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陶瓷特色专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0-08-02王超

江苏陶瓷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王超

摘  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了高职教育的关键词。面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产业结构調整的历史重任。本文分析了高职陶瓷专业建设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问题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对优化人才培养途径,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陶瓷文化,培养非遗传承人等将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的重要任务。“双高计划”的先行实施将重点打造“第一梯队”,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业是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水平、效益的集中体现,专业发展与学校改革发展定位密切相关,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社会服务的效果。高职院校陶瓷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陶瓷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支撑陶瓷产业发展、繁荣中华优秀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陶瓷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陶瓷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已形成了以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广东佛山、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山东淄博等众多陶瓷产区。陶瓷手工艺品凝聚着创造者的高超技艺、丰富情感与人文精神。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色陶瓷创意产品不断升级,形成了特色优势发展的良性局面。

但随着能源枯竭、技术瓶颈、粗制滥造等问题的不断涌现,陶瓷产品同质化、机械化、数量化发展的模式愈演愈烈,传承创新、工匠精神、绿色发展的理念似乎愈走愈远。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悄然兴起,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与之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必将引发传统产业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的深度调整与变革,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1)人才培养质量差异较大

受限于职业院校硬件环境条件与地方陶瓷产品特点,陶瓷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条件、人才培养规格、技术技能目标等往往具有偏向或无法统一,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由于陶瓷工序的复杂多样,陶瓷专业人才的技能评价缺乏统一标准,有时无法有效适应产业链升级而出现的变化。

(2)工匠精神需要强化培养

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大工业生产的社会大趋势下,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外来文化势不可挡的驱使下,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培养陶艺人的工匠精神,不断唤起、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独立创作精神成为重要的课题。

(3)融合创新存在明显短板

陶瓷艺术除了继承式的发展,进一步的积淀,也需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陶瓷材料和工艺之间寻找结合点,更好地运用和驾驭好陶瓷材料。目前,陶瓷作品创作中,还是有着设计、材料、工艺等无法融合的突出问题,导致陶瓷作品的创作往往缺乏元素或亮点,艺术与科技无法融合。能踏踏实实地把窑炉烧成、工艺及艺术结合的陶艺家不多,限制了很多艺术元素、艺术语言的创新表达。

2  高职院校陶瓷专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

(1)加快构建特色专业群,致力培养复合人才

2019年,国家公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从已有数据分析发现,产业布局中,服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专业群相对较多,总数超过了300个,这对于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

事实上,随着陶瓷产业结构调整,新的工作岗位不断涌现,技术要素同步升级,专业开设或发展建设过程中,如果一直只是狭小的专业面向、一味追求热门的市场而无法形成合力,就很有可能因为无法有效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而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将无法适应更新的就业岗位。陶瓷产品的升级换代,需要从设计、材料、工艺等多方面综合,急需大量复合型人才。唯有依据产业结构调整,适时重构课程体系,充分依据陶瓷工艺链的逻辑性关系与产品设计发展方向,梳理整合陶瓷专业群或专业集群,工艺与艺术融合、科学与艺术融合、跨界与专业融合,合力打造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从差异化的独特视角表达出“高光”的呈现效果或艺术语言。

(2)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人才资源是高校办学的第一资源,高水平的师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师资团队需要按照分类管理、量身打造的理念,通过拜师学艺、跨界融合、下厂实践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教学水平与实践能力,强化自身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聘请陶瓷艺术大师、高级技师,建设大师工作室,积极实施“一师一室一门类”、“一师一徒一技艺”等人才引培工程,传承发扬传统陶瓷艺术,将创新理念互通互学。通过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授课、合作研发等方式,实施“一专一兼一课程”、“一师一企一岗位”等技能提升工程,强化动手能力的同时,传授学生更多“零距离”实践技能;通过聘请创业、企业导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实施“跨界+融合+创新”工程,积极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

(3)建设产教融合平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充分依托政校企行“四方”理事会,创新“双元双创双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陶训基地+工作室+展创中心”教学模式,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展“招生招工一体、校企联合培养”的陶艺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按行业标准培养陶艺“现代传承人”。

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发挥陶艺大师在高超技艺、创意思维、创新理念方面的传帮带引领作用,全面支撑学生动手能力,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陶瓷手工艺新人提供支撑。以企业实际产品为纽带,模拟企业生产或真实展现,达到甚至赶超企业装备水平,支持陶瓷材料研发与工艺升级。通过将企业紫砂产品创新难题带进课堂,拓展开设紫砂壶、紫砂杯、陶瓷艺术品等产品制作项目,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形成生产与教学融合的组织模式,学生在此中心能够得到真实的创新实践训练。

(4)打造非遗文化高地,助力文化传承传播

陶瓷文化的自信与传播,体现在创新产品的语言与丰富的思想内涵上,体现在相关课程学习、资源共享的国际通用性上,体现在国际陶艺交流的互学互鉴与开放创新上。高职陶瓷类专业需要集聚自身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非遗文化,全力助推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创新,不断提升陶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充分发挥品牌特色专业资源优势,开发非遗课程,推行“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传承陶文化、弘扬陶精神,积极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品牌。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陶为媒,以艺会友,不断构筑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架构中外陶文化交流之桥。以作品展览、技艺表演、文化交流等方式深入推动国际陶艺文化交流,全方位、多层次展示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成果。

3  总  结

近年来,学院通过探索建立开放共享、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国际视野、德艺双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打造融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术为一体的“陶瓷艺术传承创新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陶瓷设计与工艺省级品牌、陶瓷制造工艺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构筑陶艺人才培养高地,造就陶艺文化传播使者,示范辐射兄弟院校同类专业发展,引领“独门绝技”走向世界。

参 考 文 献

[1]吴岳军.传统手工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4):49-54.

[2]李伟只.“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34-38.

[3]陈凌.高职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成才之路,2020(1):12-13.

[4]孙秀春,廉新宇,艾静蕊.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点与做法[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1):79-81.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