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研究综述

2020-08-03徐舒宁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产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综述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诸多有益成果,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过程的梳理、对马克思理论交往概念的辨析、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内容的研究、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理论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对当前时代问题的启示的相关研究等。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已经取得相当成效,但研究中仍然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明晰,研究系统性不够,研究缺乏创新性等问题。这些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生产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综述

[作者简介]徐舒宁(1991-),女,福建宁德人,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2019-2-15)。

[中图分类号] A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5-0026-03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生产的程度决定了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交往在人的社会关系中所起作用愈发重要,已经成为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乃至国家强大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取得诸多有益成果,以此作为基础,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比较,梳理了不同学者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概况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一开始就表明是有某种物质联系的”。可以说,以社会属性为根本属性的人依赖交往,也离不开交往。交往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人的社会性活动均在生产与交往中逐步铺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类、筛选、研读后发现关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内容大致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过程梳理。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从孕育、确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研究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过程中,多数学者会先对其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学者通过文本的研究概括、梳理了散布于马克思著作中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笔记和书信中的交往思想,经过比较、整理,发现多数学者認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博士论文》为起点,认为交往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表现为精神交往,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完成了自我意识向物质生产领域的转变,确立了交往理论的唯物主义方向;第二阶段: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揭示人与人交往异化,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明确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基础,确立了交往理论的实践基础;第三阶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交往与人的活动深度剖析,确立了交往理论的基本框架;第四阶段:从《哲学的贫困》中指出明确交往的规定性是人与人的物质关系的根本,到《资本论》揭露资本的本质,并对不同时期的交往关系加以划分,使得交往理论的具体深化;第五阶段:马克思晚年对交往的世界性的扩展,蕴含在其《人类学笔记》等著作中关于东方社会理论的论述中。①其中,也有学者,将这五个阶段进行整合,划分为创立、验证、发展三个阶段,其划分的思路、界点与五个阶段大体一致。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交往的概念界定。马克思并没有专门研究交往的著作,也未形成对交往概念的明确界定。但在其各类著作中都从不同角度、不同语境、不同程度上涉及和使用交往一词。学者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界定交往的内涵。学界对马克思文本中交往含义的理解也众说纷纭。早期,有学者认为交往即生产关系,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交往的论述等同于生产关系;赵家祥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十一次将“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与生产关系联合使用,这些交往的概念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难解之谜。其具体含义要根据特定语境分析确定,而交往的概念只有与生产力在一起使用时才指代生产关系。②许斗斗指出交往形式包含并超越了生产关系,其不等于生产关系,也不是生产关系的雏形,交往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定作用;③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对交往的意义作出综合说明的,要算马克思在1846年12月28日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其中交往的概念应包括三方面涵义:交互活动、交换和生产关系;也有学者指出,对交往概念的界定,应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加以界定。

(三)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内容与特征。在《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马克思指出交往是建立在“既得生产力之上的社会形式。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解读,有学者从交往与生产、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以及交往的作用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交往理论。例如,刘奔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方面界定交往范畴。他认为完整意义上的交往范畴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部交换活动。④有学者从实践中介、社会进化、主体间性来总结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也有学者从交往与生产的关系、交往与个人的发展、交往与社会的发展,交往与自然的关系来梳理马克思交往理论。例如赵家祥把交往划分为四个层次,其中人与自然的交往以及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视为广义的交往,人与人、人与集体的互动交往视为次广义的交往,物质交往为狭义的交往,而劳动产品的交换是最狭义的交往。⑤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学者多从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物质性、主体间性等方面来概括交往的特征。

(四)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对比研究。哈贝马斯是交往与社会进化理论当中无法绕开的人物,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的交往观,但又对其进行了重大修正。他与马克思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对生产方式的定义有着明显区别。也有许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试图通过对哈贝马斯的解读来重构马克思交往理论。哈贝马斯从语言学和诠释学的角度阐释交往的内核,在他看来,交往行为的主体来自拥有语言能力的人,即语言使人之所以为人。同时,系统和生活世界构成了交往行为产生的背景。并且,哈贝马斯最终致力于实现世界公民社会。大部分学者在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对比中,认为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同样肯定交往的重要性,认为交往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交往行为涵盖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其根本分歧在于哈贝马斯与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出现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因素问题,前者以语言为出发点,后者以劳动,即物质生产为出发点。

(五)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对当前时代问题的启示的相关研究。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全球化、生态问题、人类命运共同建设等成为重要时代课题,相关问题也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学者从马克思理论着手寻求解决方案,尝试将马克思交往理论运用到相关问题中。

一是马克思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异化问题。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出发,揭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剥削本质,同时揭示了在此过程中人与人交往关系的异化。人类交往历史发展至今,网络交往使得交往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形成全新的社会生活状态。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网络形成的普遍依赖越来越强,在这种新的交往形式下人的交往依然存在异化状态。因而,部分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有学者以交往异化理论作为出发点提出使大学生的交往回归本质内涵、增强相互关爱以及建立彼此信任,这既是大学生交往异化现象的理论观照,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的生动呈现;也有学者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角下扬弃网络交往异化的探索以及当代青年在“交往普遍化”中的职责担当;更有学者指出,现代交往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交往目的功利化、交往手段货币化、交往规范世俗化、交往结果表层化,并由此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路径。

二是发掘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生态保护问题的理论依据。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应对已经成为当前一个时期中的重要课题。有学者从马克思交往思想出发,探求其面对生态问题的时代价值。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人——社会——自然的交往结构中形成,并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开展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关系。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生态观点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蕴含深刻的生态思想,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的形成、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等都无法脱离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依存。⑥

三是将马克思交往理论运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当中。随着世界交往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马克思交往理论也焕发了新的活力。有学者提出世界交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物质基础的积累、乃至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条件。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当前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本质上就是一种国际交往。张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国际交往迅速发展的时代,创立了包括物质和精神交往的国际交往理论,对中国更好参与国际合作、进行文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合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⑦

二、当前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的不足

当前对马克思交往理论问题的研究,学者多从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入手,以时间作为线索,逐一梳理马克思在不同时期所写著作中涉及到的交往理论。从目前研究成果的实际成效来看,近年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研究中仍然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明晰,研究系统性不够,研究缺乏创新性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应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一)没有明晰的概念界定。对交往概念的界定应是交往思想研究中的首要问题,也一直是国内学术界比较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并没对交往的内涵和范畴形成统一的观点和界定。马克思在其思想的早期和晚期是在不同意义上使用“交往”一词,其情景与内涵是有所差别的。即便是同一时期,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一词多次出现,其含义也在不同场合有不同侧重。探究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演变、内容、范畴、地位、作用、特征等都需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界定交往的概念的基础之上。概念是建造学术大厦的基石,若概念无法清晰界定,学术大厦的建设便无从谈起。

(二)缺乏系统性研究。近年来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居多,鲜有系统系的学术专著。相较于专著,论文展开的篇幅有限,因而在一些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使得研究较为分散,从而使得研究的系统性有所欠缺。另外,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多以文本切入,对文本展开研究,严谨性有所保证,但很难形成相应的主题,往往也会导致研究分散,未能形成系统性。

(三)研究重继承而创新不足。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资本论》等著作中都有所体现,但没有著作对交往理论作专门性论述,这也为后续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多种空间和角度。但目前,学者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交往与物质生产的关系问题,而与精神生产关系的研究略顯不足。学者重复性地引用相同的马思话语,在研究过程中视角比较局限,研究缺乏创新性。

三、小结

由单纯的文本分析向主题研究与应用研究转向,在研究过程中加强系统性。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研究上,惯以文本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确,文本的研究能够保证严谨性,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但是,从根本上说,文本的研究应是一种方法,一种基础。这种基础本身不是研究目的,而是研究手段。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从文本出发,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在主题研究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系统整合和分析,同时,加强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不断提升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系统性、整体性。

[注释]

①姜爱华.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②赵家祥.解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难解之谜——:“生产关系概念”与“交往形式”等术语的关系[J].哲学动态,2011(4).

③许斗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形式”理论新释——析“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观点[J].东南学术,1999(2).

④刘奔.交往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6(3).

⑤赵家祥.简论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1(1).

⑥王冬玉.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生态意蕴[J].社会科学辑刊,2010(6).

⑦张峰.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交往理论与“一带一路”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5).

猜你喜欢

生产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