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提升的几点思考
2020-08-03张建强
文/张建强
经过十余年的推广与发展,都市型现代渔业在全国各地完成了模式示范并取得成效,大连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在推广都市型现代渔业的进程中效益显著。作者阐述了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近些年取得的成效,分析总结了产业发展提升需要解决人才队伍建设、渔业装备现代化、渔业功能开发多元化等方面的问题,并就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根据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号)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三去一降一补”要求,紧紧围绕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努力推进大连海洋渔业产业减量提质、增收增效,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来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是大连市转变发展思维,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海洋渔业需求的任务要求;是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实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形势变化,实现产业功能体系转型升级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笔者分析了当前大连市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本地特点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以期为都市型现代渔业的高质量发展及转型升级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一、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基本情况
渔业产业是大连农业的优势产业,渔业经济是大连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的基本情况,许多学者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2012年,刘文展通过研究大连都市型海洋渔业支撑体系建设,认为大连市海洋渔业仍处于传统海洋渔业向都市型现代海洋渔业的过渡阶段,与都市型现代渔业建设要求仍存在着很大差距。2017年,张瑜等通过对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指出大连自2013年开始积极发展优势效益性渔业,突显渔业观光休闲特色,休闲渔业产值自2012年后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另外,从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也能反映出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的情况,2010年,卿固等对全国具有代表性的21个城市通过设立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果得出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得分全国第八,处于中游水平。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大连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南京,由此可见,大连都市型现代农(渔)业产业近些年发展速度迅猛,已跻身于我国前列。
二、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大连虽然在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与发达城市相比,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升级仍面临部分问题。
一是行业从业人员及渔民发展都市型现代渔业的意识仍然不强,专业人才匮乏、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都市型现代渔业高层次深入发展理念。另外,从业人员等对都市型现代渔业的定义、功能及基本特点认识不清楚,对发展都市型现代渔业在改善渔业基础设施、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特色渔港、实现乡(渔)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二是都市型现代渔业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整体科技水平较低。实现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管理理念对渔业产业的改造、装备与管理是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之路,然而当前大连市都市渔业仍处在生产经营主导型的初级发展阶段,仍以传统粗放经营为主,产业链短,存在高耗低效等问题。
三是渔业多元功能开发不够。当前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在突出渔业的科普、文化、休闲及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方面不强,多元化发展模式少,如主题公园式养殖场建设、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渔业产业化链条延长及一站式专业化经营服务建设等方面发展较慢。
三、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升级推进措施
一是继续加大发展都市型现代渔业的宣传力度,重视都市型现代渔业人才体系的构建。让更多的行业从业人员及渔民了解发展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的途径、方式、方法及重要意义,提升都市型现代渔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构建类似上海“创业、职业、产业”三“业”一体的渔民培育体系,加强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围绕行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人事相关政策制度,设立都市型现代渔业科技人才发展基金,制订人才发展计划,强化符合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保障体系。同时,政府或相关部门机构应鼓励、引导从业人员围绕改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渔业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发展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
二是大力开展高水平渔业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建设。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及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可用于发展都市型现代渔业的水域和资源也在逐渐缩减,唯有走渔业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建设等现代渔业发展之路,才能保证渔业产量和产值。渔业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建设标准提升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要深挖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资源,尽快将现有成熟的科研成果在渔业产业领域转化,依托大连海洋大学教育部设施渔业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适宜大连都市现代渔业建设与发展的新标准,努力实现渔业装备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如可根据产业区域与海洋距离远近程度开展工厂化、网箱及深水工船等智能化发展模式。同时,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标准的提升也能为发展休闲渔业、观光渔业、创意渔业及“互联网+”渔业等关联产业提供基础保障。
三是积极开发渔业多元化功能。大连“三面环海、一面依山”,拥有山地丘陵、森林沟域、滨海岛屿、平原河谷多样并存的适宜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环境空间。要充分发挥大连地区的地理区位特色,推进现代渔业多元化发展。可结合各县、区的山水优势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度假型都市渔业,如城镇中的零散水域可发展观赏、休闲垂钓等生态娱乐型都市渔业,城中心区域海域可发展渔家乐、水上娱乐等综合服务型都市渔业,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充足的区域可发展科普展示型都市渔业,较偏远的海岛可发展渔民节、赶海拾贝等具有海岛文化色彩的体验型都市渔业。
四、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思路
为使都市型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更加成熟,要聚集更多资源、理顺各种关系、突破多重障碍,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产业发展要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增长,逐步建成产业功能结构与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高效利用、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与品牌影响显著的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可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发展体现本地优势特色的都市型现代渔业,服务于区域核心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大连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要构建体现核心城市地位、产业竞争优势、滨海山地特色、功能拓展融合的都市型现代渔业体系。充分利用滨海山地环境条件形成的都市型现代渔业的综合竞争优势,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产业,培育地方名优品牌,形成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新型渔业业态。
二是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示范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政府对发展都市型现代渔业的作用,以全域城市化为契机,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创建城乡一体科学发展的都市型现代渔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先行示范区。完善与金融、保险机构的合作机制,支持提供产权交易、科技保险、期货交易、投融资服务等金融创新服务的建设,畅通融资渠道,推进都市型现代渔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助力涉海涉渔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资源调配、人力资本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文明创建等方面的涉渔体制改革力度,健全信息、目标、决策、激励和利益机制的创新支撑体系;增强都市型现代渔业的发展保护、投入及共同协助的意识,引导和扶持都市型现代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适合大连都市型现代渔业长效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渔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渔业生产加工基地为主体,对照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和实施都市型现代渔业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扎实开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三是完善渔业科技转化机制,建设渔业科技创新平台,鼓励渔业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或专有技术到企业兼职、入股或创业。继续稳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强渔业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宣传、展示和推广,提高渔业科技成果研发创新和转化推广的能力;建立渔业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共享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拥有的成熟、待转化渔业科技成果或相关资源;健全科技与服务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与推广基地的紧密对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研发与转化科技成果,提升生产力水平,形成集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技术依托等方式于一体的渔业科技研发、转化及推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