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市城市绿化发展对策分析

2020-08-03周秀清

时代金融 2020年17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对策分析

周秀清

摘要:城市绿化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相连相结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深入研究晋中市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等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对策,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进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发展  对策  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基础和关键。晋中市如何抓住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契机,深入破解晋中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中的诸多发展瓶颈,塑造城市特色,建设宜居宜商城市,推进我市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建设,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晋中城市园林绿化现状

晋中市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具备县级建制基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轻工业城市。撤区建市十余年来,晋中市一直致力于在园林城市创建、生态建设中寻求发展和突破,把园林城市创建活动贯穿于全市“四城联创”、“四化”率先发展区、同城化建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中。2008年以来,市城区先后组织实施了70余项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建成了晋商公园、潇河湿地公园、体育公园、体南绿地、经纬绿地、榆清绿地、迎宾绿苑等一批精品公园绿地,全社会新增园林绿地613.7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06%、绿化覆盖率达到37.6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7平方米,分别比2007年提高了9.68个百分点、10.16个百分点和5.72平方米。这样的力度和速度在全省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规划管理严重滞后。随着晋中太原同城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市绿地系统规划已不适应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急需对现行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编;同时,晋中市虽然出台《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但是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导致侵占绿地、改变绿地属性的行为时有发生,却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另一方面没有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预留足够的绿化用地,导致园林部门想建绿地却无处可建的尴尬境地。

二是绿化资金严重短缺。近年来,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建设和养护资金保障相对滞后,特别是养护管理经费严重短缺。2007年,市园林局直接管理的园林绿地总面积为100万平方米,一年的经费为838.40万元;2012年,市园林局直接管理的园林绿地增加到了近500万平方米,全部经费仅为1982万元。管理面积增加了5倍,而管理经费只增加了2.36倍。近年来养护面积不断增加,养护费用并没有成比例追加。

二、提高认识,树立晋中特色园林理念

晋中是晋商之都、太原的卫星城,辖区内的榆次老城、城隍庙享誉全国,是以名城、名院、名村、名山为载体,集文化、休闲、红色为一体的晋商文化旅游胜地,晋中社火节获得首届“节庆中华奖”的“弘扬传统节日综合奖”,具有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继承和展示晋中地方文化元素,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园林发展模式,一定程度影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按照同城化建设的要求,主动与省城太原对接,统筹规划,高标准建设,瞄准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在市域经济一体化和同城化建设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地尝试,实施了北部新城建设,以晋商公园为主线的晋商文化绿色生态轴已经形成,“三晋之心,晋商之都,生态之城”的规划蓝图已经画就,受到省、市领导的广泛好评。因此,晋中市创建园林城市的努力方向、园林绿化的模式是否可以确定为以晋商文化与现代城市相结合的模式,既要弘扬晋商文化特色,还应着力展现城市现代化风貌,将晋商特色与现代化城市理念完美结合,在绿化思路上力求大突破、大革新,将晋中市城区建成晋商特色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园林城市。

三、全民动员,建立科学运行机制

对照标准,晋中市城区的城市绿线划定、城市蓝线管理、植物园建设、绿地服务半径、居住区绿地达标率、河道绿化普及率、水体岸线自然化率、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湿地资源保护等20余项指标为缺项,即目前还没有开展相关工作,有10余项指标为弱项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创建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急需建立和完善利于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园林城市建设进程,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园林绿化精品,构建宜居宜商宜业的园林城市。

(一)好的规划是关键

就是要有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随着晋中太原同城化建设的发展,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已迫在眉睫。新的规划必须既要有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又要增强绿化建设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规范和指导园林绿化建设。要邀请国内外规划设计、环境学等专家,对我市自然文化资源进行现场踏勘,深入分析,制定科学的城市绿地发展指标和城市绿地控制线,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保障充足的绿化土地,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目的。

(二)好的设计是基础

就是要有好的项目设计。绿化项目有了文化内涵,就如同人类有了思想和灵魂,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们要重点在公园绿地设计上充实内涵,注重融入晋商文化、大院文化、节庆文化元素,展示晋中特色。近年,我们在晋商公园、潇河公园建设上,就充分采纳了省内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晋商公园以晋商文化为主题,规划建设故事长廊、文化雕塑花园、晋商地图、水景平台、广场、花园等诸多景点,力求营造出体现晋商文化的园林艺术景观。潇河公园把加强河流生态综合治理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统筹考虑,探索出一条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新模式,两项工程在建期间就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认可。目前,我们在城市北部建设晋商公园三期,在城市南部实施潇河公园二期,在城市西部铺开社火公园建设,在城市东部启动植物园建设,形成特色公园环绕全城的格局,进一步增加公园绿地总量,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好的投入是保障

就是要有大的资金投入。一是政府应把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与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起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也应该逐年增加,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二是编制《晋中市园林养护管理标准定额》,对绿化养管经费实行定额管理,全力保障园林养护经费,做到养护管理经费的足额到位,为加快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市直各单位、政府各职能部门发挥优势,策划项目立项,争取国家、省更多政策性资金支持。四是引入市场机制筹集资金,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四)好的人才是动力

就是要有素质过硬的园林建设管理队伍。近年来,全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大、绿地总量大幅增加,对园林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实和补充园林队伍力量、提高人员整体素质是适應园林工作的必然要求;制定园林绿化人员编制计划,分年度公开招聘园林规划、施工、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是加强园林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五)好的管理是支撑

就是要有好的管理制度作支撑。我们在这方面已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于2011年10月30日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印发了《晋中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并于11月20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市园林绿化法制化管理工作步入全新的健康发展之路。但这仅仅是园林绿化管理可喜的第一步,还须制定城市绿线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在建设项目竣工后,由园林、住建等部门按照绿化方案,联合对建设项目进行绿化验收,完善各项管理体制和机制,使我市园林绿化真正步入法制化管理的道路。

四、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团结协作,全力推进,构成城市规划、项目设计、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制度保障等全方位的工作体系,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园林局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绿化对策分析
诊错因 知对策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