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区块链,打造网络治理新路径
2020-08-03吴帅帅黄应康
吴帅帅 黄应康
近年来,杭州互联网法院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持续推进“区块链+司法”探索实践,融合司法规律,赋能审判执行,规范社会治理,推出了诸多创新成果。截至2020年4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区块高度超6900万,上链数据逾41亿条。
尽管“区块链”概念已提出多年,但对很多人来说,它仍是一个抽象的技术名词。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配套技术的成熟,区块链逐渐成为契合多应用场景的底层技术。许多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已经让身处其中的人有了“体感”。
司法区块链也是其中之一。
2018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始探求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场景中的运用。
司法区块链究竟是什么?对司法实务带来哪些变革?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认为,区块链技术是司法流程和审判机制改革的一大技术方向,在查明案件事实乃至推进诉源治理,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上非常值得期待。
一案奠定区块链存证合法地位
2017年8月,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诞生。处在以互联网方式处理网络纠纷的前沿,这家法院和众多新型案件“狭路相逢”,其中不乏复杂、棘手的难题。
2018年4月,杭州华泰一媒公司发现深圳一家科技公司,未经授权转载了其文字和摄影作品,于是将对方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赔偿经济损失。
与同类案件不同,该案原告提交了一份利用区块链技术保存固定的特殊证据。为证明被告在其运营网站中,发表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相关作品,原告通过第三方存证平台,进行了侵权网页自动抓取和源码识别,并将电子证据上传至相关区块链。
华泰一媒总经理陈欣文透露,当初在区块链上存证,仅仅是对技术的认可,认为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能够证明被告侵权行为,“据说,这一存证模式是首次运用于司法实务,是否具有效力,我们也都没有底。”
同样“摸着石头过河”的,还有该案的承办法官沙丽。她坦言,一开始对区块链存证确实知之甚少。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沙丽与浙江省高院专家进行了多次沟通,确定了这一证据的可靠性。“原告使用的区块链存证,其实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由于是区块链存证第一案,法院从抓取技术是否可靠、上传过程有无篡改等维度,对原告提交的证据进行了谨慎审查。裁判文书则对区块链存证过程,也进行了系统论述。
在严格事实认定、严格技术审查的基础上,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对采用区块链等技术保存的电子数据,应秉承开放、中立的态度进行个案分析认定。最终,该案的判决首次确立了区块链存证电子证据的合法性。
隨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对这项新技术的存证效力予以确认。
这一案件还带给杭州互联网法院更深层次的启发。
当时杭州互联网法院已上线电子证据平台。这一平台可对接多个入口,例如可从公证处、第三方证据平台导入电子证据,通过校验保证真实性。但电子证据导入平台之前的真伪性,无法完全得到证实。
因此,2018年7月起,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始搭建全流程可见证的司法区块链。2018年9月18日,正式上线了全国首个司法区块链平台,首批包含法院、公证处、鉴定中心等10多个节点。
40亿条存证让纠纷调撤率超九成
侵权的链接转眼就删,发帖人刚发完侵权帖子就矢口否认……在知识产权侵权、网络合同纠纷中,维权者经常陷入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度大的困局,疲于应对。
“有没有签订过合同”“是不是本人签署的合同”……面临许多棘手的事实认定,法官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与此同时,面对数以万计的侵权事件,传统公证方式一天可能固定不到10条证据。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倪德锋认为,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审查,是互联网法院躲不开的问题,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尝试通过区块链技术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电子证据生成、储存、传输、使用的认证问题,实现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
司法区块链究竟如何运转?蚂蚁区块链总监栗志果介绍,比如签署一份合同,签署过程、文本内容等,都会以哈希值的形式上传到区块链各个节点。
哈希值是根据加密运算得到的一组二进制值,每个哈希值作为存储信息,一一对应的“电子身份证”。
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在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上传合同原文,与法院节点的哈希值进行校验。如果通过,则证明合同真实。如果未通过,这份证据就有可能被修改过。
“区块链技术大大降低了维权成本。”陈欣文举例说,比如有一个正在进行的直播侵犯了转播商的版权,如果按照传统维权方式,从发现到赶到公证处,侵权直播可能早已结束。利用司法区块链,锁定侵权网址,可以立即启动整个上链过程,也就开始了整个取证过程。
“这一过程被区块链上所有节点见证,让侵权人没有抵赖的可能。”他补充道。
据介绍,根据法院管辖案件类型,目前司法区块链的用户节点,都是以行业、协会为单位上链。中国网络作家村、龙井茶原产地等已经成功上链。
“原来面对侵权,我们网络作家真是无可奈何。”网络作家凌晨谈起一件往事,“之前我创作的一本书被侵权,初步估计侵权主体就有超过3000家网站,仅仅联系侵权者这一个环节,我可能就要打一个月电话,而且大量侵权者无法联系上。”
借助区块链技术,像凌晨这样的作家,可以实时上链保存创作作品,并且固定相关网站、平台的侵权行为。许多网络作家表示,司法区块链增加了他们捍卫著作权的底气。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上链数据总量超过41亿条。通过该平台调取电子证据3.8万条,相关案件调撤率达到95.8%以上。
司法区块链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杜前表示,司法区块链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依托司法机关主体信用,区块链技术的算法信用,实现电子数据在司法领域的可信流转。
纠纷发生前,区块链可以固定事前、事中、事后、时间、地点、人物六个维度的客观事实;进入诉讼阶段,司法区块链有效帮助法官破解电子证据的认定难题,高效查明案件事实、明晰双方责任,提升审判效率。
2019年4月,西湖龙井茶成功对接司法区块链平台。这意味着部分龙井茶的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信息,将同步至杭州互联网法院,高效解决原产地茶叶的纠纷案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互联网法治环境。
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上链就相当于产品有了公证书。到了法院,只要出示信息比对,就可以自证清白。
“真希望这样的技术能营造诚信的环境,不再有溯源难、维权难,减少官司纠纷。”这位负责人颇为感慨地说。
为了进一步拉长“链上”功能,2019年10月2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推动首个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落地。
所谓智能合约,是指以数字形式定义能够自动执行合同条款的合约。以买卖合同为例,智能合约签署后,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过程触发相应条件后,自动进入下一环节。比如货物签收后,到约定日期时,货款会从线上自动打到卖方账户。
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应用贯穿了网络行为从发生到纠纷解决的全过程,给予了行为人明确的诉讼预期,减少了违约风险发生;如果行为人违约,则进入纠纷多元化解程序,调解机构介入,相关调解数据进入司法区块链存证,并可在诉讼阶段推送到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当调解不成,则进入诉讼流程,通过智能立案、智能审理、智能执行系统高效审理案件,快速处理纠纷。完整的流程形成一个生态闭环,形成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诉源治理新模式。
“这是OPI水果手霜,600毫升,确认了吗?”
“确认。”
2019年6月20日,一场跨越三个空间的视频执法在杭州互联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上演。
在执行指挥中心,指挥人员点击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线执行平台,可以清晰看到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法官、被执行人3个不同场景的画面无迟延同频播放。
在执行现场,执行法官可以通过手中的区块链执法记录仪,呈现高清实况,毫秒级存取证,将执行现场信息高效交互至指挥中心。被执行人可以通过执行平台,登录验证身份后,实时在线与执行指挥中心、执行现场进行互动,远程见证物品清点情况并对执行结果进行确认。
这是该院首次上线的“5G+区块链互联网执行”新模式,也是该院对司法区块链又一次更深层的开发运用。
5G能保证时间上的一致性,没有延时;区块链能锁定证据,确保执行过程公正、公开、透明。
通过5G和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处于不同时空的申请人、被执行人均能第一时间了解执行过程,在线确认执行结果,高效完成执行行为,增强执行透明度和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
开启区域司法一体化新征程
2019年5月22日,时值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安徽芜湖召开之际,杭州互联网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署了《长三角司法链合作意向书》,宣布以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为依托构建长三角司法链联盟,打造“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的司法级别信任机制,共促长三角区域司法一体化发展。据了解,这是全国首次跨地区司法区块链合作。
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借助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契机协同建设法治长三角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最高院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杭州互联网法院持续探索司法与区块链融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长三角司法链联盟的建立恰逢其时。
长三角司法链建立后,将在全国首次实现审判执行全程上链,起诉、调解、立案、送达、举证质证、庭审、判决、执行、档案管理等影响审判质量效率、影響司法公信力的关键环节全都被盖上区块链的“戳印”。这些“戳印”包含了可信时间、可信身份、可信流程、可行环境等关键信息,并向区块链的全体节点实时进行广播,全程留痕、安全可控、不可篡改。
“这是跨地域、跨法院、跨层级的司法链联盟。”杜前表示,“在发展前景方面,对方便群众诉讼、服务法官办案、提升审判质效、促进司法公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将为服务保障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持续优化长三角地区的营商环境、深化推进国家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诸多方面的实践充分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接下来,杭州互联网法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多元、包容的原则,同各方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合作,不断深化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不断推进长三角司法资源一体化、集约化,不断提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