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沟通,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
2020-08-02周晓瑜
周晓瑜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爱的教育
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于班主任管理工作来说,如何把爱渗透到班级管理、教学工作中是一大难点。每一个人对于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对于爱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班主任不仅要学习教学、管理经验,还要研读教育心理学,了解小学生成长历程中最需要的心理辅导,用爱打破师生关系之间的壁垒。
一、以爱为核心,倾听学生的心里话
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个学生,小荣是班上的体育委员,体育成绩优异但是不善言辞,突然有一天,班里学生告诉我小荣和美术教师吵架了,并且打碎了教室的一扇玻璃,左手受伤了一直在流血。我赶到教室带小荣去医院包扎伤口,一路上或许是孩子感到内疚和害怕,低着头一语不发。我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要冷静下来,让学生有一个解释的机会,而不是一味批评、呵斥孩子,而是要用爱打开小荣的心扉,让他主动和我说实话。我并没有马上追问他是怎么回事,只是安慰他伤口不严重,一会好好处理伤口,很快就会好起来。小荣眼含热泪地看着我,低低地说了一声“老师,我错了”,我只是轻轻抚摸他的脑袋,安慰他没有关系的。我告诉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和教师吵架都是不对的,可以私下和教师或者向我反映,伤害自己的行为更是不应该有的,要懂得保护自己,小荣听完以后欲言又止,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沉默,我想可能是孩子还不够信任我,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引导孩子,了解这件事情背后的隐情。
二、以爱为沟通桥梁,建立师生信赖的关系
自从上次那次事件以后,我通过小荣的朋友了解到他平常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妈妈常年在外,不过小荣不喜欢别人提起他的家。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担心父亲照顾不好小荣的伤口,对小荣家进行了家访,小荣的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货车司机,经常早出晚归,忽略了对儿子的照顾和交流,粗心的父亲甚至没有发现儿子的左手受伤了。我有些理解了这个孩子隐忍、沉默的性格,批评了小荣的父亲,向他讲述了孩子的受伤经过,希望他能和孩子多多交流。很快我就收到了小荣的来信,他希望能和我单独谈一谈,我把谈话的地点放在了操场上,这是小荣身为体育委员最自信和喜欢的地方,小荣和我详细说明了那天和美术教师吵架、打碎玻璃的经过。原来是班上几个学生谈起了小荣家里,小荣气不过说了几句希望他们不要再说了,正好被美术教师发现,批评了他几句,小荣解释了几句,美术教师却不相信他,认为他是在辩解,小荣一时情急打碎了玻璃。我感觉小荣介意的是同学的议论和美术教师的不信任,我代替美术教师道歉,希望小荣理解美术教师管理班上50多个学生的难处,没有看到全部过程,你要理解教师,但是你也要向美术教师道歉,不应该和他吵架。小荣很痛快地答应了给美术教师道歉,我很欣慰孩子是非常懂事的,我询问他为什么这么介意同学说他的家庭,孩子沉默了很久才说,他的妈妈外出打工不在身边,他很羡慕别的同学有妈妈接、有妈妈做饭,我马上意识到孩子这是缺失母爱的典型表现,一提到妈妈他就会敏感而暴躁,我鼓励他把自己对妈妈的思念告诉爸爸妈妈,得到他们的理解。这次谈话以后,我感觉小荣像是卸下了心理的重担。爱是真正的沟通秘诀,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信赖教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建立师生彼此的信赖和支持关系。
三、坚持做好家访工作,携手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在走访小荣家庭的过程中,向他的父母传达了孩子由于母爱缺失造成了敏感、不爱说话的问题,同时向他的父母介绍了科学的教育观,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希望他的父母可以协调好,希望他的妈妈可以回到小荣的身边,陪伴孩子的成长。没过多久小荣高兴地告诉我,他的媽妈回家了再也不会外出打工了,我鼓励他把对妈妈的思念当面告诉妈妈,几天以后小荣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她感谢我对小荣和他们家的关心,儿子给她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以及以后会好好学习照顾他们。我在这个学生的身上,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在学生面临困难,积极寻求家长的帮助时,要关注孩子心理上的变化,而不是打骂、呵斥,让学生回归到正途上,克服暴躁、敏感、叛逆的心理。
四、建立互信互爱班级制度,提升班级凝聚力我在班级管理中鼓励学生要互助互爱,当同学有困难时,要积极提供帮助,携手成长是我的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中我不会大包大揽,而是和学生共同管理,指导学生自己建立班规。我还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了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发挥所长竞争班级职务、分担班级各项工作,师生携手为班级争得了很多荣誉,班级凝聚力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