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篇: 拒绝套路 保持理性思考
2020-07-31丁辰
丁辰
文前提要:消费套路每年总能翻出许多新花样,有给主播打赏200万元的,有追星可以消费贷的,有学会量子波动速读5分钟就可读10万字的。这些一看就很荒谬的事件,值得我们深思。
打赏、充值要不要有个“度”?
看直播、短视频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屏幕里面的主播有的帅气潇洒,有的漂亮迷人,引得诸多观看者为其打赏,但这当中也有不少“坑”,甚至还有人盗取公款打赏,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媒体报道,2015年,谢某任职某家建筑公司项目核算员,负责项目一般费用报销,收取水电、房租费等。谢某已有妻儿,但一人在外,生活单调无聊,上网便成了主要的消遣方式。2016年,谢某在网络上发现一个直播平台,女主播漂亮迷人,让其欲罢不能,工资奖金全用来打赏还远远不够,于是便利用职务之便,将手伸向了公款,甚至開始挪用公款进行网络赌博,企图能大赢几场,堵上窟窿。据统计,3年间谢某挪用公司资金200余万元,感觉自己无力补上这个窟窿,于是投案自首。最终,谢某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还有去年网络热议的“乔碧萝事件”,因在直播中遮脸的卡通图像掉落,“乔碧萝殿下”主播的真实相貌曝光,引发“萝莉变大妈”网络热议。有律师表示,“乔碧萝殿下”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照片与粉丝打赏有着强烈关系。虽然其并未故意告知粉丝照片是其本人,但同时也没有澄清粉丝对照片的误解,客观上形成默认,可视为隐瞒情形,存在欺诈可能。
如今手机各种滤镜叠加,双眼所见未必是屏幕背后真实的样貌,特殊时期,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频率增加,还有不少未成年人进行游戏充值和主播打赏,对这种打赏、充值的“坑”,我们更需警惕。
许多主播为了引诱消费者打赏,还会对打赏者进行吹捧,甚至在背后安排“托”,来刺激消费者打赏攀比的行为。想要榜上有名就必须不断消费,最终消费越来越多,成了无底洞。
对于平台来说,直播平台和充值平台要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引诱未成年人进行消费;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将业余时间多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时,监护人也要将自己的网络支付账号与密码保管好,在收到银行转账提示后及时对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进行控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为追星而贷款值得吗?
近几年粉丝经济崛起,一群“爱豆”出现在大众的眼中。既然是流量明星,就少不了粉丝的追捧,那如何支持自己喜欢的偶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买、买、买。
购买杂志、代言产品、专辑,刷代言销量,为后援会筹集资金进行活动等行为,就是为了让资本看到自己偶像的商业价值。
实际上,喜欢偶像、购买周边并无过错,但是为了追星,做出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打榜、应援,就是另一回事了。尤其是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在校生来说,“贷款追星”成为他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去年11月,“微博借钱”因为借助明星打榜话题诱导追星青少年借贷而遭遇舆论谴责。2019年11月14日,“新浪金融官方借贷平台微博借钱”推出“双十一网购势力榜”活动,其中一个内容是把网络借贷和粉丝打榜捆绑。在“微博借钱”借款金额超1000元的用户,为艺人的点赞数翻2倍;借款金额5000元以上的,点赞数翻5倍。结果,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和粉丝后援会等年轻群体,许多青少年粉丝为了追星,拼命“借钱”为艺人应援打榜。
对于这些盲目追星的人来说,最需要的是思考,看清这种消费本质。有些人崇拜偶像,是对偶像有着过高的依赖性和情感寄托,但娱乐圈中偶像素质参差不齐,这些个人行为并不都能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过度崇拜、缺乏理性思考是不可取的行为;另一方面,许多人为了支持和追逐偶像,痴迷高昂的消费,超出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虽然喊着“购买偶像代言,我就离他更近一步”,实际上只是买回一堆性价比低、毫无用处的产品,被广告商当成了“韭菜”。
每个年龄段都有适合自己的追星方式,在经济水平尚可的情况下,可以为“爱豆”适当充值,但要防止那种打着追星的幌子、诱导年龄层较低的未成年人“氪金”的“坑”,量力而行、理性消费,才是正确的追星方式。
别陷入“教育”误区
中国式家长都望子成龙,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拥有一颗“最强大脑”和一身本领,但这种急于求成心态,容易陷入“教育”误区,给不法商家钻空子。
如去年火爆全网、红极一时的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量子波动速读”,就是一种新型骗局。
“量子波动速读”号称基于“量子纠缠”,孩子学会后不仅可以速读(5分钟读完10万字),还能闭着眼睛感知书里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同学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当然,有这么神奇的效果,价格自然不菲,一期的培训费用大几万元。
虽然后来“量子波动速读”的骗局被揭穿,但现如今,这种现象似乎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只不过变得更为隐蔽、不易察觉。市面上到处可见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培训项目广告,他们通过夸大培训效果、夸大师资、低价吸引报名等手段来引诱消费者,达到圈钱目的。
比如某记忆英语单词的培训机构声称,通过他们某种特殊方法的培训,小学生可以在短时期内掌握3000到5000个单词的词汇量,这几乎是大学四级英语考试词汇量的水平,这样的记忆速度堪比神速,其可信度值得怀疑。还有一些用低价报名费吸引学生、后续缴纳各种费用、或是上几节课就卷钱跑路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面对种种骗局,家长要多留心,不能仅看“教育”二字就去尝试,报名时要结合自身经济条件和需强化的知识板块综合考虑。如果对小机构不了解,不妨选择大机构,通常一对一培训也会比大班、中小班效率高许多。重点是家长和学生要去试听,试听真正的课程内容,而不是营销讲座,也可以问一问周边上过课的同学,降低“踏错”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