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慈善人家:“千桥之德”荣德生

2020-07-31整理辛琛臣

至爱 2020年7期
关键词:梅园公益事业江南

整理|辛琛臣

荣德生(1875—1952),名宗铨,字德生,号乐农氏居士,江苏无锡人。慈善家、民族实业家,著《乐农氏纪事》。他从事纺织、面粉、机器等工业近60年,享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他的慈善公益事业始于1906年创办公益小学,止于1947年创办私立江南大学。在40多年中,他把创办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创办公益教育,提高国人文化素质;开发无锡山湖,促进旅游事业;捐资修路建桥,繁荣地方;进行慈善救济,弥补贫民之需。

公益教育

1 创办公益小学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荣氏兄弟与族人共同“合捐常年经费600大洋”创建了第一所公益小学。公益小学的办学经费从第五年开始由荣德生兄弟独立承担。从1906年到1918年,荣德生先后创办了四年制的公益小学4所,两年制的公益小学2所。公益小学的创办,对当时无锡附近农村小学教育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仅公益第一小学,到1934年暑假时,有在读“学生共470余人,分编七级,开九教室,先后统计高级毕业二十二届,共507人;初级毕业二十五届,共847人”。

2 设立兢化女校

荣德生认为:“人无论男女,皆应有才,况处今之世,女界兢尚开通,兢言平权,无才何以自立?”对于当时男女因受教育导致的不平等,荣德生主张女子“求诸学问技能”,以达到“先在经济之能独立,不赖男子以生存”。1908年,荣德生创办了兢化女校,并且先后创办了四所,以“足补公家之所不逮”,将无锡女子教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3 开办公益工商中学

1919年夏,荣德生成立了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高小毕业生中招收学员,先经过一年预科,然后进行分班教育,共有工、商两科,学制3年。工商中学共创办8年,不但为荣氏家族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管理骨干,而且培养了一批精英人才,如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经济学家孙冶方就是从该校毕业。

4 兴建私立江南大学

1947年,荣德生创办私立江南大学,这是荣德生所创办的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同时也把他的办学活动推向了顶峰。江南大学下设文、理、工、农四个学院九个系,学制四年。私立江南大学不仅是无锡历史上第一所正规本科大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短短5年时间里,江南大学为社会培养了314名杰出人才,在这里学习深造的学子达到1150多名。他们大多学有专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公益交通

1  修筑公路

改善内外交通,促进地方经济更好的发展,一直是荣德生的主张,他在这一方面身体力行,为世人做表率。1928年荣德生出资修建了开原马路,“开原乡自开辟马路以来,交通便利,行人颇受其益”。此后,荣先后修筑了通惠路等公路。

2  建造桥梁

在修筑公路的同时,荣德生还捐资建造百余座桥梁,其中他最为看重的是1934年建造的横跨五里湖的实业长桥。当时荣德生六十大寿,“亲友赠送寿礼折款6万大洋,捐建此桥。时称‘江南第一大桥’”。

公益文化设施

1  创建梅园

1912年,荣氏兄弟购买了清初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在其旧址上开辟梅园,荣氏在园内“遍种梅树。随山之偃仰曲折,布置亭榭于其间,饶得天然之趣”。梅园主人免费向民众开放梅园,使得梅园里“游人络绎不绝”。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梅园成为当地的著名景点。

2 创建大公图书馆及捐资助建交通大学图书馆

1906年,荣德生决定创建一座图书馆—大公图书馆,作为办学的一种补充,同时收藏古典作品,保存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从1913年起,荣德生斥巨资大量购买图书,收集了我国元、明、清及民国初年出版的书籍,并编印了《大公图书馆藏书目录》,开创了我国乡村建设图书馆有书目的先河。抗战胜利后,荣德生继续购买大量的古书以扩充馆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荣毅仁根据荣德生的遗愿,把整个大公图书馆捐献给国家。此外,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办初期,“为改善办学条件,决定建造图书馆,但资金不足,发起募捐。荣德生和兄长荣宗敬,即以纪念先父名义,捐资1万大洋;荣德生还购买图书相赠”。为交大学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

3 捐资维护古迹

1926年,荣氏兄弟与唐伯申出资修缮妙光塔。此塔建于北宋雍熙年间,年久失修,已成危塔。荣德生等人出资对其维修后,一直保留至今。1947年,荣德生又积极捐款50万元,对无锡城内古迹东林书院进行修缮。此外,在抗战期间,荣德生在武汉购买了许多历史文物,其中不乏三代之物,解放后也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4  治理山水

“繁荣地方,不一其道。而赖山水名胜吸引游客,亦为繁荣地方之一道,尽可使他乡人士消耗金钱于风景区域。如舟车、饮食、旅舍,皆可此获到直接间接之收入,为数亦属匪细。”而无锡的“五里湖直径五里许,风景秀丽”,在荣德生等人的一系列开发后,五里湖成为一个更加吸引人的地方,可“媲美西子湖也”。

荣德生

慈善救济

1  捐献土地

1933年,无锡县打算改建平民习艺所、孤儿院、残废院、妇女救济会等慈善机构,荣德生得知后,“将坐落在通惠路惠商桥南首,大德生药局右边空地15余亩,慨然捐助,作为创办救济事业之需”。

2  捐献资金

1935年苏北遭遇水灾,当时的无锡县政府组成无锡县水灾救灾分会,聘荣德生等为委员,办理募捐救灾事宜。为尽快救济苏北灾民,他带头捐款,为他人做表率,并多次在报纸上呼吁慈善之士慷慨捐资救助灾民。荣德生不仅对整体灾民进行救济,而且对困难的个人亦慷慨解囊,如荣德生创办的第一公益小学里有位叫朱秉凡的老师身患重病,“上有白发衰亲,下有孺子,一室数口,均将无所依赖。荣校董恻然悯之,恤金五十元,以为朱氏婆媳生活之需要”。

荣德生的慈善公益事业光彩照人,同时也耗资巨大。仅以教育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年代初,每年用于1所中学、8所小学的经费就达4万大洋。公益工商中学从创办到停办,8年间就投资25万大洋,相当于开办申新三厂时总投资的六分之一。江南大学创办时,预计耗资4万大洋,超过同时兴建的开源机器厂投资的22%”。其他事业同样花费不菲。荣德生慈善公益事业的资金大多来源于荣氏企业的利润,事实证明,实业家的经济实力是慈善公益事业的坚强后盾。

猜你喜欢

梅园公益事业江南
梅园春色渐显
梅园春游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公益性社会组织 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卜算子·游武汉东湖梅园
远方
绣江南
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