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庐山云雾茶新品种庐云3号

2020-07-31刘爽黄纪刚陈艳吕凤琴张玲芳朱顺友陈亮

中国茶叶 2020年7期
关键词:九江市龙井品系

刘爽,黄纪刚,陈艳,吕凤琴,张玲芳,朱顺友,陈亮

1.九江市经济作物生产技术指导站,332099;2.九江市濂溪区山北茶场,332099;3.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朱德元帅诗赞的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兴于明清,自晋列为贡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地处北纬30°及长江、鄱阳湖、庐山形成的独特地理环境,造就了庐山云雾茶“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的优异品质。但是庐山云雾茶因市场识别度不高,品牌影响力远不及西湖龙井、铁观音、普洱茶等大品牌,茶区广大茶企茶农迫切希望恢复庐山云雾茶历史地位。因此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填补庐山云雾茶区没有当地无性系良种的空白,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成为了迫切需求。

一、选育过程

庐云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九江市濂溪区山北茶场和九江市农业农村局从当地庐山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育方法,经过“单株选择—扦插扩繁—性状鉴定”的程序,选育出的适制庐山云雾茶的高香新品种。具体选育过程如下:庐云3号母树于2002年发现于当地庐山群体品种,在2002—2011年进行了单株鉴定和扩繁,2012年2月和其他优良单株分行种植,2016年正式投产,2017年和2018年进行系统的品系比较试验和性状调查,该株系均表现为早生、优质的特点,最终选育出庐云3号茶树品种。2019年10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茶树(2019)330032。

二、生物学与农艺性状

1.营养芽物候期

与龙井长叶(CK1)相比,庐云3号的物候期较迟,一芽一叶期在3月下旬,比龙井长叶晚10 d;一芽二叶期在3月底,比龙井长叶晚4 d,属中生偏早种(表1)。

表1 供试品系的营养芽春季物候期

2.形态特征和植物学特征

经调查测定,庐云3号树型为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叶片窄椭圆形,叶片大小9.0 cm×3.0 cm,发芽密度较高,达947个/m2,新梢芽叶颜色浅绿色,茸毛密,芽头肥壮,花萼片均为绿色,无茸毛,花瓣6瓣,色泽浅绿色,子房茸毛密度为中。

三、产量鉴定

春茶留鱼叶采摘一芽二叶,按小区记载产量,庐云3号全年鲜叶产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表2)。庐云3号2017—2018年两年产量平均为2 785.5 kg/hm2,比CK1平均1 650.8 kg/hm2高68.7%,比CK2平均1 594.5 kg/hm2高74.7%。

四、品质鉴定

1.制茶品质鉴定

2017年用庐云3号茶鲜叶制作的庐山云雾茶样送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感官审评,感官品质总分为91.9分,与2个对照品种相当(表3)。庐云3号制成的庐山云雾茶香气尚高爽、有嫩香,滋味醇和、较甘滑。

表2 供试品系的平均产量

表3 供试品系制庐山云雾茶感官品质审评结果

2.生化成分测定

庐云3号春茶一芽二叶生化样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表4),其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含量为47.3%,茶多酚含量为16.8%,氨基酸含量5.0%,咖啡碱含量3.38%,酚氨比为3.4。

表4 庐云3号春茶一芽二叶样的生化成分测定结果

五、栽培技术要点与繁育推广

庐云3号适宜在江南茶区江西省九江市秋季或春季雨水较充沛的时间种植。宜采用单行双株或双行双株种植,大行距150 cm,穴距33 cm,每666.7 m2保苗2 670~5 300株。春季每667 m2施尿素10~20 kg,10月施基肥(菜籽饼) 150~400 kg。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均气温15℃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9℃,年降雨量1 000~2 000 mm。

庐云3号主要优点为适制庐山云雾茶,具有庐山云雾茶独特的风味,抗寒性强,抗茶炭疽病(R)。主要缺陷为小绿叶蝉抗性为高感(HS),需注意及时防治。

目前,在九江市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濂溪区山北茶场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在环庐山产区的濂溪区、庐山市、柴桑区以及周边产区的瑞昌市等县(市、区) 累计推广种植庐云3号66.7 hm2,为庐山云雾茶茶树品种升级换代,推进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统一产品标准和打造区域品牌奠定了基础。

六、小结

庐云3号植株属灌木型,叶片窄椭圆形,属中生偏早种。2年一芽二叶平均产量为2 785.5 kg/hm2,比对照龙井长叶高68.7%。制成的庐山云雾茶香气尚高爽、有嫩香,滋味醇和、较甘滑。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茶样水浸出物含量为47.3%,茶多酚含量为16.8%,氨基酸含量5.0%,咖啡碱含量3.38%,酚氨比为3.4。抗寒性和炭疽病抗性强。

猜你喜欢

九江市龙井品系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老虎又被骗了
——《狐假虎威》故事续编
我的“自画像”
封面作品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龙井问茶
梵净山地区野生树莓引种试验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