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原因和对策

2020-07-31冯文涛陈雯静崔燕霍可心王璐遥

绿色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危化品运输事故

冯文涛,陈雯静,崔燕,2,霍可心,王璐遥

(1.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2.湖南科技大学 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湘潭 411100)

1 引言

我国将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分为9类(GB6944-86):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和遇水易燃品,氧化剂及有机过氧化物,毒性及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杂类。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危化品使用大国。我国化工企业有20万余家,投放到市场的化学品7万多种[1],已经明确标明编号的危化品数量达到2700种以上,而且有超过90%的危化品是依靠公路来运输,这也就造成了危化品事故多发的结果,且危化品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对事故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危化品运输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危化品要经历生产、存放、运输、经营、使用和废弃处置6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事故。其中,运输环节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5%[2]。由此可见,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至关重要。对此,美国运输部设立了美国管道与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局(PHMSA)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等部门,明确地将危化品的管理权委托给美国管理与危险品安全管理局。日本将危化品运输的管理权限交给许多政府主管部门,还制定了许多不同的法律法规[3]。中国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内设机构,专门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陈晓等[4]针对影响危化品运输安全的人、物、环境、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利用N-K模型计算出不同的风险发生概率。王利等[5]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法)得出了人训练安全意识缺失和车辆设备故障是造成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的直接原因。邝修远[6]选取了道路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等6个风险指标,建立了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评价模型,并运用了ANFIS进行求解。

Chi Xie等[7]利用标号算法展开了路径优化数值模拟计算。同时,也有一些前沿的研究方法,如VERTER V[8]等人提出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分级指数评价法和ZOGRAFOS K G等[9]提出的基于GIS的风险分析方法等等。

3 国内货物运输现状及变化趋势

如图1所示,我国货物运输路线长度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这显示我国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所需要的货物总量不断增加。

图1 全国道路运输路线长度

如图2所示,2012~2015年,我国货运总量相对增长缓慢,较为平稳,但是从2016年开始,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在2018年达到顶峰5152731.56万t,在2019年有所下降。而我国的货运周转量较为平稳,增长率不大。

图2 货运量变化

如图3所示,2012~2018年,中国交通事故总数呈现上升趋势,在2018年达到顶峰244937起,而重大交通事故从2016年开始连续3年为0。

图3 交通事故统计

2019年1~10月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较大事故起数、重特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5.7%、12.3%、13.3%。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从10月份开始,国内较大事故同比上升,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4 危化品道路运输的特点

4.1 危化品种类多,理化性质差异大

每一种危化品都有自己的特性,即使那些组成元素相同,结构相似的化学品,它们的理化性质也可能会天壤之别,因此需要考虑每一种危化品的生产方式和环境,运输条件,储存环境,使用方法,废物处理这五个环节。而大多数危化品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所以,依据每一种危化品的个性去寻找合适的运输条件,是解决事故的根本措施。

4.2 事故影响的区域和波及到的范围不确定

运输车辆在任何时间段和任何路段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所以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事故,受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口密度,风速以及空气湿度等条件影响,往往很难及时对事故波及范围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判。相对于固定危险源,危化品运输事故的危害更大。

4.3 应急资源不到位

不同于普通的交通事故,危化品事故救援难度大,专业性强,而且由于事故发生地段和覆盖区域都不确定,很难定点安装救援设施。发生事故以后,往往难以及时到达现场。通过设施装备、反应时间、救援人员的技术等来评估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还需要警察和医护人员的配合。因此,应急资源的配置和安装往往取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

4.4 专业性强

每种危化品都要由专业的人员来运输,相应的危化品对应相应的人员。危化品的专业性表现在设备专用,人员专业,业务专营[10]。发生事故以后,要依据特定危化品的性质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需要危化品运输相关人员具备专业资质。

5 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原因分析

5.1 人员因素

工作人员直接作用于危化品运输行业,是危化品道路运输的主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危化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状态,是控制危化品运输事故的决定性因素。和普通运输行业相比,危化品运输有着较高的危险性和专业性,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但目前部分企业仅考察从业资格证,对于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考察较少,这就导致了存在许多潜在危险。而管理人员由于岗位原因,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部分企业的安全培训和事故模拟流于形式,驾驶员和押运员面对突发事故不能做到高效处理,也不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加上目前全国危化品运输量大,专业人员较少,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5.2 设备因素

设备因素分为车辆因素和装载工具因素两种。其中,车辆因素包含车辆的新旧和性能等。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增长,车辆是否发生交通事故,车辆上的一些设备会老化破损,会使车辆安全性能降低。车辆是否安装GPS或北斗导航系统,一些必备的辅助驾驶工具以及车辆的动力总成等内在因素,也都影响着车辆的安全。

5.3 管理因素

危化品运输要经过受理托运、仓管、装卸、运输和交付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分别由每个岗位的专业人员操作[11],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内的规章制度。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非法改装车辆,一车多用等问题。从政府管理来看,危化品运输管理部门职能重叠,执法单一,没有做到数据共享。监管的手段信息化水平偏低,基础数据不足,缺少对事故信息统计的平台,对基础数据的分析能力不够[12],不同省份之间制定的法律法规难以兼容。

5.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类。自然环境因素是指大雾,雨雪,沙尘暴,雾霾等。大雾,雾霾,沙尘暴天气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影响驾驶员的判断能力。雨雪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导致车辆打滑。不良的道路类型(如急弯陡坡,连续山路,多桥多隧道)和不良的道路设施则增加了驾驶员的失误率。社会环境因素指企业和政府的监管力度和企业之间的不合理竞争[13]。行业之间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地非法改装,非法经营,疲劳驾驶等都给危化品运输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6 具体事故分析

6.1 事故背景

2005年3月29日,一辆载有约35 t液氯的山东槽罐车鲁HO0099与山东货车鲁QA0398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露。发生事故以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当场死亡,并且造成了道路旁3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

6.2 事故原因分析

6.2.1 人

押运员无证上岗,未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具备押运危化品的资质,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6.2.2 机

(1)槽罐车严重超载。该车荷载15 t危化品,实载(事发时的载重)达到40.44 t,超载25.44 t。

(2)轮胎报废。运输之前,左右前轮胎以及第二、三轴左后轮共计6个轮胎出现大量裂纹,且磨损严重,均超出安全使用的标准。

6.2.3 管理

(1)槽罐车所在的公司管理不当。该公司未能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没有督促槽罐车司机及时更换轮胎,排除不安全因素。且公司为了利益允许车辆超载上路。

(2)该公司没有使用有资质的押运员,在人员管理和招聘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3)公司对工作人员缺少有关的理论培训,缺少法律和安全意识,逃离现场,错过最佳的救援机会(图4)。

图4 事故分析

7 分析及建议

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从业人员没有安全意识,存在侥幸心理。所以,要减少事故发生,就必须提高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做了详细说明。其中,第五十五条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按照法律规定,所有从业人员有权利要求企业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相关职业遇到特定的危险如何应对等等。这是建立起安全防线的第一关。第五十一条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只有当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后,了解了相对应的安全知识,才能及时发现生产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五十四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当从业人员了解了安全的重要性,才能自觉督促自己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第五十六条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针对如何让从业人员加强法律和安全意识,提出如下建议:①企业和个人应当定期组织观看事故视频,详细了解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和事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②企业应当粘贴安全提示标语,必要时配以图片说明。③将特殊事故图片张贴在从业人员的必经之地,时刻提醒安全的重要性。④要求员工熟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相应的法律条文。

8 结语

道路运输依旧是运输的主要方式,事故率也相对较高。危化品运输安全需要各个部门和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依靠某一种单方面的力量。近年来,危化品运输事故频繁发生,为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希望本文中提及的方法,能够为企业和政府管理人员提供帮助,为危化品运输安全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猜你喜欢

危化品运输事故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学中文
危化品应急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与使用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