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诗学与环境艺术的关联性探讨
2020-07-30刘博尧
刘博尧
摘要:生活本身是对环境的一种参与,这种实践活动的较高层次是通过对环境艺术性的改造来实现的。环境艺术影响了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影响了人的审美意识。在环境艺术中探讨生活诗学的存在方式,其理想结果即“诗意的栖居”。文章试图在两者的关联性上尝试做出探讨。
关键词:生活诗学;环境艺术;诗意地栖居
一、生活与环境艺术的关联性
自工业文明起,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孜孜不倦探索的理想境界就是“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这个概念最早源自于荷尔德林的诗句,后由海德格尔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使之频繁的出现于我们的视野当中。他认为此概念中的“栖居”并不仅存在于语言环境当中,也存在于人的真实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上,诗意的或者说具有艺术性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人作为环境的主角,必须在对生活有所思考的前提下,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环境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改造或创造,使之符合人的意志,并保持人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生态人类学的观点来看,人是环境综合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自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实践活动,其实就是我们常谈到的“生活”。那么,生活世界本身就是环境世界的一种延伸。人类所占据的生活场地以及所掌握的生活资料,都是在与环境的互动当中所获取到的。人——生活——环境就通过以上这种方式紧密的被联系到了一起。
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理解,环境不仅影响到人的物质生活,为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也影响到了人的精神层面,从人的一切意志、心理到人对于世界本质的思考都与之有关。因此,当人对于生活的分析与思考加入了审美因素,试图对于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或创造时,环境的艺术性就被置于了重要的位置。
二、环境艺术进入生活的途径
生活本身是对环境的一种参与,这种实践活动的较高层次是通过对环境艺术性的改造来实现的,并且环境艺术影响了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影响了人的审美意识。
首先,生命的存在源于自然。《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指的是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当中一切事物运行的规律,世间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的。在自然环境中诞生了生命,也生成了生命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元素。人与自然环境有着亲缘关系,生活就在这层关系之上铺展开来。因此,环境是生活之基。
其二,生活是人参与环境、协调自身与环境关系的一种实践活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切活动,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实现到更高层次的安全、情感与归属等需求的实现都是如此:呼吸、睡眠、饮食、穿衣、居住、出行、社交、学习、工作、婚嫁乃至葬礼等都处于特定的环境当中。抛开环境,这些将无的放矢。此为海德格尔所谈到的“所在”的一种浅显且表象的所指。同时,人也经营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古就在尝试与自然环境共生息的方式。如陶渊明诗文中的“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的田园意趣和“有客赏我趣, 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 所悦圣人篇。或有数斗酒, 闲饮自欢然”的相处之道。人类对于居住环境有更多的思考,不仅停留于简单的居所的功能性上,也涉及到居所之外的所谓的人类的居住本质,即诗意的栖居。人对于环境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这类要求在形式上往往通过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来呈现,传达人对于居住环境审美上的思考。
其三,我们的精神生活也依赖于环境。人的审美意识在富有意趣的环境中得以萌生。马克思将自然看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基础,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为人提供艺术精神食粮。不仅如此,这种依存关系也是在人与环境存在互动的广角下建构起来的。自然本身的种种特质使人产生了哲思、宗教观念、伦理意识、审美意识等。亚里士多德认为哲思的起点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奇;海德格尔认为所谓的哲學即对于“存在”本身的审视。原始宗教源自于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伦理学中的很多观点也是从自然万物的相互关系中获得启迪的。如中国传统伦理教育就是如此:王阳明提出“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逸周书·大聚解》中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孟子·告子上》中谈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枯藤老树昏鸦的寂寥、小桥流水的秀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等自然环境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起点;庭院深深,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曲折幽回、江枫渔火的清远意境等则是人审美意识的发展,与之对环境带有诗意的再造。
三、生活诗学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一)生活诗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质量的评价标准不是统一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感受。艺术性是生活在美学、诗学层面的考量标准,即人能以艺术或审美的视角来看待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从而使生活演变成理想中的状态,并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境界。当前,环境的恶化使人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变得较为紧张,出现了很多的现实问题,诸如:污染、噪音、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这些使得环境的平衡被打破。因此生活诗学要想在环境当中有所体现,必须以和谐的自然环境作为保障。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古老的农耕文化中对环境与生活诗学的理解和掌握十分的深刻。首先,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传统哲思的影响,在与自然互动的实践活动当中形成了一套具有约束力的规范系统。其次,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从村落、城池的选址规划到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方式,再到因地制宜的人文景观,都是带着与环境展开和谐对话的文化智慧的,也是富有生机,蕴含着诗性的。再次,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普遍提升,环境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混乱、单调的人文景观通过一种武断的形式麻痹人对于生活环境的感知。对于生活诗学来说它以审美误导、审美疲劳等方式构成了一种“美学伤害”。因此,在环境艺术当中,对于“诗意地栖居”这个话题的探讨是必然的。
(二)生活诗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实践
环境艺术对于生活诗学的营造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诗意地栖居”意味着我们要将天人合一的环境之美、和谐统一的建筑之美、时空一体的空间之美、共生共息的生态之美物化。自然环境本身虽具有美感,但其本身并不是艺术。环境艺术所要做的就是将原生环境遵循审美的原则重新进行调整。其中既包括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的改善,也包括将生活环境艺术化。
首先,在环境艺术性的改造过程中引入生态学的相关理念是更为有效的方式,更能改善环境的整体格局。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协调人与生活与环境关系的作用。人为的利用环境艺术设计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调节局部环境、整体环境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并突出改造的美学价值。
其次,根据生活诗学的各种表征,将环境改造的原则理念与生活诗学的经验相碰撞,达到生活环境艺术化的目的。所有的改造设计都应当从艺术或审美的角度出发,不仅要考虑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也要考虑其艺术功能或审美功能。例如,在处理注重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关系时。要将建筑与周边环境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复合体,使建筑本身也成为一种风景,具有艺术性的语言。再如在景观设计当中,不仅要使景观具备观赏价值,也要使其具备“生活价值”。在满足某些功能性的同时,带给人以审美享受。使人们能在日常生活当中能感受到艺术的存在,体验到富有“诗意”的生活。
再次,对于环境的艺术性改造并不在于“量”的多少的积累上,也并不在于其空间范围的体量,而在于将艺术的思维方式与诗性的思维方式渗透到环境设计当中。所以,客觀的来说,是对于这种环境艺术理念的普及。使“诗意的栖居”不再停留于语言环境当中,而是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方式当中,成为生活的一个必要组成。
四、总结
将生活诗学与环境艺术相关联,探讨“诗意的栖居”,并非是一种浪漫的奢望。当我们的生活环境本身成为一种艺术,并将文化、历史、美学、宗教等意识渗透到其中时,我们的生活品质不仅能达到“质”的改变,也会对我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产生影响。对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做出思考,并延续文化记忆。
参考文献
[1]高长江.艺术人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
[2]陈恒泽.海德格尔诗意栖居建筑伦理思想的当下启示[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9.10
[3]赵红梅.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2016.5
[4]徐晓晴,胡运宏.江南士人园林的“栖居”意识[J].大众文艺.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