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潮头的涛声:李维福与《走向复兴》
2020-08-01
李维福,广东深圳人,新闻学硕士。著名词作家,国家发展计划重大项目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图书资料中心主任、教育部主管《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
创作作品数十部,曾多次荣获全国、省、市“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艺术奖)等奖项。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先后担任720集大型电视文化教学片《汉字宫》、大型电视文化片东方圣经《论语》撰稿,以及“深圳观念组歌”“向人民汇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的创作。曾在建国70周年国庆天安门群众彩车游行活动中担任创意策划、撰稿,在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开闭幕式担任策划创意总监、文学总撰稿。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以及深圳特区报等媒体上,多次作为嘉宾接受采访。代表作品:《走向复兴》《天地人心》《复兴的力量》。
家国情怀的书写
2008年5月12日,一场特大地震发生在了四川汶川地区,举国震惊。地震的威力之大,破坏之强,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看到屏幕上惨烈的现场和救援画面,密切关注灾情的李维福感到胸口沉闷而躁动,除了积极捐款和祈福他仍然想为灾区的人民再做些什么,他想起那些滑坡的道路、坍塌的学校、被掩埋的学生,一张张曾经鲜活可爱的笑脸可能就这样消失在了这场灾难中,难平的情绪一直在牵动着他的神经,辗转难眠。次日李维福完成了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并将其发表在网络,引起反响。
“孩子啊,快快抓紧妈妈的手。你的年纪还小,妈妈和爸爸真舍不得你走。记得每次放学回家后,你会牵着妈妈和爸爸的手,看望爷爷奶奶还有我们的小黄狗……”诗歌的语言质朴,口语化表达的都是日常的事物,但在灾难面前,曾经那些再普通不过的场景都已成为难以再现的奢求,这就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撕裂,将灾难的残忍和受灾后的心灵创伤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也正如作者的题记“献给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们”,诗歌用独到的角度切入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进一步激发着读者对灾区的关注,万众一心,共渡难关。可以说,李维福诗歌道路的开端,正是由心底的家国情怀迸发而出的。
之后,李维福正式开始了歌词的创作,陆续写出了《我们的信念》《良心》《感恩朋友》等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品。他的代表作《走向复兴》《天地人心》《复兴的力量》更分别荣获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和第十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其中,2009年李维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走向复兴》被选入新中国第3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在举世瞩目的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走向复兴》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并且由北京各大院校学生2500人组成的群众合唱方阵进行了完整演唱。2010年,《走向复兴》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戴玉强、殷秀梅在零点倒计时前演唱。在广州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走向复兴》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时奏响。2011年,《走向复兴》在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唱响中国”征集评选活动中又拔得头筹。2019年,《复兴的力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演的《奋斗吧,中华儿女》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作为压轴歌曲被推出。
李维福的词作在大江南北迅速传唱,一支支由他创作的歌曲在中华大地嘹亮,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面貌,用歌声表传达出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而这些歌曲的成功正是词作者的积淀与努力在时代和空间中孕育出的璀璨成果。
◎ 与著名作曲家印青
百易其稿的创作
回顾李维福的创作,其代表作之一的《走向复兴》一经推出就受到各界高度赞誉,不禁有人要问这首歌曲不过两分多钟,歌词24行、232个字,为何如此精简的篇幅能令人产生心驰神往、血脉贲张的力量?这还要从作品的创作说起。
《走向复兴》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电集团共同组织创作。当李维福接到这项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谱写献礼歌曲的任务时,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坦言:“新中国60年来,经历风风雨雨,直到今天国泰民安,昌盛富强。让我为此写词,压力很大。歌词要从哪里切入,要怎么表达,是要直抒胸臆,还是寓情于景,这些问题我酝酿了很久。”而从酝酿到最终定稿,这两百余字的歌词,李维福前后改动竟不下百次,这其间所下的功夫又岂止是字斟句酌!
《走向复兴》第一段歌词,采用写实的手法,从人们在新中国60年历程中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事物出发,描写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我们迎着风雨走向前方”和“挺起胸膛何惧风浪”,真实反映了中华民族6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第二段,则采用抽象的方法描述中华民族艰难的发展过程,表达中华民族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挺起胸膛何惧风浪”“肩负民族复兴希望”“古老的文明焕发新的光芒”……作者在虚实结合中把这些关键点串连起来,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的领导下走向复兴,走向辉煌,突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色彩。
《走向复兴》的副歌部分则以反复的“前进,前进,向前进”这样简洁有力又昂扬奋发的句式,直抒自信之情,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豪情壮志。李维福最初构想的是“前进,走向,前进,走向”,后来经曲作者印青建议,改成了“前进,前进,向前进”,配合进行曲的曲风令歌者与听者热血沸腾。为了让创作更接地气,更能引发大众的共鸣,作者在歌词中运用了“排山倒海”“何惧风浪”等一些口语化的词汇,更适于人民群众的传唱。
李维福认为,刚解放的时候有《歌唱祖国》,接着有《走在大路上》,创作者们站的角度都很高,自己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创作的这首歌曲,所站的角度应该更广阔。李维福说:“我最得意的还是‘走向复兴,创造辉煌’这句,因为我们向往明天,振兴中华是我们的理想,这实在是激动人心的几句。”歌曲的名称也由《复兴之路》最终确定为更有力量、更动感的《走向复兴》。
可以看出,《走向复兴》能被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词作者李维福百易其稿的创作精神,他的词作凝练生动、恢弘大气,传递出了丰富的精神内核:有昂扬向上的精神,有众志成城的斗志,有坚定无比的信念,有创造辉煌的梦想。它汇聚了中华民族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通过群众歌曲的形式唱响走向复兴的最强音。
改革潮头的涛声
任何文艺创作必然会烙刻时代印记,优秀的文艺作品更是时代的产物。《走向复兴》的成功除了词曲作者的辛勤与付出,同样深深烙刻着时代的印记。李维福曾表示:“《走向复兴》得益于深圳这座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走向复兴的排头兵的城市,受惠于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与先锋目光,诞生于一向坚持‘国家立场,深圳表达’的深圳文艺精品生产机制。”
深圳,1979年建市,1980年8月26日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外来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百分之80以上,又被称为“最年轻”的城市。经济特区成立的数十年间,深圳奇迹般地完成了从小渔村到区域性城市再到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转变。“华强北”“深南大道”“中英街”,特别是“深圳速度”成为了深圳最靓丽的名片,辐射、带动了整个内地的发展,对全国改革开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深圳人,李维福说,正因为这座城市能够宽容失败的博大胸怀,让他敢于放手去创作《走向复兴》这样的歌词,“深圳是个年轻人的城市,充满激情。深圳唱出了《春天的故事》;世纪之交,深圳又奏响了《走进新时代》。今天,共和国迎来60周年华诞,路到底应该怎么走,是我们探索得最多的问题。我们认为复兴更能和现在的发展结合起来,复兴也是今后共和国发展的走向。如果在别的城市,我也许不敢写这首歌,但在深圳我的压力就小多了,我只管勇于尝试。”
2011年,《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认为,一系列优秀主旋律在深圳诞生,生动反映了深圳的时代意识和在文化上的自觉,对党、对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衷的赞美和坚定的信心,这些优秀歌曲作品也是深圳音乐人感知新生活、感恩新时代的体现。可以说,深圳不但创造了许多经济奇迹,也沉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年轻、激情、创新、尝试、大气,能够宽容失败的博大胸怀,与国家命脉发展特殊的血肉联系,与国家民族同甘苦、共命运的气魄和深情,造就了深圳的精神。
率先迈步的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浪,而先知先觉的深圳文艺工作者则是改革潮头最先发出的涛声。《走向复兴》就是带着这么一种使命,用铿锵的旋律表达着中国人在新时期面向未来,不怕艰苦,走向民族复兴的信念。《走向复兴》的创作源泉不止于深圳,它更深刻地反映了在党中央集体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后,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时代精神,响亮地传递着民族开拓进取、激情豪迈的自信。
在更宏大的意义上,《走向复兴》唱响的是近现代华夏文明从民族衰弱到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千载光阴,几经浮沉,不变的是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拼搏奋进。新的时期,新的机遇,新的发展,我们共同见证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生活,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如《走向复兴》的文艺精品涌现在改革的潮头,当一声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