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人工林栽培及地力维护
2020-08-03张博宇
张博宇
摘 要:马尾松人工林的栽培及地力维护,涉及林木生产力与土壤生态之间的平衡。人为的营林措施和管理手段,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马尾松人工林养分循环产生影响。只有从维持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规划,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稳步提高林木生产力。该文从马尾松的起源分布、栽培及地力维护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马尾松人工林栽培和地力维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尾松;栽培;地力维护
中图分类号 S72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9-0078-02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and Soil Maintenance of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Zhang Boyu
(Huancui of Weihai Talen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Center, Weihai 264200, China)
Abstract: Cultivation and soil maintenance of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are related to the balance between forest productivity and soil ecology. The artificial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utrient cycle of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Only through research and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and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ecosystem, can the forest productivity be steadily improved 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pinus massoniana,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inus massoniana and the soil fertility maintenance of pinus massoniana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soil fertility maintenance of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Pinus massoniana; Cultivation; Soil improvement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具有耐贫瘠、耐干旱、丰产、速生、用途广、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是我国南方人工林的主要栽培树种之一,也是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之一。马尾松栽培技术的创新,对于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工林集约化、纯林化、多代连栽等现象的出现与加剧,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系统的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因此,马尾松的地力维护及栽培技术受到了关注,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1 起源分布
马尾松分布于我国广西、贵州、重庆、四川、湖北以及西南地区很多县市,纵向从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气候区延至北热带,横向跨越我国北热带和东部亚热带的南、中、北3个亚带,面積约220万km2。经纬度范如下:21°41′~33°56′N、102°10′~123°14′E。马尾松是我国松属类树种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乡土树种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造林、灭荒和用材树种,在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我国林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据文献记载,马尾松在我国古时地史起源于四川盆地,也是当时马尾松的中心分布区及产地,但是林木产量高、林木生长情况优良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岭山地,并非南方广阔的山地分布区均长势良好。广西、广东两地的马尾松长势最好,生长快、干形好、产量高,在福建西南及湖南与江西的南端所分布的马尾松,也呈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随着种源试验研究的深入,证明全国各地普遍引种广西、广东的马尾松种源,促进了我国马尾松产业的快速发展[2]。
2 栽培技术
马尾松的生长情况影响着林木的生产量,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和抚育管理工作。马尾松的栽培技术应从选地、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3]。
2.1 选地、整地 一般而言,马尾松的栽培地应根据其生长特征和生长条件来选择。为了保证生物多样性,常选择阔叶树种和马尾松进行混交林种植,可改善水土环境,维护森林的生态系统,增加物种多样性。同时,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传播,要避免连片栽培,需根据规划进行间植造林,设置防火带。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经营目的,因地制宜选择栽植地块。选好栽植地之后进入整地环节,一般提前2~5个月对苗圃地进行翻整,同时清理影响马尾松生长的灌木、杂草等,必要时可进行炼山。然后采用挖穴的方式,整地深度为20cm左右,种植密度为5250株/hm2左右。
2.2 造林 一般马尾松的造林方式选择植苗造林,于每年的1—3月进行栽植。选取20~30cm高,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发生的苗木。栽植前,穴内施加氮磷肥为主的复合肥作为基肥,注意避免直接接触马尾松幼苗的根系,防止烧苗。为确保较高的苗木成活率,栽植一般选择在雨后或者阴天进行,栽植密度可根据环境、地力条件、马尾松林的具体使用目的等作出调整。
2.3 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是马尾松栽培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而言,每年应对马尾松林木进行2次抚育管理。第1年,为保护根系,不松土,只割草。第2、3年,可以进行1~2次的抚育管理,如果生长到第4年,马尾松林木还未郁闭,可再抚育管理1次。当马尾松林木的郁闭度达到0.9以上,就到了间伐期,间伐期的总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常采取下层抚育间伐的方式进行。间伐可分多次完成,保留生长状态好,枝叶茂盛的植株,去除枝叶稀疏,形态不良的苗木。马尾松的侧根分布在土层表面,在松土或除草的过程中应多加小心,施肥时可添加微量元素,促进生长。
3 地力维护
马尾松的地力退化通常是由于不合理的营林措施以及育林方式引起的。长期营造单一树种,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植物群落结构过于单一则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病虫害的发生率高,土壤中部分元素缺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合理的营林措施常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人工补给不足,土壤养分失去平衡,最终导致马尾松林地的地力衰退,进而影响到马尾松的产量。通过合理轮作、适度施肥、混交林栽植、发展林下植被、进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式,从而有效地维护马尾松人工林的地力条件[4]。
3.1 合理轮作 不同树种合理的进行轮作,有利于凋落物分解、养分归还以及林下植被恢复,可以有效地防止力衰退,改善土壤肥力。张鼎华等[5]研究表明,不同树种轮作之后,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和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种类,以及不同土层中土壤呼吸强度、水解酶活性、氧化酶等含量均有所不同,并且地力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3.2 适度施肥 合理并且适度施肥,能在人工的角度补充土壤养分,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提高生产力。结合科学有效的营养诊断,结合土壤的肥力情况,对马尾松林地进行适量、平衡、缺素施肥,可有效提高地力条件。李春俭等[6]研究表明,施用磷肥可以明显促进马尾松中幼林的生长。
3.3 混交林栽植 混交林栽植可以有效地解决长期种植同一树种引起的地力衰退问题。凋落物的养分归还加快,土壤中各种酶活性混交林要高于纯林。王青天[6]研究表明,马尾松和福建柏混交之后,林分蓄积量明显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
4 结语
马尾松的栽培及地力维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林业工程,涉及林木养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等。研究条件、研究方法以及环境差异,均对马尾松的栽培及地力维护研究产生限制作用。因此,要以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為指导,科学合理的探寻现行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土壤地力条件以及马尾松产量的影响,寻找长期有效维护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及地力条件的措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国峰.马尾松地理起源及进化繁衍规律的探讨[J].林业科学研究,2002,14(4):406-412.
[2]周政贤.中国马尾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6-17.
[3]黄玲,罗顶胜,贲园,等.马尾松丰产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7(22):48-49.
[4]丁贵杰,周志春,王章荣.马尾松纸浆用材林培育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3.
[5]张鼎华,叶章发,李宝福.杉木、马尾松轮作对林地土壤肥力和林木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1,37(5):10-15.
[6]李春俭,张福锁.植物营养胁迫及其适应性反应等调节[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35-38.
[7]王青天.福建柏与马尾松混交造林模式的环境效应与生长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3):126-13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