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2020-08-02陈诗
陈诗
摘 要:学生党员发展是高校党建工作中最为基础且重要的事务,在“从严治党”重要原则的指导下,“严把关口”即在源头上保证党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建立科学、全面的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保障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文章侧重于分析当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现状及考核模式,继而提出一套全面的、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一系列规范化、日常化的考核制度,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全过程监控。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质量保障体系
在“从严治党”重要原则的指导下,“严把关口”即从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源头上保证党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提到“严格坚持标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需要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探索实行党校培训与履职尽责、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根据以上意见内容,在了解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及考核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有助于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全过程监控,进一步夯实党员发展基础,有效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现状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
随着世界經济的全球化发展,文化交互融合也日益剧增,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也因此存在着差异性。绝大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之所以申请入党是因为有共产主义信念,愿意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是热爱党的。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的政治意识还不够成熟,存在实用、从众心理,未在思想上真正入党。但从整体看,大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是积极正面的,这为进一步教育培养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
入党积极分子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应在思想意识、言行举止、学习生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各方面都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应具备较强的奉献精神、大局观念、集体意识。但少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存在思想觉悟不高,理论知识薄弱,对组织活动和集体活动不上心,对思想汇报敷衍了事等情况,不能体现出其在政治素养、理想信念上的先进性。因此,党组织有必要进一步增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
(三)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当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具体表现为培训以业余党校等短期集中培训为主,多采用人数达几百人的大班教学模式,培训方式则以教师理论授课为主,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都不强、成效也不显著。此外,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表现关注不够,多为半年一次例行进行考察谈话,未能很好地发挥其日常教育、考察、引导的作用。因此,党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考察培养长效机制,有效提升教育培养质量。
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现有模式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现有模式可以从评价内容、主体、指标等几个方面来看。
在评价内容方面,考察评价往往侧重于学习成绩和综合排名、学生干部任职情况、公寓评价等级、获奖情况等客观因素,对于理想信念、奉献精神、群众观念、政治素养等主观方面的内容考察较少;在评价主体方面,大多只了解班级同学、班主任、培养联系人对其的评价情况,很少征求任课老师、所服务学生组织、社团成员等的意见,这导致参与测评人员存在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其表现情况;在评价指标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考核体系,未确定核心考核项目,未建立量化的权重指标,整体评价过于主观。基层党组织急需构建一套评价内容和主体多元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科学保障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质量。
对于入党积极分子个人而言,完善的考察培养体系能促进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帮助自己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前进方向,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道德境界、提升综合素质;对于学校而言,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能更好的服务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也是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一套全面的、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一系列规范化、日常化的考核制度,可以克服当前考察与评价中客观性欠缺、直观度不够等问题,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全过程监控,使高校党员发展过程趋向科学化。
三、构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的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指标需要涉及评价对象的方方面面,做到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通过理论研究及日常实践,本质量保障体系将评价指标将分为三级树状逻辑结构,一级分别包括思想政治素养、学习情况、日常表现、他人评价四个方面。以学习情况为例,其二级指标分设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而学习能力部分分设三级指标,包括学习成绩、考级考证、竞赛荣誉等方面,三个等级层层递进。另外,设置党性修养日记、退出机制,将具体的考核落到实处,夯实党员发展基础。
(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对质量保障体系的应用
(1)党性修养日记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建档管理即发放党性修养日记,实行一人一侧,由本人动态记录自己在政治思想、专业学习、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入党联系人评价等各方面的具体表现情况。除党性修养日记撰写外,基层党组织依托微信群、云班课等搭建了线上分享互动平台,并结合支部活动和政治学习等开展线下面对面交流,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和监督。党性修养日记项目能有效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且可将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评价向入党积极分子对自我要求转变,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在记录和分享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规范评价程序
组织建立以支部委员、教师党员代表、学生党员代表为主要成员的评价小组,负责定期收集每位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政治素养、学习情况、日常表现、他人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情况,每个项目根据A档、B档、C档、D档、E档五个等级进行赋值评分,并计算出总得分,得出评价结果。评价小组需将评价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基层党组织、培养联系人及入党积极分子本人,并由基层党组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对于考评结果不佳的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要安排先进党员“一对一”进行帮扶指导。在实践中,评价小组应严格遵守考评制度,并根据实施情况逐步完善、规范评价内容和方式。
(3)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退出机制
基层党组织每学期需根据评价小组的考评情况,对每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建立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退出机制,对于考核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或违背入党积极分子基本要求的,应取消其入党积极分子资格。例如:违反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受到处分;学习态度不佳,时常迟到、早退或旷课,成绩退步明显(排名在班级60%以后);未主动按时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不遵守组织纪律;道德品质差,存在不诚信、自私自利、作风不正等行为,在学生群体中造成不良影响;入党动机不端正,不能以党员标准从严自己,发表不当言论,且经过教育仍然不改;参加志愿者活动、义工服务、社会实践等积极性差,师生评价差等。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且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基层党组织还需秉持发展理念,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崔永红,韩余,雒鹤飞.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四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第4期:105-107,112.
[2] 吴泰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机制探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第2卷第6期:37-41.
[3] 高朋敏,王新峰.大學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J].高等教育,2015.20.053:19-20.
[4] 张亭亭.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管理研究[J].学校党建,2014.总第495期:29-32.
[5] 汤洪棉,邓素碧,苏丹.如何帮助大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入党[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1):24-25.
[6] 陈金星.试论党员志愿者服务在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04):59-60.
[7] 盛利,周南平.学生党员素质提升的路径探析——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视角[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4):58-61.
[8] 管秋玲.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群体示范效应[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