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孩子学会珍惜

2020-08-02马富山

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会意识家长

马富山

鲁迅先生说:“懂得珍惜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生活,学会了珍惜的人生活才能更加美好。”珍惜意识的养成是孩子成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直接关系着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否很好地立足。但是,现在许多孩子都不懂得珍惜,珍惜意识十分缺乏,他们不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倾向明显。因此,珍惜教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

珍惜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认识珍惜、理解珍惜、实施珍惜,形成珍惜意识,养成珍惜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在珍惜教育的过程中帮孩子构建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珍惜意识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需要孩子亲身体验,并且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和能力。

珍惜意识淡薄的原因

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落、家长的每一次陪伴及言传身教都是最好的教育资源。目前,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好习惯。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容易导致孩子任性、推卸责任、珍惜意识淡薄。另外,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孩子得到想要的东西太容易了,这也增加了孩子理解珍惜意义的难度。想让孩子知道“获取”的不易,应该让他知道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社会因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絲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奢侈浪费和享乐之风不断滋生,并在一定程度上蔓延。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孩子容易受不正确消费观的影响。因此,对于家庭幸福、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珍惜节约的意识和习惯更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因素。在分数指挥棒的影响下,有些学校片面追求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珍惜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缺乏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很难形成珍惜体验,也就达不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另外,有些教师也没有起到示范作用,他们在学校的一些行为甚至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负面影响。所以,孩子的珍惜意识淡薄与某些学校“重智不重德”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进行珍惜教育

榜样示范。教育不是被动的,应在渗透和感染中实现。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日常生活中自己的点滴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孩子,使孩子从中受到启发、鼓舞。同时,让孩子明白珍惜的含义,明白为什么要学会珍惜,该怎样珍惜,进而达到培养孩子珍惜意识的目的。比如,教育孩子节约用水,父母应首先做到不浪费水,能随时关好水龙头;教育孩子节约能源,老师、家长要做到随手关灯……这样的榜样行为会使学生得到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进步。孩子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是最真实的情感,是最朴素的声音,是最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因此,榜样示范能够很好地教育孩子珍惜眼前、珍惜经历过的这一切。

谈话引导。针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老师、家长要进行充分了解,结合孩子的知识和经验,从身边入手,在平等的谈话与交流中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孩子的道德认知水平,把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引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如发现孩子有浪费现象,老师、家长要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谈话,引导他们改正不良行为。

活动体验。无论什么活动,不仅要重视真实的感召力,还要重视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如劳动节,老师会要求学生回家后帮父母劳动一天,体验家长劳动的不易。家长要抓住这种机会,配合老师,让孩子真的劳动,不要敷衍老师,要在劳动中教会孩子珍惜的意义。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教育孩子搜集废旧物品,将卖掉的钱存起来,捐助贫困地区的孩子,献上自己的爱心。每逢节假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义工活动,或让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利用寒暑假体验生活,从中体会赚钱的不易。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珍惜意识,而且能锻炼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相互学习。同伴的体验、经历、感受是引发共鸣的最好途径。让孩子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让他们相互判断、评价,并得出结论,明白道理。孩子之间的交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感染性,一人学会珍惜,他人也能看到,也能体会到,自然就会效仿。

渗入实践课堂。班级在集体活动中挖掘珍惜教育的素材,开展以“珍惜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珍惜意识,让学生感受珍惜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赛、辩论赛、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比如,为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可以开展环保卫士、节约标兵评选活动,引导学生节约资源。这样,在集体活动中教育学生,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会欣赏,学会谦让,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教育孩子珍惜生命

珍惜时间、珍惜机会、珍惜粮食……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珍惜生命的基础上。首先,我们要教育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因为一时冲动,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甚至丧失生命,那将是无法挽回的。其次,要教育孩子学会善待自己,安慰自己。如果遇到苦恼或难题,可以寻找合适的方法排解,逃避与轻生是最愚蠢且对自己和他人最不负责的做法。再次,要告诉孩子,人的一生是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的结合体,既不要指望它会一帆风顺、常胜不败,也不要认为它会永远失意,要鼓励孩子敢于在挫折面前选择坚强,要有永不言败、永不怕输的精神。最后,不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并适时给予指导。同时,要教会孩子表达、宣泄情绪的正确方法。

只有懂得珍惜的人,才会得到大家的欢迎,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珍惜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孩子只有在成长中亲身体验到珍惜的重要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才会内化成一种好的习惯。

(作者系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第六十一中学教师)

(责编宋行军)

猜你喜欢

学会意识家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家长错了
学会分享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家长请吃药Ⅱ
消防意识
犯错误找家长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