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中传统造型元素的应用探析

2016-12-29周宙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8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传统

周宙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艺术的新功能、新形式不断涌现,形式单一的应用传统造型元素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新的视觉需要。传统文化被应用到今天,和现代技术与材料相结合,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时代感的人文精神,并在空间中体现着它的存在价值,从而推动着环境艺术设计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关键词:环境艺术;造型元素;传统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8-103-02

前言

随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成熟,更多的环境设计师把目光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上,不断融会现代设计语言,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民族感的新符号,把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的根基和灵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利用传统造型元素自身形体构成的组合

形式在造型艺术活动中表现为一定的结构秩序,由于技术、材料、社会需求和社会观念的发展,某些传统景观造型元素完整、具体的形式成为不适宜或者不必要时,我们就可以通过采用局部、抽象或简化以及单个形式重新组合等手法使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中得以再生。

1.1形体的直接应用

这种情况是指引用传统造型元素整体或形体的局部形式,如某个面或某个构件来代替整体。通常是该种造型元素在我们使用的地域内和时代里为大家所熟悉和了解的,采用的局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让环境使用者接触到局部就能联想起整体场景。

1.2形体的抽象与简化

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中亦可以利用抽象变形、简化的手法,以增强人们认识与体验传统文化的视觉心理感受。当只需要一个形象的、简单的整体概念和意象时,直接应用传统造型元素太过具体、繁琐,很多细节意义也无需表达。因此,可以把整体形象抽象和简化,只留一个视觉外轮廓或者简化的形体。在这种情况下,所采用的传统造型元素有可能是引用它的意义,也有可能是用其展现某个时代的文化,又或者仅因为它视觉上的形式美而引用。

1.3形体的重新组合

把传统造型元素中的一些不同体系,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一些单体元素由自身的需求按规律或随机的加以组合,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代表了某种新的含义。在同一个场合下或某一个景观中,采用不同地域、民族、时代的结构相应的传统造型元素或者其内部的各组成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形体或场景,如把不同时代的门、窗、柱等装饰构件组合在一起,体现统一的地域或民族风格。

2利用环境色彩属性的组合

2.1色彩的呈现

对于应用传统造型元素的环境设计来说,色彩可以是用来表现城市空间的性格、环境气氛、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利用传统造型元素自身的色彩、或是环境色彩的不同属性来设计,并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赋予设计不同的风格展现,由于色彩的不同特性,它能使空间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往往高纯度、艳丽的色彩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国明清北京城的设计是运用色彩的范例,它以浓重的黄色屋顶、红墙及白色的台座与栏杆为皇宫建筑群的基调,在大片黑瓦、灰墙的四合院住宅群衬托之下,显示着统治者的权威和尊严:西侧的皇家园林则一片葱绿,将黄瓦、红墙对比的分外夺目。

2.2利用色彩和谐的组合

在一个和谐的色彩组合中,那些色彩看上去似乎凭我们的感觉就本应属于一体,和谐的色彩会使传统造型元素的展现有动人的魅力,它们会牢牢抓住观察者的注意力,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色彩必须与环境统一,或宁静、清洁、安全,或热烈、活泼,或粗糙、野趣、自然。

当两种以上颜色被共同感知,并创造出一种另人愉悦的独立完整的视觉效果,那么色彩和谐就实现了。对于各种和谐的色彩组合来说,其首要特征就是这些组合看上去轻松自如,无矫揉造作之感,每种颜色都与其它颜色保持着自然协调的美。

3利用材料表面特征的组合

3.1肌理的呈现

对于现代环境艺术中应用传统造型元素来说,产生的视觉效果,除了与环境色彩有关外,还与所用环境材料的表面特征——肌理有很大关系。肌理可以分为纹理和质感两方面,纹理主要是指视觉感知的图案、样式等平面特征,如各种花纹雕饰、山水风景图案、人物图案等等:质感则指触觉的物体表面的立体特征,如光滑的或粗糙的。在长期的进化和同年的发育成长中,人类的视觉已能代替大部分触觉识别质感,但在光线暗淡或没有光线的情况下,视觉的纹理已不可见,就需要通过触觉感受质感。

人们从视觉上获得的肌理往往依赖于材料的光学特性,材料表面的质地越细密光滑,其定向反射的比例就越高,表面也就越具有镜面的特征,这样的材料会使人产生精密、光洁、现代感强的感觉;反之,材料表面纹理越疏松或质地越粗糙,其漫反射的比例就越高,这样的材料往往会给人带来粗犷、原始、自然、亲切、富有历史感和传统意味的印象。

3.2利用异种材料表面特征的组合——强调材料质感的组合

肌理是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颜色、图案、光泽等特性带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如石材、木材、玻璃、金属、植物、织物等材料产生的软硬、轻重、冷暖、细腻、粗矿、弹性等感觉。相同的形态,由于材料的不同,产生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通过质感的对比,显示出设计的活力。正如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我注意的是如何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表达传统,并使传统的东西赋有时代意义。”质感的表现,要尽量发挥材料所固有的美,无论是粗糙的花岗岩、圆润的鹅卵石,还是光滑的青石板,这些材料的质感之美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质感可以增进景观的生命力。有助于人们将其所看到和所感受到的联系起来,在尺度上,质感可以从粗糙向光滑转变,并且这两种质感可以并置,或者从粗糙向光滑的退晕。

4结束语

环境设计中正确地认识应用传统造型元素的这些创作手法,合理的分配环境中的“文化性”特征,对环境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正确理解,将会为环境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种策略。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传统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发展前景与应用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
少年力斗传统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