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环境:建构幼儿主动学习的新形式
2020-08-02李茜
李茜
主题背景下有效的活动环境可以促进幼儿链接已有经验产生思考,进而推进及拓展幼儿对主题内容的认知、了解,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聚焦主题活动环境,追寻幼儿的脚步,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通过有趣的、可参与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引导幼儿在体验和探究中不断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实施的形式
主题活动环境离不开幼儿,教师应基于幼儿视角,以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经验的相对稳定性为基础,用“讨论(问题冲突)——解决(积累方法)——验证(经验总结)”等形式建构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见表1)
在主题活动环境行进时,教师可结合不同幼儿年龄特点,适时调整并不断生成幼儿需要的活动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二、实施的策略
(一)基于儿童视角:从“预设”走向“生成”
以信任幼儿、欣赏幼儿,帮助幼儿建立积极学习的自我形象为内核,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感受、聆听他人意见、主动辨析能力,打破以往为了环境而环境的方式,从幼儿原有经验出发,探寻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生成未知的探究点,建构能推进主题行进的活动环境。
如在“我很特别”主题活动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年级组讨论预设了“特别的我”主题框架。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自己内在的本领产生了兴趣和疑问。于是,教师及时对主题活动网络进行了调整,聚焦“特别的我”和“更好的自己”两个脉络展开系列活动,很好地满足了幼儿认识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而努力的过程需求。(见图1)
(二)主题环境形态: 从“单一”走向“多元”
教师通过挖掘主题活动环境课程内涵,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并开展活动,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生活,在丰富的活动中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快乐学习,萌发探究欲望,在开放、自主、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自我成长。如,在“玩转湖城”活动中,教师和家长一起寻找课程资源开展活动,通过参观丝绸博物馆、皮影艺术博物馆、养蚕基地、寻找石板桥、裁缝店等,提供丰富的机会让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帮助幼儿进行有意义的链接,促进他们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三)探究生命过程:从“静态”走向“动态”
价值观决定着主题活动环境的形态,其实施的重要目的是唤醒和激发幼儿的生命成长。教师如何看待主题活动环境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经验。当主题活动环境隐含的价值追求更多地聚焦在发掘幼儿的兴趣和优势,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思维能力和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时,课程形态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动态化课程。在生成活动“神勇的消防员”中,教师通过亲子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消防中心”,了解消防员的工作,丰富幼儿对消防员的感性认识,并基于幼儿对消防车的兴趣,实地参观消防车的内部结构,认识消防器材及用途。为更好地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组织开展了艺术类的绘画活动,引导幼儿畅想未来的消防车并进行讨论,观看视频了解消防员救火的英勇和辛苦,最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文明标语,警示自己及他人增强消防意识。多形式的活动促使幼儿更加深入地探索职业特点,获得更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幼儿只有在“活”的环境中才會产生互动的行为。教师在直观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进行思维碰撞,明晰了主题活动环境是什么,包含哪些维度,怎样的环境能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哪些班级中蕴含了教师对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思考,让环境向幼儿发出无声邀请,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