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
2020-08-02吕恩祈
吕恩祈
/作者自画/
就读于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二年级,性格开朗乐观,健谈,喜欢与他人进行阅读分享。爱好广泛,如绘画、阅读、溜冰、打击乐。担任班上的历史科代表,喜欢收集古人逸事,追根溯源,发挥想象并加工创作。
门开了。
不堪重负的木门痛苦地“吱呀”一声,透进了星星点点的阳光,敌不过初春的风带着寒意强势挤进来,刮过屈原的肌肤,他没有动容。就像哀莫大于心死,他已经无力再动一根手指,战火落下的轰鸣声令人失措,声声击打在他的心尖,抹过去又折回来,千千万万遍,似乎誓把心尖磨成荒痍方肯罢休。他穿过木门,如行尸走肉。
走近曾经的宫殿所在地,踏过躺在地上烧焦的房梁,一片荒芜,寸草不生,燃烧的火光,血染红的土地,那样刺眼。他的眼里不断回放着昔日辉煌的宫殿大门轰然倒下的那一幕,可是,倒下的又何止是大门呢?
想起上一次来到这里,已经是十八年前的事了吧。
昔日的宫殿,有金玉镶嵌的大门,洋溢着逼人的贵气和不可侵犯的孤傲,庄严而大气地敞开着。大门它可曾想,它的自命不凡与睥睨万世,会让它成为所有楚人的思想的牢门?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大殿的每一片砖瓦上,为屋檐镶上一层金边,那是盛世太平的幻觉。他继续逆着光走来,仿佛带回了所有不堪回首的记忆。
走上殿内,扑面而来的依旧是梦魇中最不想看到的群侯共伐的场景。他们罗列着精心为屈原编织的罪状,竭力阻止那场对他们不利的变法。君子不愿与小人辩长短,他唯有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高台上端坐的王。
“大君,这泱泱楚国,有醒的,也有醉的。这朝堂之上,还有糊涂的,但只要您醒着,我楚国就有救,我楚国百姓就有指望!”
“切不可听这屈左徒妄言!若是再这么变法下去,国将不国啊!此人之心,必诛啊!”
前阵子,怀王作为人质,客死秦国的消息传来。秦楚两国正式绝交。楚国在与强秦对峙的局势下显得狼狈而无力,一度遭受打击,举国上下都死气沉沉,上到朝臣,下到百姓,都在担心明天的生计。可屈原却继续坚持着变法改革,与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即使他先前已经遭奸人陷害,被流放了五年之久,他心中依然怀着大愿,希望能拯救自己的国家。可他这么想,不代表所有人都这么想。
不見刀剑,却杀机四伏,那些手拿笏板的人衣冠楚楚,半句不离天下和国家,却不愿为了变法而损失半分利益,唯有将屈原置之死地。
实际权力所剩无几的周赧王自知空有天子之名,却也只能为奸佞左右,沉默是金,整理整理衣袖,摆摆手,不再多语。
屈原怒极:“我楚有尔等奸佞亡徒,强秦何愁不能灭楚平天下?这大楚何愁不会灭亡?”于是头也不回地甩袖而去。
岁月虚晃,等屈原再回来时,楚国已经被迫割地无数。秦国却一度不满足于楚王的退让。神将白起起兵,攻下邪、邓、西陵,然后是郢都。大臣贵族本就没有忠心护主之意,纷纷作鸟兽散,楚国再也无主。
他回过神来,已经走到了汨罗江边,江水滚滚,义无反顾地流向天际,一去不复返。屈原在江边望向远处青山,眼前好像突然出现昔日金碧辉煌的大殿,温暖的日光穿过大门拥抱着他全身,周身暖意给他错觉,让他对这个朝廷还抱有热忱和希望。
他又似乎看到那间破败的房屋,那扇破旧的小门,冰凉的风吹上门,“吱呀”一声,随着门缓缓移动,屋内光线越来越弱。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他的大愿,他的明君,他希望的大楚的一切,投入明澈的江水,沉在这触手可及的江底。他要去追寻,他要重新来过,他要去重写这份历史!他纵身跳入江中,浪花迅速将他吞没……那是个乌云密布的阴天,昏暗渐渐包裹了天地,历史的大门,在狂风肆虐的江水中,闷声关上……
(指导老师:叶丹丹)
写作背后的故事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可慢慢地,大家只顾着放假,却忘记留意端午背后的故事——屈原投江。
说到屈原投江,首先涌出的情绪就是哀其不幸,怒楚王之不争。作文题目“门开了”和“门关了”也给了我同样的感觉,很多资料都有记载屈原的一生,屈原投江的原因,屈原投江后的故事,却很少写屈原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所思所感。
《楚门》是我通过查找史实资料,想象加工出来的文章。我抓住楚国兴亡变幻,以“楚门”作为载体,联动人物屈原内心变化,放大屈原投江时对势单力薄殿前苦谏的回忆,来感叹一代贤臣以死救国的无奈与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