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不同植被类型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2020-08-03白社娟

绿色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乔木群落植被

白社娟,赵 珲

(1.三门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三门峡 472000;2.三门峡市林业工作总站,河南 三门峡 472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大,对不同植被下的多样性进行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地势环境较差的地区或是受到长期砍伐的地区,植被多样性较少,不利于该地区环境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进行实际调查工作,再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植被多样性。根据对目前的研究文献检索发现,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参考资料相对较少,多数研究仅限于某一地区或是某种特定的植被类型中的研究,对不同植被种类下的植物多样性研究则相对较少。对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各种植被类型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固碳能力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2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研究区域为三门峡地区,三门峡地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处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2 ℃,年平均降水量为623.95 mm,年平均日照时为2354.3 h。该地区的降水量较少,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加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地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植被生长也较为困难,植物多样性较少。此外,该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典型的受人为破坏严重,与燕山秦岭山等与其相似。具体来说,生物种类主要包括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草丛。此外,该地区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原因,植被受到了大量的砍伐,使得原本的植被类型转变成次生旱生灌草丛,植被也大多为人工培育组成的耐旱植物。

3 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调查

根据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当地森林拥有多种植物类型,具体有:侧柏、刺槐、栓皮栎、黄连木、臭椿、火炬树;天然植被灌木种类有:酸枣、胡枝子、黄刺玫、连翘、杠柳等;天然植被草本组成种类有:狗尾草、蒲公英、百草、紫花、野艾蒿、地丁、隐子草、地黄等。

此次研究中该地区内的33个乔木样地中的两种群落结构类型做出了分析研究,其中一种为植苗造林植被所形成的侧柏林植被,原来种植时均为植苗造林的纯林结构,经过多年生长,基本保持纯林结构。一种为原来播种造林产生的人工刺槐林、栓皮栎林,经过多年的生长,全部为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有侧柏、刺槐、栓皮栎、黄连木、臭椿等。在所调查的样地中,多数样地只有 1 种或 2 种乔木优势种,因此,研究区域的乔木物种多样性极低,群落结构简单。

此次研究中对该地区灌木、乔木植被类型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公式计算后,其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灌丛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多样性指数

表2 乔木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多样性指数

因此,通过此数据得出,灌木指数(Simpson)、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Pielou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在乔木演替阶段,从乔木演替初期到演替后期,灌木(Simpson)指数逐渐降低,而(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乔木演替初期和中期的物种多样性数值 ,这一主要原因和该地区的人为干扰有关。此外,在进行播种造林植被恢复措施下,乔木林不同阶段的多样性稳步提高,同时物种之间的分布也更加均匀。

4 不同森林群落的植物固碳能力

根据研究得出,影响植物固碳能力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群落结构、密度、郁闭度以及平均胸径等,而通过增加植被多样性可以间接提高这一点。但各研究人员的结论都存在差异,例如有学者认为,影响植物的固碳率和碳密度的直接原因是森林郁闭度,同时还做出了研究,通过选择人工林、次生林等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一定时期的试验观察得出,森林群落的郁闭度越高,实则碳密度及固碳率也就越高,反之,森林群落的郁闭度越低,则碳密度也就越低。还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植被的固碳率会受到森林群落密度的影响,如森林群落的密度越大时,植被固碳率则越大,但对植被碳密度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而笔者通过各研究资料时则发现,相比单混的阔叶林或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等的碳密度和固碳率则较高一些,但由于混交林再群落密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固碳能力则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5 讨论和建议

5.1 讨论

上述研究中,笔者通过实际地区对植物多样性以及各个时期的演替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但就不同植被演替期间的生物多样性都会出现变化。就本次研究的植被类型中由于地区的特殊环境使得生物多样性较低。

此外该地区的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植物多样性带来影响。例如,本文所调查地区,除地势环境较为恶劣外,早期当地大量砍伐树木,对植物的多样性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也不利于当地环境的发展。

5.2 建议

5.2.1 提高植被多样性建议

(1)政府重视。政府的决定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导向,对此,为了提高各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就需要政府参与进来。首先,政府要足够重视,让周围居民看到提高植被多样性,保护植被的决心。再通过行动,如加大植被的种植、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如此一来可以带动全民参与,吸引社会热心人士一起进行种植,从而有效改善当地植物多样性较低的问题。

(2)建立法律法规,加强保护。植被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在偏远地区,仍存在乱砍滥伐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制定法律法规等硬性措施,对私自砍伐、毁坏树木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除此之外,还可以安排护林人员定期巡视。

(3)提高植物配置以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研究。应加强对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工作,为植物多样性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源库。加强植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以及野生植物品种的研究和驯化。栽种符合该地区环境条件的植物,并由相关人员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且有助于发现野生植物品种。

5.2.2 提高植被固碳能力建议

通过以上的实际论证分析可得知,纯林的固碳能力相对较弱,那么这就需要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固碳能力。在植被营造森林群落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各种植被的混合种植,如将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相结合,通过积极增加层间植物,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搭配乔木层树种的高度,使得群落叶面积在树冠分层下能够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还要加大森林抚育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提高植被的固碳能力。同时,及时调整森林密度,保证植被具有更合适的生长空间。

猜你喜欢

乔木群落植被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下)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深析乔木移植栽培技术
找出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