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渭的“铁钉”

2020-07-30卢江良

杭州 2020年12期
关键词:袁宏道青藤徐渭

卢江良

二十年前,笔者在绍兴工作,有次独自参观青藤书屋,碰到一个外地的旅行团。陪同的导游正向他们讲解,说此书屋主人徐渭,是一位大艺术家,但曾经发过疯,自杀过好多次,还把继室给杀了。据说,他的继室死后,邻居发现她的耳朵、脚心、掌心都钉满铁钉……

然而,笔者在网上收集资料时,发现徐渭除了“病易(癔),杀张下狱”,没只言片语说凶器是“铁钉”。随后,笔者与对徐渭兴趣颇浓的建筑设计师、作家周勇先生特地从杭赴越,在当地作家钱科峰先生陪同下造访青藤书屋,以期寻得相关资料以佐证,可依然无果。

不过,徐渭与“铁钉”的关系倒是建立了起来。据袁宏道《徐文长传》、陶望龄《山人徐渭传》、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徐文长》和《明史·文苑传》等诸多史料记载,徐渭在自杀的九次当中,有一次用三寸长的铁钉,刺入左耳数寸,然后又用头撞地,将其撞入耳内。

其实,再往深处思索,笔者认为徐渭之于“铁钉”,不仅只有撞入耳中那枚,真的要延伸开去,可谓遍及他的整个人生。他的“性格”“艺术成就”,无不呈现出铁钉般的禀性。难怪乎,他连自杀的工具都要选择无人想象得到的铁钉。这不能不说是某种程度上的暗合。

徐渭在担任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僚前,父亲、两母、两兄、爱妻均遭不幸,加上家产被霸、屡次乡试失败,为了谋生,离乡背井,却徒劳而返,可谓“落魄人间”!但他有着铁钉般坚强个性,写联自勉:“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苦无尽头,与苦处休言苦极。”

在结束五年幕僚生涯后,徐渭迫于生计流离颠沛多地,但不甘被权贵呼来唤去,先后与礼部尚书李春芳、左谕德兼侍读张元忭等人交恶,于63岁那年回归家乡,从此不再离开绍兴。到了晚年,他贫病交加,常至断炊,可狷傲愈甚,始终不肯见富家贵室,低首乞食。

可是,这么一枚“铁钉”,由于胡宗宪案的牵连,担心自己被构陷,加之受李春芳的恐吓,惶惶不可终日,最终精神失常,连番实施了九次自杀。并在一次狂病发作时,杀死了继妻张氏,为此入狱,历时七年。直到万历元年(1573年)新皇帝即位,大赦天下,他才重新獲得自由。

而在此前,徐渭不止饱读诗书,才华非凡,被时人称为“越中十子”,甚至被同为“越中十子”之一、死后被追赠“光禄寺少卿”的沈炼盛赞:“关起城门,只有这一个(徐渭)。”还深谙兵法,入幕后献计献策,为平定倭患,立下了汗马功劳,乃是能文能武的全才。

然则,这又有何用?徐渭出生至发疯的40余年里,正值明世宗朱厚熜执政期间。对于朱厚熜,有史学家评价:“将帝制的专横发挥到了极致。”可想而知,有这样一位皇帝统治,那个时代必定像钢板一样坚硬,徐渭纵然是一枚“铁钉”,又有什么“抗争”之力呢?

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位旷世奇才,在长达73年的人生苦旅中,除了有过短短五年的暖色,其余的几乎全是冷色,特别是他的晚年生活,悲苦凄凉,用他自己的一首《题墨葡萄诗》来概括:“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好在,徐渭还算幸运,他劫后余生,创作了一批佳作,像一枚枚铁钉,穿越时空,“钉”进了文艺史册——他的诗,被“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尊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极力推崇;他的绘画,更是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画派先河。

更具意味的是,那次绍兴之行,当我们穿过一条狭长的弄堂,来到青藤书屋时,发觉它是那么的冷静而狭小,相对于热闹而偌大的绍兴城,真像一枚铁钉那样落寞而渺小。不过,转而一想,这样也挺好,正好完美印证了如同“铁钉”一般存在的徐渭一生。

猜你喜欢

袁宏道青藤徐渭
徐渭来过多次苏州
聪明的猴妈妈
风莺图诗
聪明的猴妈妈
从“柳浪再仕”看袁宏道的羁官情由
袁宏道吏吴期间交游考述
生命中的“青藤”
徐渭南腔北调
善待勒身的青藤
用文心读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