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2020-07-31刘叶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困境体育教学高职院校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高等院校教学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较为重视,但是由于受到专业技能、就业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更多的还是侧重于专业学科的教育,因而体育教学想要得到深层次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立足于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对的困境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困境  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升级,体育教学的改革不断受到了家长、学生、教师以及院校的重视,但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面临着棘手的困境有待突破。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师资队伍有待完善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数量有所欠缺,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高考政策的变化,高职院校年年扩招,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但是体育教师的数量却是明显不足,虽然高职院校也在扩充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但是和学生的增长速度相比较,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而且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学历水平有所欠缺,大部分只是本科学历,体育专业出身的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不高。除此以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其职称水平有局限性,基本都是初级职称或者是中级职称,担任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甚少拥有高级职称。学校很少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这也使得其竞争动力有待加强。

(二)教学方式滞后,教学内容传统

多年以来,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都相对枯燥滞后,依旧沿用传统的体育项目来开展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不足,而且课程的安排较为单一,学生在课堂上明显可见其兴趣匮乏,很难调动参与度。举例来说,教师在教授排球动作技巧的过程中,往往是应用自身示范,然后讲解技术要领,再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模仿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是比较常见的、而且是大部分院校目前仍然在坚持使用的,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而且因循守旧的说教形式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三)教学设施不够完备

充足的教学设施是体育课程能够起到作用的保障条件之一。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不够完备,主要是由于体育场地的扩充、翻修需要大量的经费,但是院校将费用应用到其他项目的发展中来,对于体育教学器材的维护和更新有所欠缺。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专人来维护体育教学设施,比如单双杠、操场等,常年风吹日晒,其寿命必然缩短,如果不能够有专人定期的维护保养,也就无法延长其使用时间。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突破困境的措施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地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院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立和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出发:第一,建立和完善招聘机制,吸引教学能力强、学历水平高的体育教师加入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来,为其提供可观的薪资福利待遇,保障其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潜心体育教学。第二,对于现有的体育教师团队加以培训,使其充分认知到身处于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之中,自身在教学方式、教学技能上面的可提升之处,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体育指导意见。第三,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师的晋升之路,对于擁有较强素质、较高水平的体育教师,要为其提供可成长空间,能够有机会获得更高的职称,其薪资待遇也会有效提升,更能够刺激他们的积极性。第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专业的运动员或者是体育机构到学校来指导工作,开展讲座等等,通过这种形式,本校体育教师可以向专业的团队、专业的人员学习,有利于促进自身专业水准的提高。

(二)改良教学方式,充盈教学内容

当代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深刻的思考自身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可提升之处。第一,立足于高职院校本身出发,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加充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比如可以选择近期热门的体育项目,将其设置成选修课,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点选择更加多样化的课程来学习,由此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师也会得到良好的教学反馈,这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第二,立足于体育教师本身出发,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抛弃滞后的教学方式,采用更加新鲜、创新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举例来说,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减肥操”“塑形操”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身体素质,学生只有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三)高职院校提供专项资金完善体育教学设施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想要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设施的辅助作用必不可少。所以高职院校可以设置专项基金来整修、维护体育教学设施,当然这可能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是一项经济压力,所以其必须拓宽获取经费资源的渠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借助于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作用,高职院校能够获得专项教育资金,利用这部分资金完善体育设施。第二,强化体育教育的竞赛作用,鼓励学生或者是老师积极的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类体育竞赛,不仅个人有机会获得名次,而且还可能给学校带来一定的体育经费扶持。第三,增加外界资金的获取渠道。比如可以将非上课时间使用的体育场、篮球馆、游泳馆等等对外开放,来收取一定费用,既能够为校外人员提供体育设施服务,也能够拓展资金收入。“开源”重要,“节流”当然更重要。所以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要注意体育设施的养护,避免因养护不到位而减少其使用效率。学校本身在设置课程的时候,也要充分地考虑学生数量、教师数量、教学设施数量等因素,尽量保证合理分配,避免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的诸多高职院校已经陷入了体育教学的困境之中亟须突破,所有必须抛弃传统教学理念,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科在综合学科中的重要影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并且保证体育教学设施的供给,由此给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带来新变革、新契机。

参考文献

[1]桂海荣.高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突破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3):61-62.

[2]王凤仙,娄会俊.探讨当前高职体育的困境与突破[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130-131.

[3]王婉珍.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J].科技资讯,2017(32):121.

作者简介

刘叶飞(1976.08—),女,汉族,籍贯:河北任县,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工作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困境体育教学高职院校
跟踪导练(一)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