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渗入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
2020-08-02周芬
周芬
【摘要】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形态的丰富,初中生接触的媒介种类越来越多,“手机控”以及“低头族”也正在向青少年人群蔓延。信息化时代下,初中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其个体的长远发展。本文在调查和分析初中生媒介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尝试着在初中历史课中渗入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和自学能力,正确对待各类媒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观念。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初中生;历史课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教育也随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从英国学者和丹麦研究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到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一些大学也有开设媒介教育的科目,但在我国,媒介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媒介教育具体如何实施研究甚少。国内研究者对于媒介素养研究大概始于21世纪,但是我国的研究者大多注重于研究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发展状况,对初中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研究较少,如吴鹏泽、杜世友的《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少有实践,大多数仍处于理念推广期;张男星、王炳明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中发现大学生在媒介水平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他们对媒介道德规范的认识较模糊和媒介能力整体水平较低等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书籍、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得到迅速发展,媒介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的网民规模以及初中生网络人数的快速增长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多集中在大学生这一群体,而忽视了自媒体时代下媒介素养教育应适应所有公民特别是刚刚大面积接触媒体的中学生。同时,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总是以一个单独的研究点作为研究,并没有融入具体的学习科目。因此,本文通过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着重探究信息化时代下历史课程的开发和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将对初中生历史观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
一、初中生网络媒介使用情况调查和分析
本次调查以东莞市茶山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通过网络答卷的方式进行。
(一)初中生的网络媒介使用情况
1.上网方式
通过圆环图,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上网方式,其中86.05%的同学使用手机上网,13.95%的同学是电脑上网。
2.上网地点
通过条形图,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上网地点基本上是在家里,但也出现在图书馆以及其它地方上网的现象。
3.上网时长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每天上网1-2小时的孩子占比38.37%,30.23%的学生每天上网3-5小时,1小时以内的学生占比16.28%,还有15.12%的学生上网超过5小时。
4.网龄调查
从此表可以得知,学生网龄一般是集中在3年以内。但是,有17.44%的孩子网龄已经达到了5年以上,年龄较低的学生网龄较长,由此可见,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各个学校很有必要承担媒介素养教育者角色,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培养优质公民。
5.上网用途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学生在网络当中一般是听音乐、玩游戏、聊天等,部分学生有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的习惯。
6.遇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
在碰到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找同学讨论,也有部分学生会上网查找资料,但是对查找资料的手段还不是很清晰,大部分的会直接网页搜索,说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媒介素养意识,但是媒介素养水平处于较低状态。
7.父母对于孩子上网的态度
通过此圆环图可知,对于学生的上网问题,有部分家长是支持的,也有部分家长反对,还有一部分家长是放养状态。
(二)初中生媒介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生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学生有一定的通过网络学习的意识,但是寻找知识的手段单一,除了百度之外,不知道其它的寻找知识的方法,这将不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自控力比较差,大部分的学生上网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沉浸在游戏、微博以及各种网络八卦里,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部分学生网龄较大,对于他们来说网络的目的就是消遣,长此以往,学生的心身都将受到影响;父母方面,在信息化時代,使用网络不可避免,因此,部分家长对于学生使用网络是持支持态度,但是也有部分家长反对,反对的家长大多是因为学生沉迷网络,而不是通过网络学习。
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应妥善积极地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将历史学习和媒介信息解读能力结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以更加新颖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最终将达到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我校历史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
二、初中历史课渗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双师教学
初中历史学科是初中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评价也有了新的标准。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鼓励使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传统中学历史课堂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因此,课堂的高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双师教学”是一种由国家财政支持的,旨在促进教育均衡的、公益性的、创新型的远程教学模式。通过双师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历史课堂,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核心。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双师教学的实际运用能够发现,这种形象生动的形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课堂效率,以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为主”是一堂优秀的课基本要求,在双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媒介素养教育渗入历史课堂当中,培养学生收集知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并通过一定的途径给予学生选择媒介的权利,搭建学生自我表达的平台,探索出适用于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综合实用性人才。
(2)小组合作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基本理念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回归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不谋而合”。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方式。历史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科目,再加上历史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文科科目,学生往往对其缺乏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改革。目前来说,小组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应用得当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巧妙地将学生吸引到问题上来,再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媒介平台提供的参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出合理的答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在小组讨论前应对课堂做一些调整以便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第一步:合理分组与分工,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第二步:明确目标,精确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明确好目标,以便学生完成小组任务;第三步:营造氛围,培养意识,在小组合作前教师应进行总动员,为学生营造好氛围;第四步:善于调控,适时指导,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以便合作更加深入地进行,保持良好的纪律;第五步:建立机制,科学评价,小组中应当有竞争,而竞争的话应该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科学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方式,在过程中融入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在信息化时代下能成为信息的掌控者,而不是追随者。
三、初中历史课渗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
(1)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下,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媒介形态也丰富多样,初中生接触的媒介类别呈现多样化趋势,网民也正在向低龄人群蔓延。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及多面性,导致了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部分大众媒体为博人眼球,不顾社会公德与责任,制作出一些低劣的历史作品,这些作品往往违背和歪曲了历史事实。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准确性,更会使三观还未形成的中学生树立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由此,中学生的历史教学应妥善积极地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将历史学习和媒介信息解读能力结合培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在融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已成为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教师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技术同教育的融合及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推进。目前来说,初中教师具有一定的媒介使用能力,并将大众传媒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极大推动了历史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还有利于推动教师的终身发展,提高教师的自身媒介素养。
(3)對学校发展的影响
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制定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政策以及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具备完整的规模,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抵制谣言、遵守网络道德秩序,这对于促进形成健康积极的班风、校风,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十分有益。
四、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刻不容缓。目前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课程中比较常见,但以目前的形势来看,网民已向低龄人群蔓延。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落地载体,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使学生获得信息辨识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了解最新的媒介渠道,这对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及终身发展都极为有益。
初中历史课堂融入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还能解决学校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问题,通过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这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新增设一门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难度和教育支出。以往的历史教学多注重让学生在课堂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课外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在历史课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既丰富了现有的历史教学理论,也提高了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和是非判断能力,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发减少了难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观念。
参考文献:
[1]徐雯.浅谈媒介素养的意义及实施[J].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暨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2004.
[2]袁娜.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贺琼.广西农村学校“双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7.
[4]杨晓宁.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2.
[5]耿益群,徐玥.近十年国外媒介素养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