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学生心里,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

2020-07-30郑倩平

青年生活 2020年27期
关键词:小胡失利胡同

在参加《江西省·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示范班》后,袁世平讲授的《走进学生心里,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这堂课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他说到:“解决学生所求 满足学生所需”,让我想到我班级贫困学子小胡的案例,正是因为走进了学生心理,学生才逐渐吐露心扉,我才能针对小胡同学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实质性的帮助。

一、案例简介

小胡是我带的2017级一名男学生,体型偏瘦,来自农村,单亲家庭,当地的建档立卡家庭,从小由奶奶和姑姑抚养长大,父亲一直在外打工。高中成绩良好,但高考失利,未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来校后一直闷闷不乐,对学习不上心,学习成绩马马虎虎,不爱和班级同学、室友相处。给人第一印象是:内向、敏感、不合群、不自信。在新学期国家助学金评定时,虽然家庭贫困,但由于好面子,不想申请国家助学金,对学院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和慈善屋物品等爱心措施也无动于衷。

二、案例定性

此案例反映的是学生因为高考落榜、家庭贫困导致的“三困生”问题。

三、解決措施

在查看了该生的档案和近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与他进行了谈心谈话,想进一步了解原因,开导心结。但初步谈话效果不理想,该生一直沉默不语,只用“嗯”、“哦”、“知道”等简短词语进行回应。

在我看来,给予小胡同学最大的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帮其消除因物质贫困而产生的精神贫困。案例中的小胡同学不仅仅是经济困难,在学业和心理方面也需要进行帮扶,造成他出现“三困”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不健全、高考失利的挫败感以及心理状态脆弱等各种因素。在初步谈话不理想后,我通过以下措施逐渐打开小胡同学的心扉。

开学后,我一边通过开展班级“三走”活动、志愿者活动等集体活动,让小胡同学干到他所处的班级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让其融入其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边通过下寝室、下班级等方式努力做到细微处见真情,真诚地付出关心,在平日里嘘寒问暖,让小胡感受到辅导员的关爱,建立起对我的信任。这种信任产生的直接效果就是当我找到他进行第二次谈心谈话时,小胡逐渐对我吐出心扉,他和我谈到他的成长故事、奶奶的辛苦以及高考失利后自己低迷走不出来的烦恼。

在与小胡谈心谈话过程中,我现身说法,与其产生共情,分享了我的求学之路,曾经也经历过高考的失利,和心仪的大学错失交臂的遗憾,并与他分享了在我在面临挫折、辜负父母期望时的内心感受和解决方法,以此让他共鸣。打开小胡心结后,我针对小胡同学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实质性的帮助。分别针对小胡同学的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等问题作出相应帮扶措施。

在我们共同的关注和努力下,胡同学重新找回了自信,变得乐观开朗了很多,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并参加了义工团组织,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积极献爱心。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也充满了信心,大三学年还曾获得国家奖学金。

在离开校园参加顶岗实习之际,他对我说:“老师,要不是因为您的关心和爱,我从来不会发现我的大学可以过的这么多姿多彩,我在这里结交到许多可爱的朋友,也遇到很多有爱的老师,我也获得很多荣誉,我,原来也可以这么优秀。”听到这句话,我感到很欣慰,这也许就是做辅导员最大的幸福所在。

疫情期间,小胡同学也是在自己家乡做了一名疫情防控的志愿者,赢得当地父老乡亲的赞誉,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四、经验与启示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困难学生,需要我们辅导员有细致的关怀和高超的沟通技巧,用爱心、耐心作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并要探索思政工作新方法、新思路。物质资助不应作为助困工作全部,不但要从经济上支持帮助,帮助度过生活上的难关,更为关键的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资助育人,二者的意义同样重要。在资助爱心教育上,我们要将诚信教育、励志教育与感恩教育贯穿始终。辅导员要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认真调查、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地进行教育,才能帮助其解决困难,也能促进辅导员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作者简介:郑倩平(1987.01-),性别:女,学历:研究生,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小胡失利胡同
失去,亦是另一种获得
深夜外卖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意大利修宪公投“失利” 总理伦齐宣布辞职
浅论金门战役的历史意义
文武双全
东明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