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现状研究

2020-08-02刘行陈旭

各界·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育人传统政治

刘行 陈旭

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形成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的关键阶段,本文重点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现阶段文化育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提升文化育人占比,创新手段,繁荣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关键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

思想政治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大特色,是塑造高尚人格和独立思想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最为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群体,如何在大学阶段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关系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青年人自身成长。为此,在文化育人视角下,探讨高校思想整治育人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文化育人重视以人为本,同时依托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现实文化,对高校向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形式,同时借助于多元化的教育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行文化育人工作,能将传统较为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为一种适合于学生思想观念的,贴近学生成长的,受学生喜欢的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精髓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目标和方针的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不仅有生存、就业等现实需求,还需满足其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成长。借助于文化育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文化的丰富内涵,实现大学生精神世界和现实成才需求的有机统一,满足其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成长。与此同时,文化是社会的以凝聚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社会人”归属感的最根本来源,加强文化育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学生融入班级集体和校园生活,加强社交能力,在沟通交流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在进行科学文化传授的同时,还肩负着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实行文化育人观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能为国家培养更为全面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能为社会主义文化服务,在不断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创新民族文化内核。

二、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面临的挑战

(一)面临多元文化的竞争

现阶段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文化与海外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特征日益凸显。我国现有的文化格局和文化体系面临着诸多冲击和挑战,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为各种新興的话语权提供了表达的形式。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能够借助于更多的渠道得以满足,学生的思想成长并不遵从于单一的声音和渠道,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社会结构的演变造就了一种文化失语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发生了更深层次的变革,社会文化体系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新的整合。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在逐渐消散,更加适合于大学生精神世界和文化成长的教育话语权尚未完全建立。调研中发现,部分年轻人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种天然的抵触心理,这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呆板,惯于教育灌输,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新型文化传播途径和新兴的文化类型发展十分迅速,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同时多元文化和全球文化如何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失语现象。

(三)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导致其难以形成群体性的文化共鸣

当代大学生的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社会机遇更多,视野更加广阔,同时相关研究也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考更加独立和务实,分阶段的特征差异更加明显。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学分制分专业招生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传统的班级管理概念更加淡化,学生之间的交往趋于非正式化和碎片化。文化育人工作需要一个群里内达成共识的文化环境,小众群体文化和亚文化类型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一文化基础。上述行为特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也导致其难以形成群体性的文化共鸣。

三、借助文化育人观念,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提升文化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比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贸易往来逐渐密切,文化沟通相互渗透,一方面与中国国情不符的文化进入到国内乃至校园中,导致高校学生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做出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崇洋媚外,将传统文化视作糟粕,缺乏民族自信。在此背景下,应不断提升文化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加强文化宣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其次,高校教师在课堂讲座中融入传统文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既要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要重视现代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在思辨与传承之间取得平衡,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

(二)创新文化育人手段

随着我国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升级,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模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是现阶段部分高校创新设计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文化育人互动平台,推动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施。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话起来,推动思想政治上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的文化育人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反馈的信息,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精准化的文化育人工作,并借助于多元化的文化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学生在思想领域和政治意识方面的薄弱环节。

(三)繁荣学生组织文化活动

校园中的文化活动是学生组织产生群体归属感并进行行为准则内化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学生个体社会化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借助于文化育人的观念,重视各类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学生团体的培养,在传统的党组织、班集体等正式组织之外,大力发展社团,学生宿舍,网络社群等非正式组织,学校或者学院应大力支持校园团体活动,大家优质校园团体活动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在评优中增加校园活动的分数占比,鼓励学有余力的高校学生积极投身于学生文化活动中,通过参与或者组织校园活动,提升文化育人的理解,使文化育人的理念深入到学生生活中。

(四)丰富文化育人内容,融入鲜活的素材

基于传播学的相应理论,对于文化水平高同时接受能力强的受众,将所要传播的观点寓于材料中是一种更为高效的传播方式。在文化育人中,教育者应将更多的鲜活事例,以小组研习和案例探讨的方式传播给高校学生,引导其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应注意的是,该种理论方法应重视大学生分年级理解能力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形成分层次、分年级的文化育人教学材料体系。

四、结语

文化育人是衔接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一种育人模式,基于文化育人的视角,多种育人资源可以得到充分融合并发挥各自作用,在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中,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课题名称: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现状研究,本课题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GS19032)】

【参考文献】

[1]吴斌.基于文化育人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239-240.

[2]郭树清,张艳凤.新形势下校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育人功能的路径研究——以唐山学院为例[J].科技风,2019(14):25-26.

猜你喜欢

育人传统政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少年力斗传统
政治法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