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真的快乐吗?
2020-07-30袁康蕊
袁康蕊
摘要:《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两方面的隔阂:一是不太能理解由乐而悲的转变缘由,二是不明白作者到底悲的是什么,更不明白为什么这种悲叹并非消极。为此,宜细品《兰亭集序》中蕴含的情感起伏,真正理解王羲之的“乐”与“悲”。
关键词:《兰亭集序》;王羲之;情感起伏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名篇,兼具书法价值与文学价值,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教师往往抓住“乐”“痛”“悲”勾连全文:为暮春美景、群贤相会雅事而乐,为时光流逝、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生命短暂而痛,为自古而今绵绵不绝的生命困局无法跳脱而悲。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两方面的隔阂:一是不太理解王羲之由乐而悲的转变缘由,他们会借助“乐极生悲”“兴尽悲来”等词汇来解读这种转变;二是对于王羲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理解也存在疑惑,不明白到底悲的是什么,更不明白为什么这种悲叹并非消极。
为此,我和学生一起再次进入文本,精细研读。
第一个问题:由乐而悲的转变到底是因为什么?
我们首先关注第二节触发王羲之感怀人生的起因。感触是由眼前这场文人雅集引起的,这场宴集是愉快的——“欣于所遇”,“快然自足”。然而,王羲之不忘提醒我们,这是“暂得于己”——快乐、满足、愉悦等情绪都是暂时的,不会长久,而且,它还会“俯仰之间”化为陈迹,消失得极其迅速。面对时间的无情流转、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自然生出生命短暂的痛感。
再由此回归第一节,赏王羲之笔下的暮春美景。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但王羲之只选山、水、林、竹、天。绘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笔下呈现的并不是桃红柳绿、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反而是高峻的山岭、高茂的竹林、清澈的流水;不是春光融融,而是疏朗闊大的宇宙空间,一片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眼中景乃心中境,王羲之的眼中没有暮春三月的绚烂景致,笔下呈现的自是一派清澈澄明。可以说,王羲之是“清俊丰神”,却不是“开怀喜乐”。
自然是人的心灵的外化,它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人的精神品格。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漱涤过的自然,是澄怀者眼里的自然。王羲之以简净雅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清雅之景,表现了文人的高雅之趣。这种审美情趣符合魏晋士人推崇的名士风度。
再细读文本,学生又有新的发现:王羲之说到集会之情用的词是“畅叙幽情”,“幽情”是深藏不露的情感。王羲之的情绪一直是克制的,不是外放的,是幽淡的,不是浓烈的。“信可乐也”中“信”的意思是“实在”,但不能忽略“可”字——可以?值得?不管是哪一种理解,当和“实在”联系在一起时,是不是都觉得这种快乐有点勉强为之?“乐”似乎不是油然而生,而是一种自我提醒:此情此景是值得高兴的。
因此,王羲之描写江南之景时,显然不是由衷之乐。这种乐笼罩在生命之悲的阴影下,景物是清幽之中显清寒,内心是澄澈之中显清雅。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生命的悲叹?
这种体悟除却普世皆有的“兴尽悲来”之感外,也与王羲之个人的经历与抱负有关。
王羲之少有才名,多次受到举荐,面对东晋偏安一隅的现实,有施展个人抱负“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在具体的吏治上,王羲之更是儒家仁政理想的积极实践者。“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为了实现仁政理想,王羲之要求官吏清明廉洁,提出了“刑名虽轻,征肃实重”的缓解社会危机的适时良策。
但是现实却是:“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宜更虚己求贤,当与有识共之。”
作为曾经鼎盛的琅琊王氏家族最为出色的才子,面对琅琊王氏日益衰落的现状,王羲之也有振兴家族“齐家”的责任。但东晋统治集团偏安江东,不思进取,士大夫崇尚玄学,清谈之风盛行,不尚务实。王羲之空有忧国忧民经世济民之志、之才,却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以,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王羲之就有生命流逝、胜景不常的忧虑意识,从暂时的“乐”转向强烈的“忧”。
理解了王羲之的内心世界,我们就要探寻第三个问题:王羲之的生命之悲有什么意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是昔人、今人、后人共有的无法超脱的困惑与迷惘,是所有人都无法规避的问题,每一个时代都有“生死”之痛,这是“千古同悲”。
时人“一死生,齐彭殇”的生命态度并非毫无来由。大抵在战乱动荡的岁月中,“人生无常”的观念最易滋生,身处乱世之中,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因而,不少文人士子便将目光投射到老庄身上,在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虚诞,难免会对王羲之产生影响。但是作为会稽内史,他将东晋振兴的希望寄托在后辈身上,希望他们能摆脱虚无的人生观。
后人看待“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人生观时,是否会感到可悲呢?每一个后人看待前人,是不是都会生发惋惜与可悲的慨叹呢?
人永远不能彻底“认识自己”,这是人类认识永远无法摆脱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努力摆脱这一束缚,记载努力与挣扎的心路历程,这必将对后人产生影响,会让他们在面临生死感伤、人生困境之时懂得释怀。
后人远距离审视历史,能够清醒地认识过去,了解前人的局限;但前人的认知,恰是后人立足的基础。就在一代又一代对前人的悲叹与惋惜中,人类慢慢靠近真理,这是悲叹之于人类最伟大的意义。
为赏心乐事而“乐”,也为美好易逝而“痛”,并因此产生生命无常、时光易逝之叹,但并不必然指向生命的无谓。正因“死”有警示作用,有“悲”的价值,所以“生”才是值得我们竭力去捕捉的。
立足文本去解读王羲之的内心世界,才能跳出定式思维,真正理解他的“乐”与“悲”。