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应“战狼外交”论调
2020-08-02
有人认为中国外交已经放弃了韬光养晦的原则,变得更加强硬。果真如此吗?在5月24日的外长记者会上,王毅在回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有关“战狼外交”的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从来不会主动欺凌别人,但同时,中国人是有原则、有骨气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部分国家政客及媒体对中国多次进行毫无根据的指控和污名化的行为,中国外交积极发声,多次强势回应。由此引发的有关中国“战狼外交”的论调甚嚣尘上,有人认为中国外交已经放弃了韬光养晦的原则,变得更加强硬。果真如此吗?
“战狼外交”的由来
所谓“战狼外交”,指向的是中国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活跃,中国外交看起来好像更“咄咄逼人”。但实际上,这其中有很多事例都是由于西方先抹黑、攻击甚至造谣中国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出手还击,这个场景的先后次序不能搞反。
外媒分析时也承认了这种“先后场景”的存在。英国广播公司5月13日在撰文中称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其中最明显的,是以言语攻击回应外界指责。
美国《外交官》杂志5月15日也刊文指出,从中国的角度看,所谓“战狼外交”,更多是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不公平态度”的直接反应。
在5月24日的外长记者会上,王毅在回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有关“战狼外交”的问题时明确指出,中国始终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从来不会主动欺凌别人,但同时,中国人是有原则、有骨气的。对于蓄意中伤,我们一定会作出有力回击,坚决捍卫国家的荣誉和民族尊严。对于无端抹黑,我们一定会摆明事实真相,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和人类良知。
之所以有“战狼”,是因为世界上有狼
《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往往会举一两个个别事件或一两位个别人物的观点,将其解读为中国外交“战狼化”。而在这些案例中,也都存在先后逻辑。
《华尔街日报》在5月19日的报道中,将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等人列为“战狼外交官”的代表。而实际上,卢沙野在4月28日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指出,西方媒体越来越密集攻击中国,而且这些攻击毫无依据。如果任由这些抹黑和攻击在西方舆论界扩散,非常不利于西方民众理解和了解中国。因此,中国在欧洲的外交官认为,有必要向公众介绍中国真相。因为过去中国从不回应西方媒体攻击,这次媒体发现中国居然反击了,感到震惊,所以认为中国外交更具“进攻性”,甚至“侵略性”。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5月20日也表示,总有一些国家少数政客、团体对华造谣抹黑。为此,中国外交官要把真相介绍给驻在国(外交人员所居留的国家)民众和媒体,还原事实、讲明道理。这既是为中国捍卫公平正义,也是为各方维护国际道义。他个人不认为“战狼”是合适的标签,“功夫熊猫”的比喻或许更贴切。
5月24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也谈了他的见解:“有人说中国现在有很多‘战狼,我觉得之所以有‘战狼,是因为世界上有狼。我鼓励各级外交官主动应战,哪里有狼,哪里就要主动出击应战,捍卫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分析,西方给中国贴上一个“戰狼外交”的标签,是为了束缚住中国回应的手脚,他们却可以随意无底线地指责中国。这也反映出西方有一部分人对中国成为大国强国始终耿耿于怀。贴上“战狼外交”标签,就是为了把中国崛起塑造成一种威胁,渲染中国的“攻击性”和“咄咄逼人”,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受到恐吓,并为之后继续肆无忌惮地攻击中国增加合理性。标签一旦贴上,你越回应和反击,就似乎越“坐实”了“战狼外交”这一指控。
在这样的背景下,阮宗泽指出,中国外交确实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不管怎么样,中国要有所作为,要主动塑造对己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与‘战狼无关”。
外交发力还需要多元组合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曾说:“我们在外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很多是很友好的,也有一些是不那么友好甚至怀着恶意,或者完全不讲道理的。”疫情之下更是如此。
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4月20日就曾刊发长篇报道,曝光《华盛顿邮报》和福克斯新闻如何炮制对华疫情阴谋论以及背后的真实意图,揭露美国媒体采访的所谓“科学家”,实际上是美政府机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的工作人员,而这一机构最初由美国中情局创立。“灰色地带”还举出多个例子,证明这些报道背后都有美国国家力量的身影。
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中国外交予以回应,然而事实是,中国的发声渠道相对单一和传统。有外交人士表示,相较于美国等国的系统发力,中国外交或者说外交部发言人更多时候看上去像是“孤军应战”。中国外交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每个工作日都举行例行记者会的外交部门,但也因此许多往往不隶属于传统外交范畴的事务都被拿到这里讨论,我们需要更多协作。
眼下,中国外交更多是“客场作战”,以疫情期间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以下简称慕安会)为例,这场吸引了3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77位内阁级部长出席,参会的政、军、学、商界人士逾千人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国除了王毅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仅有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以及其他3名学者出席。
2月1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慕安会上宣称,中国正寻求通过华为来输出其“数字专制”时,傅莹当场用英语回应道:“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入了各种各样的西方技术,而中国的政治体制并未受到这些技术的威胁。可为什么如果把华为技术引入西方国家的5G,就会威胁政治制度呢?你真的认为民主制度这么脆弱?”赢得台下一阵掌声。
不过,傅莹回国之后撰文道:“我们区区几名中国学者,要应对美国人铺天盖地的反华遏华声浪,深感力不从心。当世界形势如此快速变化之际,中国的国际角色和地位面临众多复杂的挑战,中国应该有更多重量级的人物出现在慕安会这样的国际论坛上,也应该有更多的中国学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接走向国际,参与到外交斗争中来,否则很难改变当前国际舞台上,在涉及中国的话题上,中国人的声音较弱的状况。”
(《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