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行为与健康知识教学探究

2020-08-02曹国建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体育教学

曹国建

[摘要]基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颁发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提出探索健康行为领域健康知识的研究及其教学策略。文章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之一的健康行为与健康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探索思考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在健康行为提升中的具体应用,从实践中落实体育教学中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众多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合理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行为;健康知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21-0019-02

2017年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出台,标志着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实施的开端。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其相关内容。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等方面。课程标准虽详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核心素养的基本方向,但并未明确提出体育课教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健康行为具体表现的健康知识,如果对其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进行梳理研究,则有利于今后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在体育教学研究中的发展方向。教师厘清研究思路,更好地推动核心素养中健康行为领域的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的研究,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健康行为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一、健康行为与健康知识的概述

1.健康行为的含义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狀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

2.健康知识的含义

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自我的精力充沛、为人处世的乐观态度、良好的睡眠质量、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体型及拥有较强的免疫系统以抵抗一般的身体疾病等方面。健康知识是指人们了解、领悟与健康有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在自我的生活中、学习中、事业中所表现出的内在健康特质和外在健康品行。

3.健康行为与健康知识的关系

拥有健康知识是健康行为的前提,有了一定的健康知识,才会促进健康行为的提升。健康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健康知识认知了解——教师传授的、学生自学的、氛围影响的、环境改变的;二是健康知识渗透吸收——心理方面的体验、生理方面的体验、精神状态的体验、个体行为的体验;三是健康知识掌握运用——个体遇到病状的自我调理、帮助他人渗透的健知灌注、利用课余参与的健知传播;四是健康知识延伸迁移——从健康知识到延年延寿的终身体育意识、从健康知识到强身健体的锻炼行为习惯、从健康知识到世界文明的强国追梦愿景。

大家都知道,健康知识是基石,健康行为是奠定在健康知识基石的前提下塑造出的外在特征,不断积累健康知识,加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才能有效地推进健康行为的积蓄,形成从量化到质化的过程,让健康行为的养成成为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核心追求。

二、基于健康知识维度下提升健康行为的实践探究

1.健康知识认知了解维度的实践探索

学生认知和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有课堂讲解、健康理论知识讲座、自我习得。身边同学、家长、朋友的健康行为的影响、自身周围环境的改变也会改变其对健康的认知。例如,学生一听到有艾滋病患者,第一反应便是要远离,认为他们是“危害群体的特殊人群,是不可靠近的。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可通过体育理论课的引导帮助学生站在科学的角度、医学的角度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如艾滋病由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生活中如何与艾滋病人相处、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等一系列的健康知识。待学生深刻了解到艾滋病这一病理特征是怎么回事后,即可解除心理上的困惑和疑虑。

2.健康知识渗透吸收维度的实戢探索

学生在学习健康理论知识后,将其渗透、内化、吸收到脑海中,外显的健康行为将会有不同的表现。经数据统计分析,我国有超过3成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医学上的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自杀倾向等,此种现象的出现与学生自身心理压抑(无倾诉对象)、长期学习压力(课业繁重)、家庭关系紧张氛围(冷暴力现象)、社会大环境(网络游戏诱惑)等各方面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通过适当的运动教学和健康知识讲授给予学生身体、感官、心理上的干预与正向刺激,让学生从压抑的状态中释放自我,身体和心灵上得到解压,找到生活中不一样的快乐,实现不一样的自我价值。

3.健康知识掌握运用堆度的实践探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当教师通过适当的健康知识传授之后,学生对自我的健康认知便会有初步的科学诊断,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肥胖学生的生活习惯与身材匀称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对比,引领学生自主分析、探索问题,从而使其有更加直观、清晰的感官刺激。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活中的实践教学是最接地气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体现。所以,学生要学会将学到的健康知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传播和分享,让健康知识传遍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帮助更多人。

4.健康知识延伸迁移维度的实践探索

体育教学中,教师单线教授健康理论知识,仅仅是让学生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安全、远离不良嗜好等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学生会乖乖去做这几件事吗?显然不会。那么,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进行知识的迁移。健康知识多维度迁移即教师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健康知识和会用健康知识。例如,出现生理疾病时,学生会第一时间想到打120电话急救或去到医院。出现了突发状况时学会灵活运用健康知识,知道把救急救命放在首位。纵观当下学生的健康行为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需要改善的行为习惯太多,教师要引导和告知学生养成哪些行为习惯是健康的行为表现,并将健康知识传播开来撒向每一个人。最终,让健康知识从让人延年延寿的健康意识迁移到强身健体的锻炼行为习惯、从健康认知延伸到世界文明的强国追梦愿景上。

三、结论

第一,健康行为的形成基于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认知,了解健康行为外显的过程就是了解健康知识认知的过程,学生有了一定的健康知识认知,会在生活中、学习中表现出一定的健康行为特征。因此,教师要将健康知识在学生青少年阶段,通过不同的途径让他们有所体验或亲身感受,继而让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品质。

第二,健康行为的提升是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渗透、吸收过程,建立在学生对健康知识认知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内化吸收一定的健康知识后,在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精神状态方面及个体行为表现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第三,健康行为的提高是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运用过程,是学生基于健康知识渗透内化成自我意识形态之后进行的层层深入过程。没有健康知识的认知、了解、渗透、吸收、内化阶段,便不会有健康知识的灵活运用阶段,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将其由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操作的实战化过程。

第四,健康行为的升华是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延伸、迁移阶段,一种知识的习得不是单单地运用于某一种行为,某一种知识在各行各业领域中得以体现与发挥,便是某一种知识价值的最高体现。

第五,健康行为的养成是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核心,健康行为的提升是健康知识灵活运用的结果,健康知识习得与健康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同进退、共发展的关系。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健康行为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掌握运用的过程,健康行为的养成是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核心追求,也是其永恒追求。

總之,健康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传授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学生健康行为的表现并不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可以达成与终止的目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假以时日,待学生长大成人,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是伴随其一生的珍贵财富。因此,内在的健康知识已经转化为外显的健康行为,学生只有以健康知识作为基础认知保障,发展、改善、提升自主健康行为才会有意义。学生具备健康行为应该一直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姚蕾,李铭函.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之间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J].体育教学,2019(1):19-21.

(责任编辑 黄晓)

猜你喜欢

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体育教学
高中生物中渗透的“医学健康常识”的探讨分析
上海市2008—2015年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变化趋势研究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及行为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健康知识及康复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