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晨美创:“奈何”系列背后的“甜宠工业”

2020-07-31纪文彬

综艺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华晨影视

纪文彬

“仅6月一个月,各大视频网站上线了20多部甜宠剧,相同题材扎堆出现,观众难免审美疲劳。”即便有着“甜宠专业户”的称号,华晨美创创始人陈益韬依然感叹,甜宠剧扎堆,市场竞争加剧。

自2019年《奈何BOSS要娶我》(以下简称《要娶我》)热播后,华晨美创陆续推出了《奈何BOSS要娶我2》《一夜新娘》等甜宠类作品,获得市场认可。今年,华晨美创上线了《奈何BOSS又如何》(以下简称《又如何》)《嘉人本色》《夏夜知君暖》,拍摄了《玲珑狼心》《清落》两部古装甜宠剧。陈益韬坦言,“《又如何》播出效果不达预期,难超去年《一夜新娘》的成绩。甜宠剧扎堆的情况愈加明显,甜宠剧制作方法论并不能使创作人员一劳永逸,当下甜宠剧制作在演员、技术等方面均有升级,制作公司仍需不断探寻市场变化、寻求突破。”

猎头思维选剧本

与其他影视公司由制片人、导演或演员等专业影视创作人员发起不同,华晨美创“最初是一家IP猎头公司”。陈益韬介绍,2018年华晨美创成立,在此之前的2年,公司主要业务是挖掘并运营有开发潜力的IP版权。这期间,陈益韬和猎头团队在晋江、红袖添香等网文平台搜寻、购买了大量网文影视改编权,其中以女频(主要面向女性读者的作品,大部分是现代言情和古代言情)IP为主。

女频IP的储备,为华晨美创入局甜宠剧制作提供了天然的土壤。据悉,公司储备IP总计约150部。目前,华晨美创共有9名猎头,专职挖掘具有影视化潜力的网文IP。

陈益韬表示,公司拥有甜宠剧本大数据库及项目投资经验,“我们的剧本编审,浏览过成千上万本相似题材的小说,能做到文本之间横向对比,甄别出哪些是亮点,哪些是老套桥段,大浪淘沙,提高精品产出率,为后续IP改编剧本打下基础。”

在陈益韬看来,“剧集追求极致的选题和设定,并以这样的态度创作,才能保证公司产出的作品大多在80分以上,避免出现不及格作品。”

建立供应商遴选体系

为应对甜宠市场的激烈竞争,华晨美创参照商品生产挑选原材料供应商的方式,建立起一套IP改编机制,为公司规模化生产甜宠剧打下坚实基础。陈益韬介绍,在IP改编初期,公司会邀请多位编剧,分别写出大纲或部分单集剧本,先在公司内部评估比较,选出符合公司标准的作品,再推荐给视频网站。若平台选中这一项目,公司便着手制作。

这种挑选编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剧本质量,但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困难。“最近公司就支出了一笔50万元的剧本坏账,”陈益韬举例道,“从找编剧约稿,到最终确定采用哪位编剧的剧本,一般要经过三个沟通阶段。其中,约稿写作付一笔定金,写完大纲付一笔费用,写前5集剧本再付一笔费用。三笔费用花出去后,有可能写作内容不符合公司标准,或者未达到视频网站的预期,这笔费用就会打水漂,公司还要重新挖掘编剧。而且,该编剧也可能会埋怨公司,觉得浪费了大半年的创作时间。”

虽然比稿过程耗时耗力,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但陈益韬表示自己能坦然接受,“毕竟艺术创作是创作者灵光乍现的过程,创作标准也因人而异。作品完成后,成色往往两极分化,极少数能成为爆款,多数作品不达预期。”

遴选供应商的方法还被华晨美创用于筛选主创团队。陈益韬介绍,在挑选演员时,公司会综合衡量演员演技、颜值,与其他演员的CP感,知名度、片酬、档期等因素,将两三百人进行横向比较,从中选出最优的演员组合方案。

“一些当红艺人也曾来公司试戏,但当时我们选了其他演员。”陈益韬笑道,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虽有遗憾,但我不后悔,因为最终选的演员也出色地完成了表演。”

快消品的生产思路

一部剧从筹备立项到拍摄剪辑,通常需要2—3年,部分历史古装大剧需要4—5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剧本成熟、演员演技有保障、摄制组专业水准在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压缩周期就是压缩成本。

相比其他制作公司,华晨美创推出作品的速度着实快了不少,公司通常每年筹备3—4个项目,每个项目平均制作周期1年半,其中挑选编剧人选用时2个月,撰写剧本用时6个月。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思潮和圈层文化一直在变。“3年前,抖音还不知名,现在感觉字节跳动都快要超越BAT了。”陈益韬表示,公司项目制作速度快,更多是为了适应甜宠剧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一个姑娘20岁和23岁的心态是不一样的。20岁时,她在读大学;23岁时,她就要走上社会了。”

在他看来,甜宠剧是快餐文化,受众群体变化快,喜好口味变化也快,如果再用“三年磨一剑”的思路做甜宠剧,三年前的热点、好感度、用户习惯都会过时。因此华晨美创不会花费两三年时间打磨一个剧本,试图依靠一部剧撑起公司几年的资金流。“公司要像打造快消品那样,打造甜宠剧。”

在快节奏制作的同时,不能忽略内容创新,为平衡创作和生产,公司偏向于“小版本”创新,不追求迭代性质的“大版本”创新。陈益韬解释,“我们对于作品创新相对谨慎,不太会放任创作者天马行空,更多是通过流程化和标准化制作模式打造影视剧。行业不乏优秀的艺人和匠人,未来发展缺的是管理者和成熟的工业化流程。”

甜寵品牌系列化、IP化

“影视公司制作单部剧集,这生意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在陈益韬看来,影视公司真正有价值的生意,是打造出能系列化开发的作品,并以此延伸周边作品,这些作品围绕同一个IP,聚拢一批忠实粉丝,共同扩大IP的影响力。因此,华晨美创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像打造出8季《吸血鬼日记》的华纳兄弟那样的公司”。

“这一目标的出发点,是公司发展的长远利益,我希望华晨美创在尝试新题材的基础上,能同时打造出2—3个品牌,比如《一夜新娘》能拍6季、‘奈何系列能拍5—10年。”但品牌系列化不易,陈益韬坦言,《要娶我》没有拍成第3部,主因是原班主演无法悉数回归,只能另起炉灶,挑选新团队拍摄《又如何》。

不过,即便可能面临主创人员出走的情况,陈益韬依然秉持开放合作的心态,坚持不签约艺人,“在公司行业地位和作品质量没有达到金字塔顶端时,暂不与任何团队签约,避免出现公司耽误签约团队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或者签约团队跟不上公司成长脚步的情况。”他认为打造公司厂牌是关键,华晨美创的猎头能力强,善于发现市场上的高性价比资源。“如果公司实力过硬,演员会以出演其项目为荣,观众和播出平台方会信任其作品质量,这样的影视公司在资源选择、IP系列化开发上更据优势,就像‘国剧之光正午阳光。”

猜你喜欢

华晨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华晨尚未跌够 短线只宜博反弹
华晨(中国)向雷诺出售华晨金杯49%股权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如果宝马也“二婚”,华晨将生无可恋
影视
看影视学口语
华晨命运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