呈现不同业务场景和流程,将整个业务形成一个生命周期,完整呈现从这一步到下一步的工作要求及内容。通过建制度、立规矩将管理要求系统化,避免人为操作、讲情面、走捷径等情况发生,减少灰色地带给学校带来的风险隐患。让学校的每一个业务、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开支均做到系统化,项目完成后,完整的关联项目资料自动归集,在系统中存档备查,做到业务清晰化,可减少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内部控制系统化基本模块可分为:预算管理、收支审批管理、采购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收费退费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工资发放管理、服务评价管理等等,要求模块与模块间关联互通,数据信息相互支撑,能清晰反应学校各方面业务、财务数据,也可通过系统智能化能力,减少人工反复操作和输入,减少工作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三)提高财务人员管理意识、强化财务审核
财务人员要重视监督管理的意识,不断拓展自身的专业能力知识,拓宽审核的纬度,把合规性、合理性纳入审核范围,要保持怀疑的态度对待每一笔业务,及时发现及时控制。财务审核内容应包括:业务的合理性、业务的真实性、证据链的完整性、原始凭证的合法合规性,以及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审批手續是否齐全、是否达到原立项效果和业务及时性等等。规范财务审核能发现业务中的许多问题,减少违规操作,在经济活动中,做到主动防御。由此,逐步提高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最低概率。
(四)加强审计力量,主动预防
内部审计部门是学校业务监督最重要的一到防线,加强内部审计,防范各类道德风险隐患。针对异常项目进行分解,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可采取对询价企业电话回访,办公场所临时上门抽检,企业关系人信用查询等方式[2]。建立完全制衡机制,将采购需求的提出、供应商的选择、产品的定价权力完全分离。强化监督责任,对不作为人员,开展责任认定和追究,将推诿、扯皮不按时完成工作目标列入岗位履职审计。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手段,各高校必须发挥财务管理对内部控制的能效作用。以预算控制为主线,资金管控为核心,系统监控为抓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平台,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从项目开始到结束、从事前审批到监督、从建设到评价,主动思考,提前发现问题,尽早部署,确保学校规范化运行,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形成内部控制管理手册,落实制度的执行,让学校能平稳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策.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J].现代营销,2019(04):240.
[2]黄艳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会学习,2019(04):12,21.
作者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称: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