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促进深度思考的数学教学策略

2020-07-30王慧云

关键词:深度思考数学模型数学思维

王慧云

摘要:数学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发展思维。对此,可以有如下策略: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以模型建构,促进学生数学地思考;以连环追问,促进学生深度地思考。

关键词:数学思维;深度思考;问题情境;数学模型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进而发展思维。对此,可以有如下策略:

一、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

情境蕴含、产生问题,问题驱动、引领思维。为了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情智在场、具身投入,主动地思考。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可以设计如下逐步递进的探究问题,不断驱动、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

(1)看到这一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明确学习起点)

(2)对于多边形的内角和,你想知道些什么?(明确学习任务)

(3)面对这些问题,你觉得该如何有序地开展研究?从哪种图形入手?(明确研究方向)

(4)回顾一下,我们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采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天的学习有哪些借鉴呢?(明确研究思路)

(5)你已经知道了哪种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觉得一般四边形或者说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度呢?(明确常规方法)

(6)除了量和拼,我们能否换个思路,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既然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能否把四边形分割、转化成三角形呢?最少能转化成几个?

(7)和刚才量、拼的方法比起来,你觉得这种分割的方法如何?如果给你任意一个四边形,你会用这种分割的方法得出它的内角和吗?

(8)我们已经通过分割成三角形的方法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顺着这样的方法和结果,要求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其实就是要看什么?

(9)这些多边形应该怎样分割,各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才能方便地算出它们的内角和呢?其中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10)通过实践操作和数据整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图形的边数越来越多,你能根据发现的规律求出它的内角和吗?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吗?

……

二、以模型建构,促进学生数学地思考

数学是模式(模型)的科学。模型思想注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现实问题),且追求将一个问题的解决拓展为一类问题的解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要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了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建立模型,促使他们理解本质、掌握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而引导建立模型,要让学生经历从模仿到创造的循序渐进、先立再破、不断提升的过程。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计算,不断地寻找关系、发现规律,建立不同层次的模型:

首先,引入图形面积计算的常规方法后,出示图1和表1,提出问题:下面多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每个多边形边上的钉子各有多少枚?先数一数、算一算,将结果填入表格中,再与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学生探究后发现:这些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越多,面积就越大;这些多边形面积的数值(平方厘米)是边上钉子数的一半;这些图形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内部都只有1枚钉子。进一步地,学生总结出多边形内部只有1枚钉子时,它的面积(数值)与边上的钉子数的关系:多边形的面积=边上的钉子数÷2——用n表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用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数值),那么S=n÷2。由此,建立知识上最初级的模型。

在此基礎上,继续提出问题:(1)研究到这里,你能想到什么?(2)如果多边形的内部有2枚、3枚、4枚……a枚钉子,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3)如果多边形的内部没有钉子呢?通过探究,学生逐渐发现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设a为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则a=2时,S=n÷2+1,a=3时,S=n÷2+2,a=4时,S=n÷2+3,a=5时, S=n÷2+4,a=0时,S=n÷2-1——用一个公式概括就是S=n÷2+a-1,即皮克定理。由此,建立知识上更高级的模型。

然后,提出问题:回顾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通过交流碰撞,学生梳理归纳出:(1)要善于从不同的多边形中找到它们的相同点;(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简明易记;(3)探索规律时,要认真观察、反复比较,而发现规律后,要进行验证。由此,建立方法上更高级的模型(范式)。这一模型不仅适用于本节课的探究,而且适用于今后许多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以连环追问,促进学生深度地思考

数学思维需要经过不断琢磨(反复斟酌、推敲),向更深处漫溯,从而做到精益求精,找到知识理解的适切方法、问题解决的不同策略。为此,要多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果不……还可以……”等指向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在思维生长点琢磨

思维的生长点是指可以由此及彼延伸联系的思维内容。通常,对已有的知识、问题等预设的生长点,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琢磨:(1)新知识是在哪些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新知识“新”在哪里?其本质(特点)与用途(优点)分别是什么?(2)问题的解决,是从条件出发顺向思考更简单,还是从问题入手逆向思考更容易?需要列表整理条件,还是画图理解题意?需要合情推理,还是精准计算?而对新颖的思路、想法等生成的生长点,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琢磨:这一思路或想法新颖在哪里?巧妙在哪里?给了我怎样的启迪?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基于“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的学情,可以这样引领学生琢磨:(1)除了“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后可以用分数表示之外,还有其他情况可以用分数表示吗?(2)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什么来表示?称之为什么?(3)自然数“1”和单位“1”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4)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数和整数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5)为什么要学习分数?由此,学生会对“分数的意义”有较为充分的理解和深刻的建构。

(二)在思维困惑点琢磨

思维的困惑点是指感到困惑不解的思维内容。通常,对学生思维的困惑点,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琢磨:是没有理解知识,还是不会操作实践?是不会举例验证,还是欠缺逻辑推理?是思维过于机械、僵化,还是钻进了牛角尖?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通过教材例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画图能使数量关系表示得更直观、更清楚。但是,面对“哥哥和弟弟共有200枚邮票,哥哥给弟弟26枚后两人的邮票一样多。哥哥、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枚?”这一变式问题,不少学生误认为哥哥只比弟弟多26枚邮票,会这样解题:

根据题意画出图2。

因此,弟弟:(200-26)÷2=87(张);哥哥:(200+26)÷2=113(张) 。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琢磨:“哥哥给弟弟26枚后两人的邮票一样多”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深入思考,便会明晰:哥哥应该比弟弟多2个26枚邮票,那么,从总数200中去掉2个26,就得到弟弟原有邮票数的2倍,再除以2,就得到弟弟原有的邮票数;在总数200的基础上添加2个26,就得到哥哥原有邮票数的2倍,再除以2,就得到哥哥原有的邮票数。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出示对比问题:“哥哥和弟弟共有200枚邮票,哥哥去掉26枚后两人的邮票一样多。哥哥、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枚?”让学生继续琢磨:这两题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在解决思路上又有哪些异同?对我们的数学学习有什么启迪?这样,学生就会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在思维发散点琢磨

思维的发散点特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不同的方向发散联系的思维内容。尤其是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力求一题多解:除了教材中给出的方法或老师讲解的方法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思维路径和解题方法?而在解决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得到的结果能否做进一步推广?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一课,解决教材“练习九”第5题(见图3)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找到不同解题思路。可这样提问:(1)“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2)要求“45分钟生产多少个”,数量关系式是什么?(3)要求“生产540个需要多少分钟”,数量关系式是什么?(4)如何列式计算这两问?分别有几种解题思路与列式方法?分别选用表中的哪一组数量?为什么可以这样选择?由此,使得学生明白解题思路与列式方法的多样性。对第一问,既可以先求出每分钟生产零件的个数,即工作效率,再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45分钟)”求出工作总量,也可以先求出45里面有几个3(或6、9),再用得数去乘54(或108、162)。对第二问,既可以先求出每分钟生产零件的个数,即工作效率,再用“工作总量(540个)÷工作效率”求出工作时间,也可以先求出540里面有几个54(或108),再用它去乘3(或6)。由此,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入,思考会更灵活。

(四)在思维聚焦点琢磨

思维的聚焦点特指思维发散后可以通过比较进行优化的思维内容。其实,数学思考既追求多样的角度和方向,以提升灵活性,更追求优化(适当乃至最佳)的路径和方法,以提升深刻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因发散而产生的思路和想法进行比较、优化。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一课,解决教材“练习九”第5题(见图3)第二问“生产540个需要多少分钟?”时,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得到两种解题思路(见上文),进而得到8种综合列式方法:(1)540÷(54÷3);(2)540÷(108÷6);(3)540÷(162÷9);(4)540÷(216÷12);(5)540÷54×3;(6)540÷108×6;(7)540÷162×9;(8)540÷216×12。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估算判断,发现:因为540里面有10个54,所以生产540个零件需要10个3分钟,即30分钟。这种思路更加容易理解,这一方法更便于计算。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180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王永春.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深度思考数学模型数学思维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费马点”数学模型在中考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