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国目前肿瘤防治现状看“健康中国战略”

2020-08-02陈晓慧向明夏海英成少华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7期
关键词:肿瘤

陈晓慧 向明 夏海英 成少华

摘 要: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国肿瘤发生、死亡的现状,以及从肿瘤防治机构的建立、肿瘤登记报告制度的确立、肿瘤高发区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精准医疗、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等视角透视建国以来我国肿瘤防治研究概况,指出“健康中国战略”对肿瘤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肿瘤;健康中国战略;肿瘤防治

肿瘤在人类历史中一直是比较罕见的疾病,但到20世纪30年代,肿瘤开始步入常见病之列,而恶性肿瘤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中国的肿瘤防治事业源远流长,建国71年以来,无论是肿瘤防治机构建设,抑或学科建设、研究工作及学术活动等都取得一些丰硕成果。但是,目前肿瘤防治仍是我国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国民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建设纲领,对于新时代肿瘤防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肿瘤发生、死亡的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18年底公布的最近全球癌症数据报告:2018年全球新增确诊病例约1810万,死亡病例960万。而我国有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以及死亡病例229.6万例,相当于我国占据全球癌症新发病人数的20%以上,我国癌症患病率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防控形势严峻。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在过去的10余年里,恶性肿瘤生存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

相对于全球癌症数据,我国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仍占很大比例。全球范围内,除了肺癌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其次为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而我国除了肺癌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其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总体形势来看,由于我国接种乙肝疫苗及在肿瘤高发地区开展综合防治工作,中国在内的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死亡率呈缓慢下降趋势。随着“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肿瘤早筛工作的开展,全民防治肿瘤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二、我国肿瘤防治研究概况

(一)肿瘤防治组织机构的建立

根据卫生部资料2014年国内肿瘤医院总数在128家,根据《中国肿瘤医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肿瘤专科医院151家,平均每省不到5家。另外,全国还设立有专业的肿瘤研究所(如上海市肿瘤防治院)、現场防治点、基金会(癌症基金会等)、协会(如中国肿瘤协会、中国抗癌协会)、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及专业的杂志(全国肿瘤学期刊)、报纸等。

(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的确立

上海市1963年建立了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上海市肿瘤登记是一个以全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包括恶性肿瘤新病例、肿瘤死亡病例和新病例生存资料的收集。其他地区也相继建立了肿瘤登记报告制度。为加强肿瘤登记工作规范化管理,健全我国肿瘤登记信息系统,掌握我国恶性肿瘤的流行状况与疾病负担,2015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肿瘤登记管理办法》。目前全国建有肿瘤登记处574个,覆盖4.38亿人口,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我国癌症发病、死亡、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此《办法》的制定,有助于“三早”有效开展。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设立国家癌症中心,承担肿瘤登记等信息收集工作。《办法》与机构的设立,使肿瘤防治有一定的制度保障。

(三)肿瘤高发区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深受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于1975-1978年组织了全国第一次以恶性肿瘤为主的1973-1975年间全国人口3年全死因回顾性调查。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的绘制,为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和各级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打下了重要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先后对河南林县(今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山西襄垣县子宫颈癌高发区、江苏启东、广西扶绥县肝癌高发区、云南肺癌肿瘤高发区、广州鼻咽癌高发区进行重点防治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技术研究成果。肿瘤高发区的研究是中国在肿瘤防治工作的亮点之一。通过高发区的试点研究,全国肿瘤的发病率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开始下降。

(四)中西医结合研究

采用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是我国肿瘤防治研究的一大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恶性肿瘤尤其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提高5%~15%。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有助于减轻癌症病人在放化疗中的毒副作用,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五)精准医疗

近年来,肿瘤治疗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目前控制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近年来,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肿瘤的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为代表的精准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免疫治疗也获得了巨大突破,肿瘤的治疗也逐渐向大数据时代的肿瘤精准治疗转化。

(六)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

过去肿瘤治疗主要强调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及病理科等多学科诊疗,在“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中国战略规划指导下,肿瘤防控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覆盖癌症前期的预防及筛查、急病期多学科规范诊疗、慢病期跨学科管理的全方位、全周期肿瘤管理体系。“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模式不仅强调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同时也强调健康人群肿瘤的预防、高危患者的筛查和肿瘤治愈后伴随症状的对症及康复治疗、全程的心理治疗以及后期随访。实际上是两个维度的事,一个是在空间维度上,另一个是从时间轴上来进行肿瘤的管理。全方位全周期还涉及关注患者肿瘤以外的健康问题、肿瘤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的提出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具体贯彻执行。

目前我国的肿瘤防治在临床工作、研究工作、学术活动及对外交流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对于目前我国肿瘤防治具有战略指引作用。

三、“健康中国战略”对肿瘤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健康中国战略”是中共历代领导核心卫生工作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将医疗卫生工作确定为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在新中国建立后,确立“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等医疗卫生方针。邓小平医疗卫生思想以大局导向为逻辑起点,以工作抓实抓细为逻辑展开,重视节育政策和重视中医发展。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建设和医疗卫生体系。”胡锦涛也提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是以往历代中共领导核心卫生工作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尤其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突出强调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实现全民健康。

(二)健康中国建设从思想到战略的发展演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設,“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21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大政方针、基本方略、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突出大健康的发展理念,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明确了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系列部署,标志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思想到战略,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新征程。

(三)“健康中国战略”与肿瘤防治

为促进肿瘤疾病的关口前置管理,加强肿瘤防治宣传,1995年中国抗癌协会倡导发起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为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周活动广泛宣传抗癌防癌科普知识,有利于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和防癌抗癌意识,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同时通过宣传癌症的科学规范诊疗途径,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患者死亡率,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抗癌事业和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

另外,随着我国一级预防措施的实施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的增长趋势将会进一步放缓,随着早诊早治措施的普及,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会进一步提高,故加强肿瘤早期筛查对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全国不同地区的医院均有不同病种的肿瘤早期筛查。以北京为例,2008年在全国率先启动适龄妇女免费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试点。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上海市区级唯一的肿瘤专科医院,在“健康中国战略”的精神引导下,医院工作重点也逐渐由肿瘤诊疗延伸至肿瘤预防,依托“肿瘤医院—闵行”医联体,联合总院与社区的力量,2018年起与江川街道、颛桥政府启动肿瘤早期筛查及癌症风险评估等政府实事项目,提高居民对肿瘤的认知及早期率。

全世界每5名肿瘤患者中,就有1名是中国人;医院每5名死亡患者,就有1名是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费用,是普通疾病的5倍左右。其实肿瘤有1/3是可以预防的,1/3的肿瘤可以通过早期诊断治愈,还有1/3的晚期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正规治疗,获得长期的生存。因此,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战略,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对当下肿瘤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M].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版,第1页.

[2] 2018肿瘤年报,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位居全球首位,尤其这3种癌症要格外注意[OL].https://www.sohu.com/a/259911832_782458,2018-10-16.

[3] 家癌症中心刚刚发布: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OL].http://www.sohu.com/a/294679904_100129888.

[4] 2018肿瘤年报,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位居全球首位,尤其这3种癌症要格外注意[OL].https://www.sohu.com/a/259911832_782458,2018-10-16.

[5]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国肿瘤史料研究第二卷.[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7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7]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国肿瘤史料研究第一卷.[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50.

[8] 刘君玉,王汝宽.我国肿瘤防治研究现状[J].医学研究通.2000-05.

[9] 李鸿光.抓卫生促健康建小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2-06.

[10] 董超.三成肿瘤可预防,三成肿瘤可通过早诊断治愈[N].保健时报,2018-08-21.

猜你喜欢

肿瘤
《肿瘤预防与治疗》2021年总目次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切除“面积”中的“肿瘤”
北京肿瘤防治联盟(BJCA)
北京肿瘤防治联盟(BJCA)
滚蛋吧!肿瘤君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7年总目次
ceRNA与肿瘤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